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杨金友: 按量做饭养成节约粮食好习惯

【连网】“该节约的时候一定要节约,做人不能忘本……”近日,家住连云街道庙岭社区的杨金友一边回忆过去的艰苦生活,一边对笔者说。今年63岁的杨金友从小生活在农村,他经历过物资匮乏的年代,切身感受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因此,即便如今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他依旧是一个勤俭节约的人,一直坚持“光盘”以及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也经常教育孩子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在全家营造勤俭节约的好风尚。

杨金友居住在连云街道庙岭社区的一栋老式居民楼内,屋内虽不算很宽敞,却被收拾得整齐有序。厨房内很多食品都被分装在一个个盒子里,看起来一目了然。“这样好拿取,也容易控制好量。”杨金友说,他和爱人喜欢收纳,用起来方便又不浪费。

临近中午,到了做午饭的时候,杨金友熟练地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有些陈旧的小罐子,从米袋里舀出一小罐米,淘好后倒进了高压锅里。淘米剩下的水,他装进了一个桶里,用来洗菜。这是多年来他一直坚持的好习惯。

“家里一般就是我和老伴两个人吃饭,以前做饭的时候总是控制不好量,做多了吃不完就很容易浪费,后来我们摸索出每顿饭大概需要四两米,我就做了一个这样的罐子。”杨金友说,这个小罐子原本是装罐头的,因为看着大小合适,于是罐头吃完后,他将其清洗干净后又进行了简单的“整形”,如今用来舀米做饭刚刚好,这一用就用了很久。

对于杨金友来说,节约粮食贵在坚持,最重要的是要按量做饭,不要盲目多做,买菜也最好每天一买,根据吃饭的人数以及饭量来准备菜,尽量不留剩菜,这样不仅不会浪费,而且避免了吃剩菜,对身体也好。

此外,杨金友每次外出吃饭时,也会坚持“光盘”,吃不完的菜会打包回家。“外出吃饭,主要是亲朋好友之间聚一聚,联络一下感情,不要讲究排场,吃多少点多少最好。”杨金友说,外出吃饭时,无论是朋友请客,还是他请客,他都会提醒大家“按需点菜”,时间久了,大家都有了一种默契,也都有节约的意识,每次聚餐都不会造成浪费。

因为出生在农村,以前家庭生活条件并不好,可如今,在杨金友的努力下,他的生活条件还不错,每个月退休金有6000多元,但是他依旧没有忘记过去的艰苦生活。

“很多年轻人可能想象不到以前的日子过得多么艰苦,我觉得有必要让他们知道,这样他们才能有节约的意识。”杨金友说,至今他都无法忘记,在大约1975年的时候,有一次,他和一个同学走在路上,他的同学发现地上有一根油条后,虽然明知道油条已经脏了,但因为太饿了,还是忍不住把油条捡起来吃了。这件事虽然过去了40多年,但是在他心里依旧挥之不去,每每想到这个场景,他都会提醒自己,做人不能忘本,不能因为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就随意浪费粮食。

在生活中,杨金友也会经常教育自己的女儿,有时候,他看见女儿买一包零食而吃不完的时候,他就会责备孩子。他不是不舍得让孩子买,他希望孩子能够按需购买,没必要浪费的时候尽量不要去浪费。同样,有时候走在路上,杨金友看见有些年轻人,东西吃不完就扔掉,他也会上前劝阻,哪怕被别人说成“爱管闲事”,他也会坚持。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杨金友说,中国人很多,如果每个人浪费一点,那总量真是太大了。相反,如果每个人节约一点,那总量也是相当可观。勤俭节约应该从每个人做起,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好习惯。今后,他会继续坚持这一好习惯,并带动更多的身边人。(□ 徐誉宁 王宽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