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新北:集聚高新“气质”,城乡一体争样板

【连网】产、城、人良性互动,北翼新城宜居宜业

新北:集聚高新“气质”,城乡一体争样板

“高新区必须从更高的视野来认识产城融合,用更实的举措来推进产城融合,打造国际化、生态化、低碳化、智慧型常州北翼新城。”5月上旬,常州国家高新区再一次发出明确而清晰的产城融合推进“动员令”。

常州高新区,从20多年前的江南镇村到今天华丽蝶变:一座标举着“高新气质”、宜居宜业的常州北翼新城,已逐渐成为丰满的现实图景。

看一看

空港园:载着“航天梦”领跑全国

这一年

城乡一体,打造高新区样板

讲述人:常州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新北区区长 陈正春

常州国家高新区以产城融合为抓手,力求产业、城市与人三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努力以产城融合的高新区担当,打造城乡一体的高新区样板。

一张蓝图干到底

高新区在探寻“多规合一”的道路上走在了全省前列。今年,高新区着力实施“多规合一”,建立“多规合一”信息共享平台,把一张蓝图绘到底。重点完成25项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围绕轨道交通、新孟河拓浚、常泰过江通道等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发挥重要基础设施的辐射功能和集聚效应。

依托天合光能,高新区东北部的光伏产业园正在崛起;依托北京通航、新誉宇航、宇培物流等一批重量级项目,空港产业园正发展得风生水起。同时,高新区把教育、医疗、养老等“硬功能”和行政审批服务、社区行政村服务等“软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在公共产品供给上做“加法”;大力规划实施亲民绿化工程,在宜居宜业环境上做“乘法”。

8大园区成新载体

根据全市“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高新区按照“西接空港、北沿长江、两带一城、轴向推进”的建设方针,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规划的深度全覆盖,城乡建设高强度推进,城乡环境高质量改善,资源利用高效能集约。

现在,高新区对产业的定位更加明晰:新材料、动力装备、通用航空、光伏新能源、生命健康、文化创意、智慧科创和现代农业这8大专题园区建设,成为了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载体。

产、城、人良性互动,北翼新城宜居宜业

新北:集聚高新“气质”,城乡一体争样板

“高新区必须从更高的视野来认识产城融合,用更实的举措来推进产城融合,打造国际化、生态化、低碳化、智慧型常州北翼新城。”5月上旬,常州国家高新区再一次发出明确而清晰的产城融合推进“动员令”。

常州高新区,从20多年前的江南镇村到今天华丽蝶变:一座标举着“高新气质”、宜居宜业的常州北翼新城,已逐渐成为丰满的现实图景。

看一看

空港园:载着“航天梦”领跑全国

这一年

城乡一体,打造高新区样板

讲述人:常州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新北区区长 陈正春

常州国家高新区以产城融合为抓手,力求产业、城市与人三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努力以产城融合的高新区担当,打造城乡一体的高新区样板。

一张蓝图干到底

高新区在探寻“多规合一”的道路上走在了全省前列。今年,高新区着力实施“多规合一”,建立“多规合一”信息共享平台,把一张蓝图绘到底。重点完成25项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围绕轨道交通、新孟河拓浚、常泰过江通道等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发挥重要基础设施的辐射功能和集聚效应。

依托天合光能,高新区东北部的光伏产业园正在崛起;依托北京通航、新誉宇航、宇培物流等一批重量级项目,空港产业园正发展得风生水起。同时,高新区把教育、医疗、养老等“硬功能”和行政审批服务、社区行政村服务等“软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在公共产品供给上做“加法”;大力规划实施亲民绿化工程,在宜居宜业环境上做“乘法”。

8大园区成新载体

根据全市“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高新区按照“西接空港、北沿长江、两带一城、轴向推进”的建设方针,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规划的深度全覆盖,城乡建设高强度推进,城乡环境高质量改善,资源利用高效能集约。

现在,高新区对产业的定位更加明晰:新材料、动力装备、通用航空、光伏新能源、生命健康、文化创意、智慧科创和现代农业这8大专题园区建设,成为了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载体。

下一步

乐园家园,让百姓共享宜业宜居

讲述人:常州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新北区区长 陈正春

下一步,常州国家高新区将突出规划引领,推动产业发展、城市经营、百姓安居形成良性循环,打造高新区人民宜业的乐园和宜居的家园。

加快新龙国际商务城建设,实现新龙商务城科技金融中心、新桥电商大厦主体封顶,常工院新校区、新龙湖水街、印刷电子产业园竣工投运,加快新龙湖湿地公园二期、中央公园一期、三江口公园等公共绿地建设。

积极推进沿江片区产城融合。加快建设空港产业园,实现北京通航、新誉宇航、艾雷奥特飞机等项目竣工;及时启动通用机场建设,全力打造专业化通运分离“双跑道”空港产业园。加快沿江岸线资源整合和常州港建设。

加速孟河特色发展。进一步壮大并提升汽摩配产业,有序推进小黄山旅游开发,提升现代农业产业水平。扎实做好孟河古镇历史遗存的保护修缮,打响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品牌。积极争取国家特大镇试点。

加快特色产业集聚区发展。推动光伏垂直一体化全产业链向下游应用拓展,全力推进江苏省传感器产业基地建设。生命健康产业园加开推进北拓工程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提升薛家镇区商务商住等配套功能,打造区域领先的新医药产业集聚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