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决战决胜未来的战略之举——教育兴城、教育兴产业

【连网】扬州梦,最重要的就是大学梦!今年6月19日,通达学院迁址扬州办学后招收的首届本科生圆满毕业,成绩喜人。过去几年尤其是“十二五”以来,是扬州高等教育发展力度最大的一个时期,也是取得成效最为明显的一个时期。从今天起,本报推出“铸就扬州高等教育辉煌”系列报道,展现扬州借助高等教育大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素质的决心、行动和担当,敬请关注。

6月19日,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迁址扬州办学后招收的首届本科生圆满毕业。数据显示:至6月13日,通达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生中,考研和出国的累计254人,考研出国率为12.19%;已就业学生1607人,其中125人在扬州就业;近百人签约中兴、电信、移动、联通、南京地铁等知名企业。

桃李芬芳满古城。除通达学院外,扬州其他高校也是硕果累累,仅扬州大学就毕业博士生49名、硕士生1402名、本科生7691名。据统计,今年全市有26000多名各类大学毕业生,经过在扬州的学习与成长,他们或继续留扬,或奔赴全国各地,开启人生新的精彩。

兴城先兴人。通达学院四年发展结硕果,仅仅是扬州近几年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一个精彩注脚。回顾这几年尤其是“十二五”期间,扬州大力建设“大学生城”,全力支持扬州大学等驻扬高校和市属高校发展,加快推进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建设,扬州高等教育迎来了发展力度最大、成效最明显的时期。

扬州梦,最重要的就是大学梦!市委书记谢正义说,大学兴,则扬州兴;大学强,则扬州强。我们的城市有多少座大学、有多少在校大学生,每年有多少大学生回扬、来扬、留扬就业,是我们“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扬州”的核心标志。

大学兴,则扬州兴;大学强,则扬州强。如何打破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为经济腾飞打造强力引擎?扬州将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决战决胜未来的战略之举所有的精彩,往往都始于最初选择抉择的一瞬间。

2012年4月16日,古城扬州与南京邮电大学的发展都迎来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双方“联姻”,签约共建南邮通达学院。

“四年的发展证明,迁址扬州绝对是南邮通达学院发展中最关键的一步‘好棋’。”回首四年的发展,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这样感叹。因为,南京邮电大学与扬州共建南邮通达学院的背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作为我国信息化领域知名学府,南京邮电大学有着“华夏IT英才摇篮”的美誉,南邮通达学院自然也成为各地争抢的“香饽饽”,为吸引通达学院落户,好多城市给出非常优惠的政策。杨震说:“南邮最终被扬州市委、市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诚心所打动,更被扬州软件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基础和长远目光所吸引。”

教育兴则城市兴。纵观扬州2500年发展史,人文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特质;纵观中外名城发展的普遍规律,科教是现代城市发展最根本的动力。在新的发展阶段,扬州人更是深谙此理。

2010年,扬州通过《扬州市鼓励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作为我市第一优先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2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将软件信息服务业作为第一优先发展的基本产业,加快打造新兴软件名城。然而,遍观扬州高校,虽然扬州大学和中职高职相关院校有软件信息学科,但知名度不高、学科力量不强,无法满足软件信息服务业发展需要,产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人才与科技支撑。

正因如此,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牵手南京邮电大学,把通达学院引进到扬州。从来扬的那一天起,从校园建设到学生与教师的衣食住行,再到毕业生的实习就业,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都给予最大的支持。

兴城先兴人。这几年,全市坚持“项目为王”,推进产业崛起,汽车、旅游、软件和信息服务、建筑、机械和教育等六大基本产业托起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未来。回首而望,扬州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扬州大学,成千上万的毕业生从这座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走出,成为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然而,仅仅依靠扬州大学,依然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我们更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实用技术人才,打破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为经济腾飞打造新的引擎。立足于此,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大学生城”,将铸就扬州“文化名城”“教育名城”作为古城决战未来的战略之举。

