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在家庭农场里种下创业梦

【连网】

00300125268_a35f5c8d

“只有真正沉下身子、卷起裤子,在农村工作中不断摸爬滚打,才能更快地茁壮成长,成就精彩。”这是大学生村官程汉写在床头的座右铭 连绵的春雨给农民带来新的希望。走在姜堰区白米镇昌桥村四组一条条笔直的通村水泥路上,尽收眼底的是一片绿油油的麦浪。去年8月,该村大学生村官程汉在这片土地上开辟了近400亩家庭农场,种下了他的创业梦。

放弃子承父业乐当村官 今年29岁的程汉家住海安县城,是个地地道道的城里人,也是家中独子,家境优越,其父办有一家年纳税销售2000多万元的企业。2011年7月,程汉从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系毕业。“爸只有你这个宝贝儿子,将来厂子还需要你来打理。当什么村官呀,清福不享找罪受。”当程汉向家人说出自己准备报考姜堰区大学生村官的念头时,父亲第一个投了反对票。

“年轻人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靠吃父母的‘老本’过日子。农村是个大舞台,扎根这里可以锻炼人的意志。”经过几次家庭会议,父母终于理解了儿子的用心。 当年8月,程汉成为姜堰区白米镇的大学生村官,担任该镇昌桥村党支部副书记。为了扣好“人生第一颗纽扣”,实现从一个“城里人”到“农家人”、“外地人”到“本土人”的转变,程汉坚持工作日吃住在村里,走组入户与村民拉家常,一本本《民情日记》上记录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农忙时节,他还到田间地头帮助村民插秧、除草、收割,赢得乡亲们啧啧称赞。

“只有真正沉下身子、卷起裤子,在农村工作中不断摸爬滚打,才能更快地茁壮成长,成就精彩。”这是程汉写在床头的座右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为了提升处理村务的能力,他通过购买书籍、网上搜索、请教同事等方式,学习农村政策法规,揣摩基层工作方法。秸秆“双禁”期间,他既当巡查员,又当帮收义工,皮肤晒出了红斑,依然奋战在“双禁”一线。 银行贷款创办家庭农场 昌桥村是白米镇的经济薄弱村。为了干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去年8月,程汉投资50万元流转近400亩土地,创办了姜堰区瀚园家庭农场,开始谋划自己的创业梦。

“当初,确实有很多人对我的创业选择不理解,包括父母。”程汉说,当他把租地种田的消息告诉家人后,母亲含泪拉着他的手说:“孩子,种田的苦不是一般人能吃的。要不,我让你爸投资些钱,你选几个村民承包种吧!”谢绝母亲好意后,程汉到银行贷款10万元,又向亲戚朋友借了40万元,着手在本村流转土地办农场。 一开始,村民们见程汉是外地人,又没有种田经验,担心土地租金会打了水漂。为了打消大家顾虑,程汉和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只要村民一签土地流转协议,他就发放一年租金。

不到一个月,100多户近400亩的土地被成功流转出来。 粮食种植,对于程汉来说是个新概念。于是,他每天起早贪黑在田头劳动,遇到不懂的种植技术难题,就向镇农技站专家和本村老农虚心请教。为了全面掌握种植技术,程汉还参加了姜堰区职业农民培训班,并取得了资格证书,很快由种田“门外汉”变成了“土专家”。 “这个小伙子非常能吃苦,几个月下来身体瘦了十多斤,大伙看了都心疼。”昌桥村村委会主任王明月说,每次治虫时,程汉都和村民一起在田间喷洒药水,几百亩折腾下来,手上起了许多水泡。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程汉的操劳下,瀚园家庭农场的小麦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带动村民创业致富 摸索初步成功后,程汉开始发动村民一起创业。

“要想大伙儿打心眼里把你认作‘当家人’,必须能领着全村人一起致富,一起过上好日子。”程汉说。 发动村民一起创业,程汉遇到了不少困难。“群众工作真难做。”这是程汉在多次发动村民未果后的一句QQ心情签名。对他来说,带领群众创业最大的难题不是资金、技术,而是村民的保守观念。 为了说服大家,程汉一遍遍入户耐心向村民说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好处。慢慢地,村民的想法有了变化。在他的带动下,吴存礼、黄华、顾桂珍、杨顺凤等十多位村民纷纷效仿,共流转土地1000多亩办起了家庭农场。 今年初,程汉还成立了农机合作社,为村里的家庭农场提供收割服务。目前,仅土地流转、农机合作社,每年能给村集体增加5万元经营性收入。

“离梦想还很遥远,但我们已经走在路上了。”程汉说,虽然家庭农场刚刚起步,但他充满信心。目前,程汉在靠近姜堰城区的白米镇大安村流转土地,开辟了50亩的大棚种植试验基地。下一步,他计划在沐南公路昌桥段建立200亩的设施农业基地,以及占地近50亩的葡萄园、花卉苗木培育基地。此外,他准备投资30万元购买3台烘干设备,吸引更多经济能人到昌桥村创办家庭农场,力争申请2000亩以上的国家储备粮种植基地,以便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