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血和铁”书写尊严与大义——淮海区的几次战斗

1

 

3

 

2

【连网】(策划 徐勤飞 金同启 郝忠军 撰稿 张晨晨)“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这是古罗马著名教育家昆体良的名言,短短几字,便道出了战争的残酷。但德国著名学者特赖奇克也说过: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

的确,抗日战争就是这样一场正义的战争,它用全国军民的血和铁,唤起了尊严与大义。而在当时的淮海军分区,这里同样上演了几场残酷的战斗,在击杀敌寇的同时,也彰显了此地军民的拳拳爱国之心,以及高昂向上的民族热忱。

高杨战役

时间:1944年4月至5月

意义:改善了苏北抗日斗争的局面,使日军以盐河为主的水陆交通线暴露于苏北军民的打击之下。

“高杨战役是淮海区1943年5月攻势以来,对敌伪不断进攻战役中规模较大的一次,也是1942年冬季以来,反‘扫荡’斗争的一个最后总结,自从1942年11月15日敌伪开始对我‘扫荡’,直到高杨战役胜利结束,整整有一年半时间。”灌南县党史工办的党史专家韩翠林如是说。

在当时,高沟、杨口是灌云板浦、新安镇之敌伸向西南的主要据点。该地区日寇撤退后,留下伪军三十六师七十二旅及地方反动武装等,共2000余人防守,并以高沟、杨口为核心,在四周安设了数十个据点,实施坚固设防,妄图控制盐河、南北六塘河的交通运输,与沭阳之敌遥相呼应。

为打通交通线,将淮海、盐城解放区连成一片,扩大淮海根据地并配合淮北反伪化斗争,根据上级布置,淮海军分区第一支队、第二支队、第四支队和新四军三师七旅二十团、二十一团在灌云、涟水、涟东、沭阳等县地方抗日武装和灌云县曙红、李集区(今属灌南县),涟水县六塘区(今属灌南县)、高沟区(其虹桥、万圩、葛集乡今属灌南县)、灰墩区(其硕湖、西湖、复兴、久安乡今属灌南县)等区队民兵密切配合下,于1944年4月发起高沟、杨口战役。

“当时拟定作战命令的就是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并由淮海军分区统一指挥。”韩翠林说,针对敌坚固设防和可能增援的情况判断,军分区司令员刘震决定以四支队、新四军二十一团主攻高沟据点,以一支队牵制杨口等地敌人,随后集中新四军二十团,军分区一、二支队兵力会战杨口,争取一个不漏地全歼高杨守敌。

而在战斗打响后,我新四军方面,即使是在与敌交锋中,都想方设法避免老百姓受到伤害。老兵丁木宣在当时是新四军三师七旅二十团三营十一连的一名战士,他们连的战斗任务不是直接攻打杨口镇,而是在吴二圩这个地方打援,营部和十连十二连驻扎邻庄。“吴二圩庄有些特别,周围有土圩,圩外有深沟,是一个难得的防御阵地。但当我们正要对鬼子‘大开杀戒’时,突然接到了营首长的命令:三营撤出吴二圩和邻庄!”丁木宣在回忆日记中写道。

“大伙儿都想不通,吴二圩庄是难得的防御阵地,二面环水,有土圩、有祠堂阵地,主动放弃太可惜了。”丁木宣写道:5月4日上午,我们连在圩堤上打退了一批正面来犯的鬼子,刚想喘口气,指导员赵庆尧发现有部分伪军和鬼子向西边的营部方向移动,指导员分析敌人想偷偷占领吴家祠堂,切断我连退路,赵庆尧果断命令二排占领吴家祠堂粉碎敌人的阴谋,我当时在二排四班,从射击孔看去,起伏的麦浪正好覆盖着一个个鬼子的小脑袋,于是瞄准射击,三枪撂倒三个鬼子,和战友们正打得起劲。突然营首长的撤退命令就来了。