教育兴城、教育兴产业。回望这几年,这一战略之举正在释放着巨大的推力:土木工程为扬州职业大学的金牌专业,已有28年历史,累计为社会培养6000余名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并开发再生混凝土砌块、再生水稳材料、再生路面砖、再生生态护坡砖等系列产品,已经进行产业化推广;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潍柴(扬州)亚星汽车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支持,为满足扬州发展对工业机器人编程、安装、调试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从今年起,该校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首届计划招生50人,学制三年;仪征技师学院,围绕重大项目发展,积极创新,2015年,学院首届上海大众冠名班学员毕业,50名学员一拿到毕业证书,就与上海大众仪征分公司签约,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实现了一毕业即就业;扬州技师学院与德国著名高校——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合作成立中德扬州技师培训学院,全面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建立IHK认证中心,得到了国家人社部的肯定和省人社厅的推广……通过校企合作、政企合作、跨境合作,扬州各高等学校正在为产业发展“订单”式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实用技术人才。

人才聚则城市兴、则产业强。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党委书记戴兆骏说,以教育促产业、以教育兴城市,扬州的战略之举,让这座千年古城找到了焕发青春活力、永葆发展生机重要和持久的动力。

以统一而不容争议的思想、坚定而不能动摇的行动、开明而不可斤斤计较的政策,铸就扬州高等教育辉煌,“十二五”扬州高等教育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

扬州梦,最重要的就是大学梦!

回望过去几年,尤其是“十二五”期间,扬州迎来高等教育发展力度最大的一个时期,也迎来多方努力取得成效最为明显的一个时期。这一切就是因为我们以统一而不容争议的思想、坚定而不能动摇的行动、开明而不可斤斤计较的政策,聚全民之识,举全市之力,铸就扬州高等教育辉煌。

2014年4月16日,为整合优化全市教育资源、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建立以专业建设为中心的职教发展机制,统筹管理职业院校,推进扬州职业教育从松散的联合体发展成为紧密型合作体,扬州市职业教育集团揭牌成立,集团打造机电、汽车、电子信息、建筑、化工、电气自动化、纺织服装、旅游商贸八大专业中心,为相关产业腾飞助力。

2015年7月,新的“扬子津科教园区规划方案”出炉,科教园区面积将向南扩大一倍多,未来可新安排7至8所学校。位于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扬子津科教园,从建设到现在,入驻高校已由当初的“一本四专”积聚为扬州大学的九个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商务高等技术学校、南邮通达学院以及江海学院,成为扬州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标杆。

2015年9月19日,为不断提升文化旅游城市品牌,建成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省教育厅和扬州签约,在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共同筹建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市委、市政府将学院建设列为2016年重点建设工程,省教育厅对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发展工作给予倾斜支持,将学院筹建纳入省高校设置“十三五”规划。同时,省教育厅与扬州将共同支持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市职业大学发展。

2016年1月17日,市政府与扬州大学签署全面深化合作系列协议,包括支持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新校区建设,打造成扬州大学护理学院、学前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扬州创谷等“四院一谷”平台,市政府、扬州大学、高邮三方合作建设扬州大学(高邮)现代农业科教示范园,努力将园区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国家级农业科教示范园。

……

正是这一个个精彩手笔,让扬州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办学水平不断增高,扬州大学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外籍院士1人,“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青优青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8人,建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1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全市目前已拥有各种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6所,仅扬州大学现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5000多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10000多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11000多人;学生素质不断提高,每年培养各类人才26000多名,尤其是围绕产业办教育,扬州高等院校在旅游、汽车、机械制造、餐饮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培养打出了自己的闪亮招牌,很多院校的学生尚未毕业就被抢订……

市委书记谢正义说,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来到扬州创新创造、就业置业,扬州成为一个“大学生城”时,扬州就会真正充满希望、铸就辉煌。而今,我们欣喜地看到,经过几年发展,高等教育在扬州全面崛起,正不断展现古城未来发展的蓬勃之力。

