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苏北小延安:说不尽的红色故事

———灌南县张店镇上马台村的抗日追记

【连网】(策划:徐勤飞 郝忠军 撰稿:金同启 张晨晨)1982年,江苏省省长惠浴宇语重心长地对前去采访的党史工作者说:“灌南是老区,能称得上革命之家的多着呢!我知道有孙家,在那个罗成出阵的上马台,当时就叫小莫斯科、小延安。”惠浴宇说的孙家,就是指孙海光家兄弟姐妹和孙存楼、孙德林、孙良浩等很多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或抗日战争时期出来投身革命的上马台人家。

而实际上,土地革命时期,灌云县张家店(现划分为灌南县)附近的上马台一带就成为我党地下活动的中心,刘震、刘瑞龙、金明、杨纯等我党的领导人,均在此地战斗或留下足迹。人们因此形象地称上马台为“小延安”。

日前,笔者就驱车赶往上马台,亲临当地,徜徉在革命先辈们走过的泥泞小路,徘徊在当年红色联络站的遗址间,寻访着峥嵘岁月的红色印记……

鸿蒙初辟播火种

从“私塾先生”到“革命先锋”

“张家店的上马台村地处农村,距离中心城市又远,但扼据盐河之上,一向是南北交通必经之处。到了战争年代又成为敌我双方激烈争夺的要冲。”在张店镇马台村村民委员会门口,代村长李卫星如是说。

张家店镇的建镇历史,曾有个美好的历史传说。

据说一千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早期,因边民之乱,曾率领尉迟恭、程咬金、罗成等一干名将,御驾东征,兵出洛阳,直抵海州地方与敌人大战。有一次在战斗中,李世民失利,与将领们失去联系,前无救应,后有追兵,单人匹马来到硕项湖东一条浅水河边(即今日的张店、大圈一带),便跃马而过,不幸马落入了淤泥之中,正在这危机时刻,罗成匹马赶来救驾,李世民才得救脱险,而罗成却马陷淤泥河,壮烈而死。

“上马台”由此得名。

在村委会走访的时候,笔者发现在村委会院子的东南角,竟然有一块墓碑,上书“孙秉惠孙以德二烈士”纪念,时间是1953年元月。“这位孙秉惠就是咱们上马台走出去的一位抗日烈士。”李卫星说,他们孙家在此地是望族,而他的弟弟要比他更出名,就是后来担任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的孙海光。笔者随着村长的足迹,来到了一处水塘边,在灌木掩映间,一座老式的泥坯草房子静静矗立,却因风雨侵蚀,只剩下断垣残壁。据住在附近的村民、71岁的杜新春老人介绍,这里就是孙秉惠、孙海光他们家族的遗址。

1907年11月29日,孙海光就出生在这里。根据辈分,父亲孙祥鸿为他取名“秉球”。他排行老二,上有大哥孙秉惠,下面还有四个弟妹。在由孙海光口述、我市党史专家时明安的执笔的《征途漫忆》中,对此有详细说明。

风云激荡,转眼到了1920年,孙海光和本村的孙存楼考入了离家六里地的张店小学五年级,每日早出晚归,学到不少新知识。两年后,孙海光从小学毕业,眼看着孙存楼上了东海中学,可他家里却拿不出钱继续供他读书,只得回家,因缘巧合,也展开了他创办学校的历程。“我读了八年书,在上马台算是知识分子了。虽然年少,也还受到族人青睐。”孙海光回忆道:父亲便让我办私塾,当先生,能早日自立。他也觉得这样既可以有些收入,又不能丢弃功课,岂不两全其美?于是,他便在邱湾办起了私塾。

一段时间的筹备后,上马台小学于1928年春正式开学,一批家境贫寒的农家子弟走进了教室。此时,孙海光创办的上马台小学,由于学员大增,他又请出孙年当校长,到破庙庄重新开办破庙庄初级小学,并在学校开展革命宣传活动。这时,党的灌云县委中心联络站,就设在孙海光家中。

1929年夏,在东海中学入党的孙存楼,毕业后回到家乡上马台,先后发展了孙存林、孙秉惠、孙秉球(海光)3人入党,成立了上马台党小组,属东海县委领导,后因远离东海,不便领导,便将该小组划给淮盐特委涟水县委领导,属管庄支部。“我读了孙存楼带来的进步书籍,开始知道了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我向往那种自由、平等、无贫富、无阶级的人间乐园。”

