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以民为本谋福祉 提升群众获得感——连云港决战决胜“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综述之二

总有一种追求,让我们矢志不渝。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一往无前。

在“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的征程中,连云港人始终充满情怀。

“我们的发展最终要落实到持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来!”三年前,市委书记项雪龙这种为民之情,掷地有声、犹言在耳。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三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过去一年,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指导下,产业兴旺,经济繁荣,民生改善,福祉增进,一幅幅“民”字画卷在港城大地上绘就——

民生承诺一件件兑现。2020年,我市以政府的紧日子换百姓的好日子,民生支出增加10.5%。百姓收入不断增长,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感受更好!

保障举措一项项夯实。从家门口的优质学校,到方便的互联网医院,再到社区功能齐全的居家养老中心,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一座“生态、智慧、健康、文明”的城市展现在人们面前。

城市温度一点点提升。全国文明城市首创首成,“一群好人,满城春风”成为港城最靓丽的风景,“崇德向善、坚韧奋斗、务实创新、勇立潮头”的新时代“连云港精神”激励着全体港城人一往无前、不懈奋进!

■ 富民——

鼓起百姓钱袋子

走进赣榆区西棘荡村,道路整洁,绿树环抱,一排排小楼整齐成行。很难想象,20年前,这里荆棘丛生,是当地出了名的穷村。在党委书记钟佰均的带领下,西棘荡村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如今村集体收入过1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5万元。 

像西棘荡村一样走上小康路的村子还有很多。从贫困村到先进村,这一切都离不开党建引领。选树十大红旗村社,出台《富民兴村九条》,深化“百企联百村”项目结对发展,拓展“四清”专项行动成果……我市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富民兴村的新路子。

党建成为富民兴村的红色引擎,而就业创业则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既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又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今年以来,我市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任务,把稳就业、促创业放在工作首位,从政策扶持到资金补贴,从平台搭建到技能培训,打出了系列“组合拳”,不仅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也让更多人拥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今年38岁的东海人傅长征是受益者之一。本是一名泥瓦工的他通过人社部门的汽修订单式培训,成长为舞扳弄钳的高级工,又从打工仔变身为拥有面积200平米、10多名员工的汽修店老板。“感谢农民工技能培训政策,让我学到一技之长,从农村的黑土地走出来,成为一名小老板。”正在进行汽车电路检测的傅长征感慨道。

2020年,尽管受疫情影响,但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增长8.7%。百姓的钱袋子切切实实地鼓了起来,购买能力不断提升。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市区苏宁广场客流同比上升38%,销售同比提升了44%。

■ 惠民——

增强群众获得感

发展带来的巨变,折射出百姓的期盼。而与群众期待“同频共振”,才能焕发最强生命力。

“家庭医生真是好啊,我们有什么不舒服都会第一时间咨询他们,还上门送药、电话随访,真是太贴心了!”家住茗馨花园小区的傅阿姨刚刚送走上门为她测量血压的家庭医生,对这样的服务赞不绝口。近年来,我市通过一系列的顶层设计,让百姓身边“小事”成为城市发展的关注点,处处诠释出人民至上的执政情怀,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

让孩子上个好学校,是每个家长的心头大事。我市致力于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采取集团办学、结对共建等方式,实现教师培训培养一体化、课程管理实施一体化、教学科研管理一体化、教育教学评估一体化。“家门口有了小学,又是优质学校,孩子方便,我们家长也省心。”家住半山雅苑的孙女士说。

发展好不好,百姓说了算。在海州区板浦镇东北村,84岁的顾兰香受益于农房改善项目,告别住了53年的土坯房,住进政府免费盖的宽敞明亮砖瓦房。“到了这个岁数,没想到还能住上新房子!”顾兰香高兴地说。

发展的目标就是惠及百姓。享有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这是民心所盼。而如今,这些具体而细致的生活畅想正一点点变成现实。

■ 为民——

提升城市美誉度

对港城来说,2020年最振奋人心的事,当属获评“全国文明城市”!不仅仅因为这是国字号“大奖”,更重要的是每个置身其中的港城人都感同身受。“以前这里是一处杂草地,难看得很,现在修成小游园,不仅漂亮了,还成了休闲娱乐场所!”家住新海街道南苑新村的万大爷说。在我市,不少老旧小区内都有尚未纳入统一规划的空地,大多沦为垃圾堆积处。为提升群众的居住品质,我市新建多个游园,让绿意盎然的美景取代杂乱的废弃空地。

与此同时,触摸式红绿灯、城市书房、垃圾分类站、文明公厕……这些“硬件”让城市功能更完善,市民生活更便利。而宽敞清洁的道路、整齐规范的沿街门店、随处可见的绿意……这些“软件”让“城市颜值”更高,美誉度更响。

作为一座“美德之城”,港城涌现出王继才、方敬、钟佰均等一批好人,这些好人故事涵养了一方风尚,引导市民形成文明自觉———他们或是随手捡拾垃圾的学生,或是搀扶老人过马路的青年,或是怀抱捐款箱为贫困学子募集学费的志愿者……“好人效应”的持续放大,让港城形成“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生动局面。

如此,我市才能首创即成,让“全国文明城市”名副其实,这也正应了那句鼓舞人心的口号:“为高质发展而创、为城市进步而创、为人民幸福而创!”

■ 利民——

造就品质新生活

清澈见底的湖水像一面镜子,不时有白鹭掠过水面,这是东海县石梁河水库的美景。但一年前,这里还是无序采砂的污染重灾区。

多年来,无序采砂、河库“两违”等严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也成为我市打好河湖保护战的“拦路虎”。我市推行河长制,重拳出击,开展采砂整治专项行动,守好河湖环境生命线。去年以来,我市坚持把绿色生态作为高质发展的底色,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我们在,平安在!请放心!”这不是一句简单口号,而是对百姓的庄严承诺。最近,灌云实验小学某班的毕业照在网上刷屏,因为身穿警服的“奔跑哥”侍东亮坐在C位。作为一名辅警,六年间他护送孩子们上下学,尽心尽力。

与“侍东亮们”的日常守护不同,大部分公安干警则默默地筑牢防线,保一方平安。去年以来,我市公安系统开展“蓝剑”行动,为“平安连云港”建设立下汗马功劳。

对于一座城市来讲,经济决定地位,文化决定品位。一座城市的魅力在于这座城市的精神品格。经过多年努力,特别是近三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东方大港”全面建成,“中华药港”快速崛起,自由贸易试验区顺利获批……这些喜人成就,是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锚定目标、攻坚克难的结果,是全体港城人奋勇争先“精气神”的生动展现!

同心同德,才能同声同气。2020年底,在我市改革发展实践中提炼形成的新时代“连云港精神”出炉——“崇德向善、坚韧奋斗、务实创新、勇立潮头”。这样的连云港精神既有现实基础,又得到广泛认同,成为港城发展的灵魂和价值追求。

民生期许殷殷,奋斗未有穷期。连云港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强烈的机遇意识,登高望远,趁势而上,在高质发展的征程上阔步前行。

 

短 评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决战决胜“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和最好标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民、发展惠民,持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有所需、我有所为。为了不断推动人民生活转向高质量,我市坚持以民生实事为抓手,深入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全面推进十大领域专项行动,加快建设“幸福港城”,使得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更优更美。人民群众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前所未有地增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市推动“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的根本目的。事实证明,我市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人民,走出了一条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治理有序、人民幸福的为民富民之路,得到全市干群的高度拥护、积极响应。

为民谋福初心不变,改善民生永无穷期。展望未来,只要我们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就一定会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

 

总值班: 陈刚 曹银生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