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修复湿地 共享绿色生态 清洁海岸义工团走进临洪河口湿地

【连网】(记者 黄威 李江 通讯员 刘景荣 张婷婷 摄影 林成 刘欢)2023年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修复”。当天早晨,清洁海岸义工团50多名志愿者来到临洪河口湿地,捡拾垃圾、调研生态、宣传环保,亲身感受湿地之美,接受自然教育。

冬日的红马甲 携手护湿地

临洪河口湿地属河流湿地,总面积约4000公顷,面积占全市河口湿地的近三分之一。早在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发布世界遗产地预备清单,临洪河口湿地就名列其中。临洪河口湿地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海州湾最重要的鸟类栖息地之一,也是东亚—澳大利亚迁飞路线上的多种水鸟迁徙中停地和越冬地。据了解,临洪河口湿地与鸟类相关的栖息地就达到近270公顷。这里不仅有半蹼鹬、黑腹滨鹬、翘鼻麻鸭、斑嘴鸭等常规物种,也记录到黑嘴鸥、东方白鹳、白腰杓鹬、震旦鸦雀等保护物种。

冬日的临洪河口湿地,水波荡漾、飞鸟略过,芦苇荡间,白鹳优雅漫步,野鸭贴水浅游,颇有云淡风轻的野趣。50多名志愿者在身穿红马甲,不时弯腰捡取地上的塑料瓶、塑料袋、烟头……很快就捡了8大袋子的垃圾。

当天最小的志愿者是4岁的小朋友陈若汐,一只手还拿不住一个矿泉水塑料瓶,需要弯腰两只手捧着送进垃圾袋。“去年夏天我们就全家出动参与清洁海岸义工团的活动了,不仅能够让孩子亲近大自然,还能培养她热爱生活的乐观情绪。”妈妈吴丹是一个非常热心的市民,在抗疫期间也参与到志愿活动当中,帮助登录信息、维持秩序等事宜。

得知有湿地保护的志愿活动,已搬家至上海的六年级小朋友吕欣阳,特地和妈妈赶回家乡,为连云港的生态环境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平时的时间主要用在学习上,今天参加这个活动,看到家乡的湿地原来这么漂亮,还有这么多美丽的鸟儿,很开心。”吕欣阳兴奋地说,“今天我们是携手保护野生鸟类,共守一片蓝天。”

湿地修复保护 港城在行动

今年湿地日的节日主题是湿地修复,旨在提高公众对湿地为人类和地球所做贡献的认识,促进采取行动来修复湿地。湿地修复是指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或重建,再现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连云港市湿地资源丰富,总面积23.3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面积11.9万公顷,人工湿地面积11.4万公顷。目前,连云港市已建成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湿地自然保护地,包括1个国家级海洋公园、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3个省级湿地公园,2个市级湿地公园和55个湿地保护小区,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62.5%,建成省级重要湿地4处。

“为了深入开展湿地保护工作,我市进一步完善了湿地保护体系,加大保护空缺区域湿地保护力度,加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各类湿地保护形式建设。”连云港市自然资源局林业站副站长丛日杰告诉记者,2022年我市重点建设了徐圩云湖滨海市级湿地公园,灌南县小沂河、老六塘河、赣榆区沙汪河等1个市级湿地公园和15个自然湿地保护小区,并持续推进东海西双湖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建设。

为了加强滨海湿地保护,我市利用遥感手段对滨海湿地生态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全面掌握滨海湿地动态变化。将滨海湿地保护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统一安排,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同时,我还还积极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全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海系统治理,2022年通过开展河道整治、海岸带整治、退养还滩、退渔还湿等措施共完成湿地修复面积3153亩。通过对临洪河口、东海西双湖、鲁兰河、灌云团港北侧生态岸线、灌南潮河、海州农村生态河道等一系列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开展,打造了我市临洪河口鸟类栖息地修复区、赣榆白鹭湿地公园、赣榆港区围填海项目生态修复等一批湿地修复亮点工程,逐步恢复和提升了全市退化湿地的质量和生态系统功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