后来,赵指导员解释说:“不能在庄里打,群众有损失。”“吴二圩战斗过去60多年了,这句话还久久回荡在我耳畔。”他说:人民群众的利益重于泰山,撤出有利我军的吴二圩,虽然增加了我营的伤亡,却使人民群众减少了伤亡,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宗旨,是区别其他军队的分水岭,在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永远记着这句话。

最终,经过1年半的扫荡与反扫荡,伪化与反伪化,蚕食与反蚕食,按据点与围困据点、拔除据点的各式各样的斗争———敌伪最后残存的大据点克复了。他们不仅已经完全恢复了原有的根据地,而且将扫荡前的老据点也拔除了五六个,更扩大了根据地。而且在此1年半中,我军毙伤敌寇计580余人,毙伤和俘虏伪匪12600余人,反正400余人,瓦解伪军3500人以上,几乎全部消灭了在淮海区的伪军。

“攻克高沟、杨口的消息带给我们无限兴奋和鼓舞。这个伟大胜利在淮海区是空前的。”在1944年5月18日,淮海行政公署和淮海军分区联合发表的《庆祝高杨大捷告淮海区军民书》中,到处弥漫着喜悦的气息:我们相信我们淮海根据地不仅能够胜利地坚持下去,而且在将来反攻到来时,一定能够配合全国把日寇打出去!

陈家港战斗

时间:1944年5月2日

意义:解放了陈家港地区的盐民,收复了大批盐田,为淮海军区的物资生产和供应提供了充分的基础条件。

日前,开国中将李雪三的儿子李永平来到我市“寻找新四军三师”的足迹,他在参观纪念馆的时候,对着一幅警卫连战士的合照发呆,记者好奇,上前询问,他才道出原委。原来,这幅照片正是他的父亲李雪三拍摄的。“父亲在淮海区抗日期间,跟随张爱萍将军学习了摄影。”他说,张爱萍将军在淮海区指挥的最著名的战斗要数“陈家港战斗”了。

时间回溯到69年前。陈家港在当时还属于我市的灌云县,是苏北重要的港口之一,也是淮盐的重要集散地之一。“为了解放陈家港地区的盐民,消灭伪军,新四军第3师(兼苏北军区)决心攻占陈家港。”灌云县党史专家王朝阳说。

而如今,在灌河大堤062号,有一个内有五幢砖瓦房的小院子,这就是张爱萍的陈家港战斗指挥所旧址。跟一般民居不同,褐色的外墙已爬满斑驳的纹路,而靠着灌河南岸的外侧墙壁上,赫然写着“AD1934”几个红色大字———这些字是当年日本人从灌河口外的蟒牛村登陆后,在这里修建专为残杀抗日军民的“水牢”时留下的。

当时,怀着对日寇的仇恨,张爱萍率部做好了战斗的准备。“然而,要顺利拿下陈家港并非易事。日本侵略军在镇中心筑起了很高的炮楼,在所住房屋的墙壁上都挖了射击孔,在外围各主要交通道口,都设置了碉堡、射击掩体、围墙、护城河等工事和障碍。”王朝阳介绍。此外,日军还在集镇外的各个据点驻守了大量伪军,包括伪税警团海州分团第四大队、第七大队和伪海防大队刘九功部共800余人。这些伪军在各盐圩子也筑起了炮楼,控制着陈家港以东五公里处的大源盐场和十五公里外的庆日新盐场。

“为打好这一仗,张爱萍进行了详细部署。”王朝阳说,他命令22团和八旅特务营和滨海县总队总攻陈家港;24团攻打庆日新盐场;七旅19团攻打大源盐场;阜宁县总队、涟东县总队布防陈家港以西担任打援任务。“冲啊—————”随着张爱萍一声令下,1944年5月2日晚,各参战部队迅速进入各自位置,将陈家港严严实实包围了起来。

