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74岁蒋金明讲述金汉章与青年抗日宣传队的故事

cw01a04a

【连网】 (记 者 李国瑞 通讯员 鲍 林) 笔者与蒋金明素昧平生,上周末,通过电话联系,我们见了一面。他聊了一些关于金汉章的故事。

老人年逾古稀,最近却没闲着,收集材料、探访后人,他说自己和金汉章是“老乡”,总想写金汉章这个人物。

金汉章是何许人?在中云街道,许多老人都知道他,“他是一名地下党员,曾经发展过不少地下党员呢!”但提及金汉章在抗战时期的事情,老人们脑海里存留的只有碎片式的记忆。

抗战时期,金汉章有一段参加“青年抗日宣传队”的故事。

1938年5月,日本侵犯连云港,当时,云台山地区的地主武装活动猖獗,乡、保长欺压百姓,金汉章在伯父金建道(地下党)带领下,坚决和地方反动势力作斗争。金汉章多次被抓捕,在百姓保护下,多次脱险。

后来,金建道叫他去龙王荡参加“青年抗日宣传队”。金汉章分析形势后,毅然告别自己的家乡金苏村,来到灌云圩丰的周圩村。

成立“青年抗日宣传队”

1938年初,孙佳讯、周增厚、辛子平等革命知识分子,联名给灌云县龙王荡办事处主任董建华写了一份申请,要求办一所流动中学,使因战祸而辍学的青年受到教育。

“过了一段时间,董建华回复称:四面皆敌,环境不稳,经济紧张,办学条件不具备,为服务社会形势,成立青年抗日宣传队可以。”蒋金明说。

就这样,灌云县龙王荡办事处的“青年抗日宣传队”成立了,简称“青抗队”。“青抗队”的上课地点离周圩村有五六里远。

据蒋金明介绍,那时候灌云县的圩丰、同兴、四队、东辛一带被人们称为“龙王荡”。所谓“龙王荡”,最早是大海东退后的沼泽地,沼泽地里小河沟、水地、杂草芦苇多,是比较荒凉的地段。

龙王荡成抗日根据地

龙王荡土质黏重,道路狭窄,交通十分不便。雨后易成一片汪洋,由于大沟河少,水不易排出,大水横流,旱路上没有桥,原本狭窄的道路,被大水冲垮,道路中断,人行走其中会陷很深。

“如果日本人在这里发动战争,机械化车辆进来后将寸步难行,即使用推拉办法,也是收效甚微。”蒋金明说。

由于这个原因,1938年前后,日本人无法侵犯这里,国民党部队也不敢在此驻扎,于是,龙王荡这片荒凉之地便成了共产党活动地点。

与此同时,共产党人还在龙王荡为各地来的求进步、求知识的青年创办了学校。“来的青年一边学文化知识,一边学革命理论,此外,经常到群众中去宣传抗日。”蒋金明说。

共产党人的后备军

“青抗队”初办时,只有三十多人,后来加入的人就多了。来的都是想上学而又无法读书的青年学生,每天的任务是上课。教语文的是孙佳讯,周增厚专门讲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抗日新阶段》、《游击战术》,辛子平天天教唱抗日救亡歌曲。

在浓厚的抗日氛围下,金汉章慢慢地成长起来。

“上课的老师是共产党人,或是一些爱国者,整个青抗队实际是共产党人的一支后备军。”蒋金明说,“金汉章常和同伴一块,在课外到村庄张贴标语口号,散发传单,进行各式各样的抗日宣传活动。”

“从青抗队员早期学习内容看,他们较早地学习了共产党的理论知识,较早地接受了毛泽东思想。因此金汉章等青抗队的成员,后来成为思想进步的革命者。”

编快板声讨汪精卫

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组建伪国民政府。孙佳讯针对这一亊件,编印好传单交给青抗队,到处去张贴和散发。

有一天,他们准备到云台山散发。这一次宣传内容更是多种多样,有的揭露日寇滔天罪行,有的戳穿汪精卫投靠日本人的鬼把戏,有的宣传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教育大家团结起来,积极抵抗日本侵略者,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必定胜利,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必胜信心。