好似一个支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力撬动了城市的跨越发展。“大学生城”已成为古城扬州在时代发展中创新、活力与文明的一张最闪亮名片

巧合的背后,总有着丝丝缕缕的必然。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迁址扬州两天后,总投资30亿元的联创扬州软件园项目与总投资4亿美元的宝能软件园项目在扬州同时破土动工。

人才是企业发展最强劲的动力,也是吸引企业最有分量的“法宝”。市经信委主任尤在晶说,现在各地产业政策差不多,招引项目的比拼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输出与技术的支撑,正是有了通达学院,才使得更多的软件信息企业落户扬州,更多的软件信息人才在扬创业,更多的软件信息企业插上了发展的翅膀。

大学兴,则扬州兴;大学强,则扬州强。通过建设“大学生城”,包括扬州大学、南邮通达学院在内的扬州高等院校的发展,不仅撬动了整个城市的跨越,也成为古城最为靓丽的名片。

“大学生城”首先是扬州“创新之城”的名片。印度软件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是全球著名的软件城市,其云集了印度理工学院、印度管理学院、国家高级研究学院和印度信息技术学院等许多名牌大学。打造创新型城市,一个关键就是发展契合扬州特质的软件信息服务业,扬州有了南邮通达学院这一金字招牌,扬州软件信息服务发展有了更足的底气与更大的动能。

“全市大力推进高等教育资源整合,吸引外部教育资源,在全力满足在扬高校快速发展需求的同时,像招商引资一样招引更多的高校来扬办学。”市发改委主任范天恩说,这不仅大幅度提高扬州高等院校的体量、质量以及对扬州地方经济的贡献率,更给城市注入了强大的创新动能,打造了一张招引项目、招引人才的名片。

“大学生城”也是扬州“活力之城”的名片。高素质的年轻人才,是一个城市创新创业的活力之源。有经济学家说,高素质年轻人才的比例提高一个百分点,就能推动经济发展0.5个百分点。被誉为“创业者的天堂”的深圳,之所以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城市,就是华为等知名企业,吸引了大量的高素质年轻人才就业创业。

扬州发展的城市活力,也在于对优秀年轻人才的集聚。主城区100万人口,有10万是年轻的大学生,不仅让城市人口年龄结构更加均衡,更成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在广陵新城、生态科技新城等地的新兴企业中,年轻人才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就是这座千年古城焕发青春活力、永葆发展生机重要和持久的动力。

“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量的年轻大学生在扬州毕业,来扬州工作,本地院校毕业生留扬、外地院校扬州籍毕业生返乡率也越来越高。”市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过去大学生毕业后喜欢往外跑,从2013年开始,出现了拐点,留扬、回扬就业大学生超过扬州籍毕业生数量。

“大学生城”更是扬州“文明之城”的名片。高素质的年轻大学生,是引领社会风尚、提升城市文明的重要力量。他们青春活力,已成为城市很多大型赛事、会展活动上最闪亮的风景线,中国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场,扬州大学等高校的学生不仅参赛,还成为志愿者队伍的主力;他们崇文尚德,年轻大学生是学习读书的最主要人群,每年,“扬州讲坛”“朱自清散文奖”颁奖现场、读书日各种活动,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带动影响了整个城市;他们乐于奉献,由全市在校大学生以自愿为原则组成的扬州青春志愿者协会,会员覆盖扬州大学、扬州职业大学、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江海学院、扬州技师学院、扬州商务高等学校、南邮通达学院等高校,他们为敬老院及社区老人志愿服务,在多个社区及公益机构打造“公益课堂”基地,为阳光安养中心残疾儿童进行语言训练;他们爱岗敬业,在扬州的企事业单位,一大批大学毕业生走上岗位,成为行业发展的生力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