5月3日凌晨,三颗红色信号弹射向天空,各参战部队同时向敌人发起了攻击。22团从镇东北、西北两个方向发起进攻;八旅特务营和滨海县总队分别从镇东南、西南两个方向展开攻击。战斗中,三营奋勇队队长高世龙率领30多名队员,突破敌人的火力网,像尖刀一样从东北方向插入进去,甩出一排手榴弹,毙伤敌人十多名,打开了大部队前进的通道。八连一排排长王世德带领全排战士率先攻入镇内,在八旅特务营的配合下,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相继夺取了水电厂等制高点,将敌人压缩到镇北红瓦房一带。

“经3小时激战,毙伤伪军一部,余部缴械投降。”同时,第22团一部进攻盐圩子,伪军第7大队和刘九功部据守炮楼顽抗。在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势下,伪军走投无路,被迫投降。此时,第19团和第24团分别歼灭了大片盐场和庆日新盐场的伪军。而八旅24团和七旅19团相继攻克了庆日新盐场和大源盐场,担任打援的涟水总队和阜宁总队也打退了从连云港和响水口前来增援的日军。

“此战,新四军俘虏伪军大队长以下425人,缴获迫击炮1门、轻机枪4挺、长短枪416支、弹药3700余发、无线电台两架、伪币100万元、食盐40万吨及其他军用物资一批。而我军仅牺牲1人,负伤12人。”王朝阳说。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纪念此次战斗,张爱萍还特地写了一首《南乡子·解放陈家港》,诗句气势不凡,又充满爱民之心:“迷雾掩疏星,怒潮汹涌鬼神惊。滨海林立敌碉堡,阴森。渴望亲人新四军。远程疾行军,瓮中捉得鬼子兵。红旗首扬陈家港,威棱。海盐千垛分人民。”

灌东突围

时间:1944年11月19日

意义:保存了灌东抗日民主政权,为该地抗日斗争留存了资本。

“孙良浩,好一个灌东战神!”1945年3月的一天,时任中共淮海区党委书记的金明突然对一则消息忍不住赞叹道。这正是“灌东突围”三个月后,时任灌东工委书记兼办事处主任的孙良浩,重新指挥突围人员,在新四军三师的支持下,从涟东一路披荆斩棘,又重新打回灌东,仅用三天时间,就恢复了灌东的抗日民主政权。

自此,孙良浩这个名字,一直响亮地在灌东大地上传颂着。

那么,“灌东突围”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1944年11月,抗战已进入后期,日寇为了弥补沿海兵力的不足,加强对伪军的控制,以达到扫荡我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目的,特地将伪第二方面军孙良诚部的四、五两个军16000多人从开封调往苏中。伪孙良诚部先后集结于新浦、板浦、大伊山、张店一线,准备顺盐河南下。”灌云县党史专家时明安为记者介绍道。

为了配合孙良诚部南下,日军六十师团的松川大队、南渡大队、澄源之田大队及另外三个中队与伪军攀干丞、吴淑泉、徐继泰、周法乾部以及淮安、淮阴、阜宁等县保安队共计6000多人,分五路向我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扫荡。

“面对汹涌而来的敌军,我军将士临危不乱,和伪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时明安介绍道,1944年11月初,灌东警卫营邱永生连在内线王光华的配合下,攻克了位于二、三区交界处的德兴据点,全歼徐继泰盐警团一个连,俘敌副营长孟继禹以下70多人。

“德兴据点被端,卡断了敌盐河线的交通。为此,徐继泰感到了既无法向日本主子交代,又在孙良诚面前丢了脸,因而恼羞成怒———在德兴据点丢失几天后的一个拂晓,伪七十一旅倾巢出动,突然包围了灌东三区的朱庄、天适、六里3个乡,三区区队和三个乡的民兵面对强敌,顽强抵抗,与敌人展开激战。”