“传单内容搞得比较活跃,有小短文、快板、诗歌、莲花闹鼓词,还有民间小调、淮海戏词等,很适合群众口味。”蒋金明说。

金汉章等人针对汪精卫编写了一段快板,放在传单中一起散发,其内容是:“汪精卫是大败类,提到抗战他反对,由重庆到河内,跑到东京就下跪,回到南京当傀儡,全国开他申讨会”。

回家乡散发抗日传单

这次传单印好后,金汉章和同伴做好长途散发的准备,“第一站到圩丰的周圩,第二站到金苏村。”

“金汉章对家乡极为熟悉,在金苏村和前后巷散岀部分传单后,他带领大家向西岀发,经中云地区的魏庵、焦庄、俞庄、牛王庙(今胜利村),走一路散一路,接着散到新县伪区公所门前时,金汉章等人被两个站岗的哨兵抓住并盘问,幸亏遇到原来同学,证明他不是坏人才得以放行。放行后,金汉章不怕再遇风险,走出新县街,接着向西经刘巷、西山,又走猴嘴,过小村大村,一直散到新浦(现海州)。第二天,才回到龙王荡驻地。”蒋金明说。

“此次传单轰动一时。宣传队是朝气蓬勃的队伍,迎着抗日大潮乘风破浪,所向披靡。从宣传汪精卫不抗日当傀儡的传单中,我们得知,那时全国人民都在声讨批判汪精卫卖国,这样的传单很有影响力。”

青抗队遭到当局反对

1940年4月,由于情况变化,青抗队南迁六塘南河(今天的灌南县境内)。青抗队到达这里后,仍然经常到兴庄、白皂、李集、小垛等地张贴标语,进行抗日宣传。

“但是,当时国民党灌云县长董子福对青抗队很不欢迎,说青抗队宣传内容有刺,即刺向国民党的倾向。后来他一提青抗队宣传的标语传单之事,就大为恼火。”蒋金明说。

1940年6月,孙佳讯把青抗队队员们带到灌南左庄开会,他告诉大家:“县长下令禁止青抗队宣传抗日。”青抗队的队员们听了极为气愤,一时骂声不绝,表示坚决反对。大家哭着唱起了打杀汉奸的抗日歌曲,歌词是:

打杀汉奸,打杀汉奸;

灭东洋,灭东洋;

全国百姓起来,全国百姓起来;

救中国,救中国!

踏上寻找部队的道路

得知此事后,国民党县政府恼羞成怒,怀恨在心,要下毒手,拟定了要抓捕的青抗队队员的黑名单。

“县政府里内部有人向青抗队通了气,说拟定的青抗队8人黑名单,其中就有金汉章。”蒋金明说,“县政府认定这些人是共产党嫌疑分子,这些情况孙佳讯知道后,他考虑再三,决定让金汉章几人到东海、沭阳去参加八路军或新四军。”

经过一番准备,青抗队队员分批次走,金汉章等人安排在第一批,于1940年7月的一天,离开了青抗队。

他们各自回到家中,数日后,金汉章、刘友法、王文相、金杏培以及朝阳的张义康等人去东海、沭阳,踏上了寻找八路军与新四军的道路。

采访手记

金汉章有一个女儿,目前住在中云街道范庄村,老人75岁了,身体不好,耳朵又背,家里与外界的通讯也不畅通。即便如此,蒋金明仍然前去进行走访,获取了关于金汉章的许多信息。

蒋金明觉得,写好一个人物,首先要全面掌握这个人的信息。于是,他又多次走访当地老人,“将老人们碎片式的记忆进行整合。”

“您为何对金汉章如此感兴趣?”临走时,笔者道出了心中的不解。

“我喜欢研究地方历史文化,退休在家,常会写点文字。”蒋金明微笑地说。

虽然早已离开了中云,但蒋金明坦言,“自己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乡土情结。”

“金汉章是我老乡,恰逢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写出他与‘青抗队’的这段故事,也算是给家乡做点事,心里舒坦着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