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拒绝高利诱惑 远离非法集资

【连网】一、非法集资的九种主要形式

1.以扩大生产经营,投资高科技开发、生态环保及能源项目等名义非法集资。

2.套用互联网金融创新概念,设立所谓的P2P等网络借贷平台,采取虚构借款人及资金用途等手段非法集资。

3.非融资性担保企业以开展担保业务或投资为名进行非法集资。

4.以投资养老公寓、异地联合安养为名,以高额回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年群众“加盟投资”进行非法集资。

5.以境外投资、高新科技开发旗号,假冒或者虚构国际知名公司设立网站,虚构股权上市增值前景或者许诺高额预期回报进行非法集资。

6.通过在各地物色代理人、较广的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形成多层级、广范围的非法集资犯罪网路来进行非法集资活动。

7.以发行或变相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等权利凭证或者以期货交易、典当为名进行非法集资。

8.利用网络技术构造“虚拟”产品,投资委托经营、到期回购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9.以商品销售与返租、回购与转让、发展会员、商家联盟与“快速积分法”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二、认清非法集资的六大障眼法

1.合法外衣:多数从事非法集资犯罪的企业工商执照、税务登记、司法公证样样俱全,经济犯罪活动披上了“合法外衣”,具有一定的蒙蔽性。在群众交纳集资款时,出具借条、收据、收款证明等不同名目的集资凭证,有的还辅之协议,合同等,骗取群众信任。

2.能人引领:一些非法集资组织者本身是当地的能人,有的甚至是当地知名企业家。一些非法集资利用名人做代言人,或者打着领导关心支持的幌子,做虚假广告、误导舆论、欺骗群众。

3.暴力引诱:无论是采取什么形式,犯罪嫌疑人都会把回报率定得很高,以支付高息红利为诱饵,使部分群众获得暂时实惠,进而利用其进行宣传,扩大非法集资活动规模。

4.短期兑换: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者开始是按时足额兑现先期投入者的本息,然后是拆东墙补西墙,用后集资人的钱兑付先前的本息,等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携款潜逃。

5.亲朋好友介绍:许多非法集资参与者都是在亲戚、朋友的低风险、高回报劝说下参与的。犯罪分子往往利用亲戚、朋友、同乡等关系,以高利息诱惑,非法获取资金。

6.感情投资:特别是抓住一些老年朋友手头有闲钱又没有投资渠道的心理,用赠送礼品、聚餐活动等方式,以小恩小惠笼络人心,为进一步诈骗打牢基础。

三、案件警示

每个非法集资案件就像个资金亏空的大“坑”,参加人数或次数较多,“坑”就会被挖得越大、越深。一旦发现涉案嫌疑,一定要及时报警,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导致损失扩大。

非法集资参与人数多,涉案金额大,案件亏空严重,资金清偿率普遍极低同时处置难度大,许多集资参与者血本无归,其中不少人被卷走的是血汗钱、养老钱,不仅严重影响当前生活,也为未来留下了无穷隐患。

非法集资参与者的利益不受法律保护,参与非法集资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在处理非法集资的债权债务时,人民法院执行集资者财产后仍不能清退集资款的,由参与者自行承担损失。

四、非法集资四大特征

非法集资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2.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3.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4.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刑法上所涉及的非法集资犯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是公众熟悉的两个罪名,欺诈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未经批准擅自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非法经营罪所涉及的一些行为等,其实也是非法集资。

五、防范非法集资小贴士

珍惜自己的血汗钱,保卫父母的养老钱,守住子女的读书钱;非法集资风险大,参与后果很严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