灌东工委领导得悉三区的敌情后,冷静地分析了形势,认为若能牵制住伪徐继泰,伪孙良诚部就不能顺利南下,徐继泰部也不能分兵他进,可为苏中抗日军民的反扫荡赢得时间,是对苏中抗日主战场的有力支援,因而灌东工委书记孙良浩亲自率领二营增援三区。战斗从晚上打到次日拂晓,又从拂晓打到黄昏;就这样,一直打了7天,盐河运输线才被卡断,使伪孙良诚部无法顺利南下,伪淮海省剿匪第四支队徐继泰部又被死死缠住。

日寇司令部见灌东一时难以攻下,即加派灌云、东海伪保安队及伪徐继泰部共8个团、3000多兵力,其中6个团在四周埋伏,两个团进行扫荡。而灌东武装只有一个营,和盐河西的联系完全被敌人切断,灌东工委向外派出的交通员也全部被敌人堵了回来。为了争取外界支援,“孙良浩委派灌东交通情报站站长何赋硕突出重围,向新四军三师师部报告敌情。在二连的火力掩护下,何赋硕终于在一个夜晚从武障河突出敌人包围,往阜宁向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参谋长洪学智报告了敌情。”时明安说。

洪学智当即决定:调一挺轻机枪、3个枪口炮、60发炮弹、200枚手榴弹给何赋硕带回灌东。师长黄克诚听了灌东的敌情报告,决定由三师十旅二十八团钟伟率领两个营,和涟东独立团一齐驰援灌东。后因灌东工委、灌东办事处及灌东抗日干群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故驰援计划停止实施。1944年11月19日下午,灌东工委在小李圩召开紧急会议,认为牵制敌人的目的已达到,敌人正在加派兵力,为了保存力量,以图发展,于是决定:迅速组织突围,暂时撤离灌东,并决定了突围人员名单、集中地点、行军路线及转移目标。

会后,立即集中二营、区乡干部、民兵、统战对象、抗日积极分子共1500多人,趁着大潮河落潮,扶老携幼,连夜从陈老庄过河,并派出一个连对陈集守敌发起佯攻,以掩护突围。第二天拂晓,他们又从大庙过河,安全撤离到涟东县百禄区,在后营、方圩(今属涟水县)一带扎下大本营,并立即和新四军三师司令部、淮海军分区取得联系。

“战争年代,不在乎失一时一地,只要留存了火种,总有再次点燃的希望!”时明安说,3个月后,希望的“火种”果然再次点燃———1945年3月7日,新四军三师参谋长洪学智率领八旅二十四团、十旅二十八团、滨海独立团,以及由孙良浩率领的灌东总队等1500多名抗日干群,一齐打回了灌东。

两淮战役

时间:1945年9月6日

意义:使苏北、苏中、淮南、淮北解放区连成一片,扩大了苏北解放区。

“两淮战役是新四军三师在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后,为肃清苏北敌伪,使华中几个解放区连成一片的重要战役。”淮安市党史工办原主任郭家宁在电话里为记者讲解道。他还特意为记者发来了几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恍如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毛泽东和延安总部发布声明和命令,号召“中国人民一切抗日力量应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要求我军各解放区向一切敌占城市和交通要道积极进攻,迫使敌伪投降。此时,蒋介石为了独吞抗战胜利果实,一方面命令我军接管敌占城市,解除敌伪武装。另一方面把大批汉奸封为国民党官吏,把大批伪军改编为国民党军队,并命令敌伪军拒绝向我投降,同时依靠美帝国主义帮助,紧急调运国民党军队,抢占重要城市,控制交通要道,准备发动大规模内战。

在此形势下,我新四军三师主力奉命集结,准备担负机动作战任务。苏北军区指挥地方武装和民兵向敌伪发起广泛进攻,先后解放沭阳、宿迁、泗阳、涟水等城镇。苏北敌伪纷纷向主要点线收缩集中。盘踞在苏北地区的伪军潘干臣、吴漱泉等部,均受国民党反动派加委,摇身一变,分别改编为国民党第六军二十八师和淮安独立旅,连同地方反动武装拒收淮阴、淮安两县城,妄图等待国民党反动派重新统治苏北。“因此,歼灭潘、吴伪军,攻取淮安县城,就成为解放全苏北为尔后自卫作战进行准备的一项重要任务。”郭家宁说。

