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助学公益行 | 高考前父亲去世!612分,港城小伙“逆风而上”!

高考前两个月,父亲因病去世。弥留之际,父亲在病床上告诫他:“一寸光阴一寸金,不要因为我而分心,好好备考!”

强忍着悲痛,周万鹏被父亲“赶”回灌南高级中学,继续奋考。

今年高考,他以612分的优异成绩,被重庆大学工科试验班(工程能源类)录取。

“大学期间,我定谨记父亲的教诲,不负青春,拼出一个精彩未来!”

父亲透析11年今年去世

母亲做清洁工维持一家生活

顶着烈日,第十季“微爱筑梦”助学公益行走进灌南县堆沟港镇四圩村。

这里是周万鹏的家。

这是一处掩映在玉米地和南瓜秧之间的农村自建楼房。

被白漆粉刷过的内外墙面,透出干净整洁的氛围,屋内家具、物品很少。

一进门,我们便看到地上一张卡通地垫和一张方形小书桌。三个小朋友,或趴或卧,看着书、写着作业。“那是我大姐的三个孩子,我在辅导他们的暑假作业。”周万鹏腼腆地说。

高高瘦瘦,淡蓝T恤和灰色长裤似乎并不合身。周万鹏的眼神中流露出些许的忧愁。

这两层小楼,是父亲留给他唯一的念想。

2009年,年富力强的父亲周玉军,在一家化工厂打工。凭借他的勤快,很快为家人盖起了这栋房子。

当家人都在憧憬着生活越来越好时,2011年,周玉军得了尿毒症。病痛的折磨和不间断的透析费用,把这个家庭的生活节奏改变了。

“我儿子确诊时,孙子孙女都还小,我跟老太婆都有病,搭不上手,他就只能自己去做透析……”爷爷周文华说。

因为炎热,周文华黝黑的面颊上,沁满了汗珠,需要不停擦拭。他一边擦拭,一边哽咽地回忆,使人分不清那眼窝深处,究竟是汗水还是眼泪。

奶奶潘兴红,陪坐一旁,默不作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她,心脏做过支架手术,还患有乳腺癌。

爷爷患有脑梗、高血压,十几年来天天吃药。

周万鹏说:“堆沟港镇离县城距离50公里,爸爸每周一、三、五早上5点就出发赶往县医院做透析。来回两个多小时路程,4个小时透析,风雨无阻,这样的日子持续了11年。有一次去医院路上还摔伤了肩胛骨。”

养家的重任,落在了母亲王秀芳身上。在钢铁厂做清洁工的她,并没有太多营生技能。每月两三千的收入,成为全家的生活来源。

“要不是国家有大病医保政策,根本支付不起透析费用……”爷爷的眼眶一直发红,“就算没钱也要给儿子治疗,决不能放弃!”

然而,尿毒症导致心脏衰竭。春节前,父亲因为导管出血止不住,经历了三次紧急抢救。

知道儿子快撑不住了,爷爷奶奶将周万鹏带到病床前。“考个好大学,爸爸等着你来报喜……”今年4月15日,年仅54岁的周玉军永远离开了这个家。

“父亲教会了我沉稳。”周万鹏说,父亲一生要强,水电、养鸡样样在行。

没生病时,家里家外都靠父亲。父亲患病后,母亲一个人撑起整个家。她还经常捡些纸盒、塑料瓶放在家中攒着,卖钱补贴家用。

如今,母亲已经53岁了。二姐就读宿迁学院大三,周万鹏也即将步入大学。

我们走访的当天,母亲在厂里工作,没能回来。

612分助他考上“双一流”

未来他想做一名工程师

“别看他们家这么困难,却培养出了三个大学生呢!”四圩村党支部书记李英亮赞叹道,“大女儿周丹丹上的是大专,现在已经毕业成家;二女儿周瑞婷考上了宿迁学院,即将读大三;周万鹏最厉害,考上了985重点大学。”

如他所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父母亲的务实诚恳,教会了三姐弟朴素的做人道理;无数的人间挫折,让三姐弟在潜移默化间,学会了韧性向前,活出精彩。

在三姐弟中,周万鹏可谓实打实的“学霸”——初中就读于灌南县树人实验学校,中考以692分考入灌南高级中学;3年苦读间,成绩始终排在年级前40名,最好时,还考过全校第三。今年高考,他强忍丧父的悲痛,一鼓作气,以612分的优异成绩,被自己心仪的重庆大学所录取。

谈及学习心得,周万鹏不假思索:多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再付诸百分百的实践。

暑假在家,除了给大姐照看孩子、辅导功课外,周万鹏也会帮着爷爷奶奶和母亲干家务——仓房里堆满了妈妈打工时捡来的废纸箱子,他便精心整理,赚取微薄的生活费。

“是妈妈一个人扛起了这个家,在即将外出上大学之际,我想尽可能多地帮妈妈干些活,减轻她的负担。”周万鹏懂事地说。

梦想做一名工程师的他,也早已规划好未来。“我打算在校期间,勤工俭学,进一步考研深造,回报爷爷奶奶、妈妈和我的姐姐们。当然,我更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回报社会对我的关心与爱护!”

现在,学费成为他们家的难题。根据新生报到须知显示,周万鹏的学费(包含住宿费、军训费等)共计约8000元。

对这个捉襟见肘的贫困家庭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如果你想帮助这个坚强懂事的少年,请和苍梧晚报助学热线13851291243联系。

朱少伟获捐1.1074万元

新高老师写来“感谢信”

昨日,第十季“微爱筑梦”助学公益行发布了东海学子朱少伟的励志故事,受到了全网关注——父亲瘫痪,母亲打零工拉扯兄弟二人,朱少伟不负众望,以565分的高考成绩,考取了扬大医学院。他独立自强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网友和读者。

爱心人士端午为他捐出1.0074万元,刘保祥为他捐出1000元。朱少伟共获得1.1074万元爱心助学款。

“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叔叔阿姨,我会努力学习,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待!”收到助学款后,朱少伟感激地说。

8月2日,本报征集以信为媒诉说真情,收到了来自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潘诒红的信。“小善多为,终成大善。”潘诒红4年前开始参与本报助学活动,她在信中说,“从第一季到第十季,助学公益行活动,从中受益的不仅仅有学子,更有我们每个人……爱心是无价的,因为它可以不断传承。”

  随着录取通知书陆续送达,近期我们走访的力度也会不断加大。接下来,还会陆续发布更多励志学子的故事,请广大爱心人士关注。助学热线:13851291243(同微信,工作时间加好友邀请进助学公益微信群)。助学QQ群:157817222。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