随着上马台一带党员人数增加,1929年夏,上马台党小组成立,不久即组建了上马台党支部。由于党在上马台的基础好,农运骨干多,这里很快成为中共灌云县委的主要立足点和活动点。活动多,来往人员就多。于是,孙海光的家就成了党在灌云县的中心联络站。由于他们家成为革命者心中的家,上马台便成了灌云革命的中心。而孙海光的家紧靠义泽河渡船口,是革命者来往歇住的必经之路。他家具有全家革命的“人和”,又占据着交通渡口的“地利”,中共徐海蚌特委遂决定把他们家作为特委的地下联络站。此间,孙海光的大哥孙秉惠,大嫂李葆青、弟孙秉松、妹孙婉如都参加革命入了党。

1930年,县委决定让孙海光去海安集小学教书,孙存楼到双港小学教书,去开展那里的地下党工作,因灌云县委在大怀兴组织武装暴动,被胡三合庄团支部的陈士如向敌人告密而夭折,被捕二十多人,新建的党组织皆被破坏。

1931年,接中共东海特委通知,孙海光和孙存楼去上海,由中共江苏省委安排工作,告诉他们到上海后,去黄浦码头葛云龙面馆,自会有人去和他们接头。找到时任中共江苏省委失业部负责人薛桂辛后,孙海光和党组织接上了头。这时孙存楼也来到上海。两人都被留在中共江苏省委失业部当干事。孙海光就在一家面店当职员为掩护开展工作,孙存楼负责编辑省委失业部创办的《实话报》。另外,他们两人还办了一个“新兴工艺社”,专门生产肥皂和雪花膏,借以掩护、谋生。孰料,1934年1月,孙海光被内奸出卖,被国民党反动派当局逮捕。

毁家纾难孙笃生

建立灌云第一支抗日基干队

七七事变后,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由沿海向内地蚕食———他们沿着灌河顺流而上,盘踞在义泽河两岸,时刻威胁着张店人民。而上马台村正好就在义泽河岸边,村民们离危险最近,他们需要武装起来,但这需要领导和资金。

1937年8月19日,在国共两党和平解放西安事变时达成的“联共抗日,释放政治犯”的协议下,孙海光从国民党苏州陆军监狱被释放,返回家乡张店。他一回到家乡,就联络失掉组织关系的共产党员和爱国青年,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恰好此时,因领导民工暴动被关在南京的孙存楼回到家乡,他毫不犹豫地再次投身抗日革命工作,他要领导并武装家乡人民,他要在家乡成立游击队,组建“腊九社”。

武装群众需要枪支弹药,需要一大笔费用,找谁呢?与乡亲们商议后,他们想到了孙笃生———他是经营着连云汽车公司的实业家,也是孙存楼的二老爹。孙存楼找到孙笃生说:“二老爹,我来找你老人家,想商量一件大事。”孙笃生忙问什么事。孙存楼说:“你能不能结束汽车公司,变通出一笔钱来买枪,到家乡组织游击队抗日?”孙笃生马上说:“好!中国人一定要组织起来打日本,我一直苦于没有共产党人来组织领导,不敢贸然发动。眼下你回来是最好了,我马上结束汽车公司,和你一起回去组织队伍抗日。”

送走孙存楼,孙笃生立即召集全体职工说明“结束公司,变卖财产,买枪抗日”的意思,多数人没有异议,但有人认为现在正是运输旺季,一天下来收入几百块,不如等过了旺季结束也不迟。孙笃生说:“芦沟桥事变后日本鬼子已经明目张胆地大举入侵中国,现在是抗日第一,一天也不能拖了”。这是孙笃生第一次毁家纾国难,用变卖汽车公司的钱买来大量枪支子弹回到家乡组织抗日游击队。

“他第二次毁家纾国难是1939年日军在灌河口登陆之后。”灌云老党史研究者王开忠说。日军登陆得逞,张店岌岌可危。此时孙笃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灌云县三区基干队,已发展到百多人。但是面对强敌入侵,这支队伍还不足以抗敌。

张店的水陆通衢地位和殷实的农商经济早已是日军觊觎目标,沦入敌手只是三五天的事情。在紧要关头,孙笃生与基干队的孙存楼、武永嘉、钱天素、孙德林等共产党员几经商讨决定拆毁全镇所有砖瓦房,不给敌人留下一砖一瓦,让日本兵在张店安据点、修碉堡,找不到住房和可用的砖瓦。

