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连云港非遗保护分类认定“乡土人才”

res05_attpic_brief

【连网】( 记者 李国瑞 通讯员 王源远)日前,记者从连云港市文化部门获悉,该市将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民俗等10个类别认定“乡土人才”,设置严格的评选标准,培养一批适应全面小康需要、具备创新富民本领的传统文化“田秀才”“土专家”。加强“乡土人才库”建设,发挥“乡土人才”的典型示范作用,充分挖掘港城传统文化整体性保护潜能。

自2005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项目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体系。各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在保护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比如肘鼓子代表性传承人吴龙可、赣榆清曲代表性传承人刘方勇、柳编技艺传承人王宜广等。

连云港市文化部门在前

20170421091359638

些年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共10个类别认定“乡土人才”。

“我们在要求其从事的非遗项目传承谱系明晰,熟练掌握并长期从事项目传承工作,在行业内公认具有最高艺术技艺水平,积极开展传承、传播、研习活动,培养后继人才等方面上设置严格的评选标准,锻炼出真正的乡土人才。”市文化部门相关人士表示。

连云港市文化部门相关人士认为,非遗项目保护空间建设是整个非遗保护事业发展进步的砝码,而“乡土人才”是保护空间建设的“灵魂”。在加强文化“乡土人才库”建设的前提下,坚持非遗保护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注重研究与实践、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非遗保护工作更好地融入区域生产生活各方面。

该人士表示,今后,我市将加强非遗项目跨界“联姻”,以旅游业、海洋渔业、林业、新兴制造业为切入点,扩大项目与相关产业互动黏合度,丰富连云港“山、海、城”旅游城市内涵,形成项目跨界开发保护大格局。

同时,以传承为核心,以保护为前提,以产业为纽带,夯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基础,在“十三五”期间重点扶持建设一批市级以上名录项目产业基地,培育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极,实现更多的非遗经济价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