三师在黄克诚给华中局送报告时,已开始着手准备两淮战役,7旅、8旅继续西调,10旅旅长刘震率部与师特务团、新2团从洪泽湖东侧的高良涧、蒋坝等地出发,向淮阴推进。同时安排了先扫清外围敌人,将淮阴城包围的行动,并让作战部门抓紧侦察摸清地形及城内敌人的情况,迅速制定攻城方案。淮海军分区新2团、师特务团、苏北地方武装射阳独立团和淮阴、涟水警卫团,在接到命令后也都按指令从南、东、北三面配合向淮阴逼近;淮安、涟东独立团等担负着对淮安的警戒和包围任务。

与此同时,两淮地区的人民群众听到新四军将攻打“两淮”的消息后,立即踊跃支援前线。“为了让部队便利过城壕,上万民众在3天内挖通15公里水道,放干城壕里的水。妇女们赶做军鞋,地方医院增设病床,文艺工作人员连夜赶排节目,全社会都行动了,四面八方汇聚成人民战争的海洋。”郭家宁说。而在他发给记者的几幅照片中,就有一幅“新四军来了人人哈哈笑”的宣传画,场面诙谐中,不乏深深的军民鱼水情。

9月6日,一切准备就绪,华中局同意攻打两淮的电文也传达到了3师。下午2时,原计划的攻城时间一到,城东南角下预埋的一棺材炸药引爆,城墙东北角被炸开几米宽的缺口,对我军攻城威胁最大的炮楼被炸毁,守敌一部被压在倒塌的炮楼下面,附近的敌人也被震昏。28团1营突击分队利用这个机会一拥而上,仅5分钟即登上城头,在东门城头上插上第一面红旗。尔后,我军第28团第2营势如破竹,直捣敌师指挥所,击毙伪军首领潘干成,并将敌师长活捉,迫其下令全城守敌停止抵抗;而其余各部也分别从不同方向突破、纵深穿插,切割敌人阵型———我军取得了在一个半小时内全歼淮阴守敌9000余人的重大胜利。

在这次战役中,也涌现出不少可歌可泣的英魂烈士,灌云县的徐佳标就是其中之一———徐佳标参加了淮阴保卫战,牺牲时年仅19岁。“他1943年参加新四军。1945年4月,在阜宁战斗中因作战勇敢,一人夺得两挺机枪,还因此被授予‘阜宁战斗英雄’的称号。”郭家宁对徐佳标的情况了如指掌。他说,“9月6日,徐佳标在淮阴城攻坚战中,担任尖刀班班长。战斗中,在淮阴城南门的城垛上被伪军砍掉了双手,而为给战友打开前进道路,他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的机枪口,壮烈牺牲。”郭家宁说:他比1952年朝鲜战场上的黄继光扑向敌人机枪口整整早了7年。

淮阴攻坚战的顺利进行,极大地鼓舞了新四军指战员,7旅、8旅主动要求接下攻打淮安城的任务。郭家宁说,根据淮阴之战的成功经验,9月22日,新的战斗打响,7旅19团、20团从城东南和南方突破敌城墙一线防御,并向敌纵深突击,快速歼灭了敌人。8旅24团、射阳、淮安、阜宁、盐城独立团,也从各个方向突破敌城防,并迅即向敌纵深穿插,对敌实施分割包围。“战至10时,城内守敌大部被歼,残敌被切割成相互孤立的几块。伪旅长吴漱泉、伪专员李云需带领残部200余人,依托钟鼓楼及楚王殿工事顽抗,我军集中各部队向其发起猛烈冲击。”郭家宁说得绘声绘色:经30分钟激战,将其全歼,吴漱泉被击毙,淮安城顺利解放。

至此,两淮战役全部胜利结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