“此计一出,镇上不少地主、商人的砖瓦房就要夷为平地,阻力可想而知。”王开忠说,孙笃生先从自己做起,率先拆毁自家的二层主楼、东西厢房和南房十余间,并举家在茅草屋栖身。他的行动再加上宣传教育,几天下来张店砖瓦房通通成为一片废墟。“在他的带头下,张店街孙家六百余间瓦房,一把大火,俱成灰烬。这给敌人要来张店筑据点添了不少困难,也为孙笃生组建的抗日武装能活跃在盐河两岸,增添了许多有利条件。”王开忠说。

“毁家纾国难”的带来的影响一直持续到解放后,但是对于敌后游击战争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日军迟迟不能在张店设置据点,即使1940年后建立的伪政权,也只是在西北角靠盐河边树一个孤零零的碉堡,兵力不限,对我灌东游击根据地构不成威胁。

革命中心“小延安”

刘瑞龙、杨纯、金明都曾在此驻扎

上马台的地位不断提高,在一段时期,刘震、洪学智、刘瑞龙金明、杨纯,都曾在此地留下足迹,俨然成了革命的风暴眼。而杨纯———这位刘少奇眼中“新四军中第一个最好的女干部”,曾经回忆在“上马台的岁月”,也倍感温馨。而实际上,从1939年起,先后任皖东北特委书记,苏北盐阜地委书记的她,之所以来到上马台,也与一位本地烈士有关———汤曙红。

“汤曙红本是沭阳县一名有威望的进步青年,在党组织的领导与帮助下,建立了一支地方抗日武装。”灌云老党史专家时明安说,1939年春天,正式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三团”,由汤曙红任团长,下辖五个营。

三团成立后,对于海州地区的抗日斗争起到了巨大鼓舞作用,特别是五六月间连续与日寇打了几次胜仗,使三团声威大震。可是这却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忌恨,他们设下圈套,在17日下午,诱杀了汤曙红。

不成想,这件事对杨纯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影响。

为了保留海属地区的抗日骨干及这支唯一的武装。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组织决定,将三团开赴皖东北。因三团所有干部战士都是海州东灌沭地区的人,对离开家乡,对于汤团长血仇未报,思想上疙瘩都不小。部队西撤后,全团思想比较混乱,在这种情况下,苏皖区党委任命杨志雅为三团团长,任命杨纯这个二地委书记兼任三团政委,对三团进行整顿教育。

1939年春,杨纯又一次女扮男装和二地委机关一起,转移到灌云县上马台一带。“当时的上马台已经成了我党的政治中心,光姓孙的党员,就有孙朝旭、孙存楼、孙海光、孙良浩等一二十人。二地委机关以及吴书为书记的灌云县委都设在那里,以后建立的武装小分队也是常驻这一带。“期间,吴书还在上马台村多次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为党建和根据地武装斗争,培养了众多的干部”,时明安说。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杨纯一干人等经常到孙秉惠和孙海光两兄弟的家中落脚。“而李保青是孙秉惠的妻子,1930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家成为地下联络站后,李保青就竭尽全力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明安说,联络站担负着掩护同志,中转外地干部等任务,李保青整天忙个不停,为住在她家的干部做饭、洗衣。党组织的领导人刘瑞龙、杨纯、徐禹民、冯家驹等人经常在她家落脚,研究党的工作。

但是,话说回来,杨纯和地委机关到上马台后,生活很艰苦,主食不是地瓜干就是棒子面,主菜就是咸菜,常常一两个月闻不到荤腥味。杨纯的警卫员宋纯洁是灌云人,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间,一次借口母亲病重要回家看看,给杨纯不知从何处带来了两只老母鸡。不过,这次,宋纯洁因“说谎话”遭受了杨纯的严厉批评,而小宋也心服口服地检讨了自己的无组织性、说假话的错误。但杨纯对小宋忠诚的苦心还是十分感动的,她不能表述,因此为这件事也有些许愧疚。

1939年8月的一天,大伊山据点的日伪出巢向东部扫荡。杨纯和时任滨海大队政委的吴书在分析情况后,决定打伏击战。值得一提的是,日前,笔者就幸拜访了吴书的妻子———90岁高龄的何赋亭。她回忆起丈夫与杨纯战斗的经历,侃侃而谈。“当时,他们俩决定选择沂河边一段布满芦苇的隘道作为伏击地点。那天半夜时分,吴书小分队奔赴了预定地点。”何赋亭说。

与此同时,杨纯警卫员宋纯洁离开部队后,一仗也没打过,听说要打鬼子,遂跟杨纯请求参战,但不幸的是,就是在这次战斗中,宋纯洁不幸牺牲,年仅十九岁,杨纯对他的牺牲痛心不已。

