【连网】制造业与服务业双驱动
天宁:调优产业结构,三城一镇透新貌
“再过3个月,电商企业就可以全部入驻产业园了。”记者采访的当天一早,王冬敏戴着安全帽在施工现场忙活开了。作为天宁区雕庄街道招商科科长,王冬敏负责某印染厂房改造项目。自从项目正式启动实施以来,他几乎天天都扑在这里。天宁区围绕“三城一镇”战略规划,以雕庄街道为主体的凤凰新城,通过以产兴城,带动城市建设。
产城融合要“既长骨头又长肉”,作为常州产城融合的重要板块,天宁区始终坚持“推进城市更新,打造品质之区”总战略,抓住区划调整带来的空间区域拓展机遇,加快推动产城融合步伐。
看一看
凤凰城,新蓝图让生活变新样
从一家印染厂的破产说起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这家印染厂曾是雕庄街道纺织印染行业的龙头企业,年产值近3亿元。后因整体经济形势下行,行业不景气,加上投资失利,2012年该厂宣布破产。
墙面漏水、大棚破烂、车间污水横溢、围墙坍塌……这是王冬敏接手这个项目第一天看到的场景,“仅厂房垃圾,大卡车拉了整整140趟。”
发达的轻工业曾让雕庄连续8年跻身于全市10强乡镇。在雕庄,这样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曾有近300家。早期的轻工业缺乏前期规划,找到空地就造厂,呈现“村中有厂、厂中有村”的空间布局。发展至今,产业结构层次低、空间布局不合理、市政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污染严重、发展后劲严重不足……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不少企业甚至因此破产。
开始对传统产业做减法
2011年,常州市委提出城市东进战略。雕庄作为城市东进战略的“排头军”,率先作出了凤凰新城的规划,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也被同步提出。2012年5月1日,凤凰新城明确“一廊、两心、四区”的空间布局,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随之正式启动。
曾经的工业强镇,如何稳步实现转型升级?“对传统产业做好减法,进行存量调整。”雕庄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是简单粗暴式的关停并转,关键是鼓励引导,同时利用市场化的办法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比如纺织印染行业,我们引导企业向产业链的两端拉伸,前向研发设计延伸,后向品牌销售发展,逐步把生产制造的环节向外转移。同时,加快华利达、亚东科技等优势纺织服装企业“机器换人”“电商换市”步伐,支持企业建立研发设计中心,外迁建立生产制造基地,做好核心产品、核心技术的研发。
淘汰、搬迁、征收各类企业200余家;劳动东路、大明路、凤凰岛西路等道路新改建17公里;建成交付安置房50万平方米,在建30万平方米;凤凰公园建成开园,一批河道沿线绿化景观建成;采菱公寓幼儿园、局小集团凤凰新城实验小学、采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方名俗文化展示馆等基础设施建成……大刀阔斧的建设,让凤凰新城规划的蓝图一一落地。
这一年
产业立区,重点项目带动引领
讲述人:天宁区区长 许小波
在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径上,天宁区坚持重大项目带动引领。
这一年来,天宁区排出74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407.8亿元,年内计划投资85.1亿元。今年1~6月累计完成投资42.8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50.3%,其中10个市级重点项目成投资8.32亿元、完成年计划的45.7%。
天宁区坚持“产业立区”的发展导向,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绿色生态农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三城一镇”的战略规划,以茶山、红梅、天宁、兰陵四个街道为主体的主城区,重点推动棚户区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以青龙街道为主体的天宁新城和以雕庄街道为主体的凤凰新城,重点突出以产兴城,通过合理布局产业带动城市建设;以郑陆镇为主体的中心镇,进一步加快完善交通路网,实现郑陆与城区无缝对接。
在“重大项目”带动引领方面,天宁区以常州金融商务区、常州健康养老服务业聚集区、青龙高速道口物流园、雕庄老工业区改造和主城区的棚户区改造为抓手。同时,坚持“资源整合”的思路、“改革创新”的驱动战略,加快实施“多规合一”、天宁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卫生机构改革、郑陆片区总体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