执枪抗敌保家乡

“大王庄保卫战”和“奇袭五里槐”

因为一段时期,上马台成为了我地区党组织的政治中心,发生在其周围的战斗数不胜数———火烧义泽桥、张湾保卫战、三打郑潭口等,可谓彰显了灌云人民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而值得一表的就是“大王庄保卫战”和“奇袭五里槐”。

“大王庄南临柴米河,东靠盐河。全庄200多户人家。”王开忠说,1939年3月1日,日寇侵占灌河一线后,大王庄人民在灌三区区长王鸿恩、大王乡乡长王小波及党支部委员王厚朴的领导下,修复土枪7支、小手炮2支、钢枪5支,打造了大刀100余把,连100多年前用过的3门土大龙也被修好。“为保家卫国,大王庄人民还挨家挨户捐款筹资,组建抗日自卫队,在第一次的反扫荡中,毙伤日伪30多人,打出了自己的雄风,打出了村里人的斗志,更是为全民族抗战做出了一份贡献。”王开忠说。

而更为人称道的是“奇袭五里槐。”

五里槐距离上马台也就几里地,离大伊山日寇大本营仅有二十华里,处于岑子河、涵养河与盐河的交汇处。它是日军灌(云)涟(水)潮河运输线的咽喉。1939年农历五月末,得到“日寇将于农历六月初一由大伊山司令部派出全副武装的船队,沿盐河向南至涟水一带搜剿游击队”的情报后,陇海三团立即投入战前准备工作。首先,三团参谋长江木青在全团挑选了四十九个精悍的小伙子。团部对战士们进行战前动员,用日寇从我灌河口登陆后烧杀抢掠的罪行,来激发大家的杀敌仇恨。

是日拂晓,他们就进入伏击阵地,埋伏在涵养河西庄前的一个隐蔽处。三团的战士,埋伏在河东。将近中午,听到水面上有马达声响,知道鬼子来了。战士们一个个凝神注目,平息静气,等待战斗。不一会,河面上果然驶来了敌船,继而后面的也衔尾而来。敌人共是四艘小汽艇,三只木船。除了最前一艘没拖木船外,其余三艘各拖着一只木船,排成一字“长蛇阵”逶迤而来。船上密集地坐着日伪军,他们头戴钢盔,叼着烟、敞着怀,一个个嬉皮笑脸,旁若无人的样子。等到敌船到了五十米内,“打!”江木青一声令下,立即扣动扳机,向敌人射去一颗颗复仇的子弹,顿时,敌人乱作一团,嚎叫不断。经过一场惨烈的搏杀,五里槐战斗最终取得胜利,共击毙日寇六十三人。“五里槐一战彻底打破了少数人的‘日寇不可战胜’的错误论调,揭开了淮海区人民抗日的序幕。人民群众精神振奋,士气高昂,纷纷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中去。”王开忠说。

英雄辈出谱壮歌

不朽丰碑矗立上马台

上马台村是一个平常而神奇的村庄。这里英雄辈出,涌现出众多可歌可泣的人物;这里的土地河流,洒满了抗日先烈的鲜血;这里的红色故事说不完、道不尽……

“孙海光的大哥孙秉惠于1940年在战斗中牺牲,弟、妹都成了领导干部。他大哥的儿子孙桂礼、女儿孙桂仙、他自己的儿子孙萍等,也都先后参加了革命入了党,成了领导干部,可谓真正的满门忠烈的革命家庭。”时明安说。值得一提的是,孙秉惠身强力大,黑红粗壮,更是秉性豪爽,不畏权势,敢于反抗凶暴势力。1940年,时任滨海大队连长的孙秉惠,在攻打日军据守的陈集时,身先士卒,不幸被敌人的流弹击中,壮烈牺牲。妻子李保青闻讯后,没有流泪,没有悲伤,而是把仇恨埋在心里,更加坚定了干革命的决心。她坚决跟党走,出色地做好党的地下工作。

她家的地下联络站,一直坚持到全国解放。

此外,孙良浩也是上马台走出的一个传奇人物,素有“灌东战神”之称。1938年,他参加了灌云县抗日基干队,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参加八路军。抗战期间,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游击支队第三团排长、中共灌云县委委员、灌云县委军事部长、灌云县游击大队政委、新四军三师滨海大队副大队长等职。抗战时期,孙良浩率领抗日地方武装始终坚守在苏北灌东这块重要的抗日根据地上,进行了大大小小数十次战斗,打得日伪军丢盔卸甲,闻风丧胆。1940年正月的一天早晨,孙良浩带领几名游击队员,化妆成贩粮商人趁着义泽河日寇清晨换岗的机会,迁入敌人据点,一阵弹雨倾射,9名日寇中有7名丢了性命。在孙良浩的努力下,到1940年夏天,灌东的武装就发展到300多人。在此之后,他担任中共灌云县游击大队政委,12月,中共苏皖区党委决定将灌云游击大队与滨海大队合并,合并后仍用“滨海大队”的番号,全大队共六个连,军事上属于八路军五纵队二支队统一指挥,孙良浩任副大队长。他率领这支部队所向披靡,剿匪徒,杀日伪,令敌胆寒。“‘孙良浩,好一个灌东战神!’这是时任中共淮海区党委书记的金明,给孙良浩的一个称赞。”何赋亭说。那是1945年3月的一天,也正是“灌东突围”三个月后,时任灌东工委书记兼办事处主任的孙良浩,重新指挥突围人员,在新四军三师的支持下,从涟东一路披荆斩棘,又重新打回灌东,仅用三天时间,就恢复了灌东的抗日民主政权。孙良浩打鬼子的故事在苏北灌东地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直到今天,还流传着“打鬼子就靠孙良浩”的歌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位从上马台走出去的军中枪神孙存余,说到他的名字可能比较陌生,但说到电视剧《我的兄弟是顺溜》,大家想必眼前一亮———没错,他就是顺溜的历史原型。1939年1月,孙存余参加八路军。1942年10月底,日寇纠集重兵,对淮北抗日根据地发动了持续33天的“大扫荡”。12月10日,日寇平林师团金子联队及少量伪军1500余人趁夜包抄偷袭我军,妄图消灭我二十六团,新四军军史上著名的朱家岗战斗打响了。在战斗中,孙存余受命率领一个20多人的加强班,据守26团指挥机关所在地曹圩的门户———孙岗。战斗开始不久,日军主力长驱直入,直接威胁阵地。孙存余练就了一手过硬的好枪法,凭着自己精准的枪法,射杀多名冲锋的鬼子,连续击退了鬼子在步兵炮配合下的3次进攻,大有一夫当关之势!而更为传奇的是,在此次战斗中,他与凶恶的日军斗智斗勇,三发三中,巧妙击毙了三个日军狙击手,赢得了胜利。而他的英勇事迹,后来被时任新四军四师师长的彭雪枫点名表扬。1942年,孙存余任新四军第四师第二十六团第一营第二连连长,后历任解放军营长、团参谋长、团长等职,成为经验丰富的指挥员。同时,他与著名的张桃芳、扬长顺、魏来国、岩龙,并称为我军战史上的五大神枪手。”王开忠说,解放后,他担任解放军总后勤部油料部部长(正军级)。

风雨如磐的年代,英雄总归不会被埋没———在抗战时期,在上马台及其周边的村庄,还涌现出了“智勇双全侦查员”陈耀殿、“火中永生”的孙海如、杀敌烧车的陈守功、率众抗敌的封必勤等。他们为了民族解放斗争,甘愿顶着枪林弹雨、披荆斩棘,为革命斗争作出了牺牲与贡献,终于成为上马台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编后

随着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的到来,我们的《解密档案之抗战专题》也将暂告一段落,今天刊登的是抗战专题系列报道的收尾之作。

该策划专题自4月份开始,至今已近5个月。虽然不到5个月,却高度浓缩了我市八年抗战的峥嵘历史,弥足珍贵。近5个月间,我们怀着严肃而端正的治史心理和新闻专业精神,走访求证、翻查史料、去粗取精,已满打满算推出了19个图文并茂的专版。可以说,这些稿件、图片涵盖了抗战期间我市(海属地区的滨海军区和淮海军区)所有大大小小的风云人物与历史事件,并对一些历史细节和空白点进行有效核实、挖掘和整理。这是一个重大的战役性报道,时间较长、跨度较大,采写较难,但我们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精心采写,力求多视角、多方位、多层次挖掘报道,凸现了该专题报道的厚重性、史料性、故事性、可读性。该报道获得了读者积极评价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在采写过程中,我们也深切体会到那些革命先辈们不畏强敌,浴血牺牲和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这是我们民族的最宝贵精神财富。这些精神深深地感动我们、激励我们,更值得我们永远去学习、宣传、弘扬。

革命先烈的抗战英雄业绩和抗战精神将永续长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