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生态优先 向海图强——港城海洋经济发展透视(下)

初冬的临洪河口湿地,茂密的芦苇荡绽放着似雪的芦花,大批迁徙候鸟在此觅食。

阔别港城多日的超10万只候鸟再次归来,感受着连云港近海海域的生态之变。

这样的盛景是大海给予连云港的厚爱,也是需要世代珍惜的自然禀赋和永续保护的城市之美。

珍惜自然馈赠

向海图强背后的生态答卷

冬日的灌河口,勤劳的渔家人忙碌依旧。50多岁的汪守兵一边收着渔网,一边指着满仓的鱼虾兴奋地说:“今天收获不小,可以卖个好价钱。”

灌河是经连云港入海的主要河流之一,夹带着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浮游生物入海,给附近海域的生物带来了大量的营养物质,海洋生物群落较为丰富,是海州湾渔场重要的渔业资源集聚地之一。

曾经,因为重总量、轻质量的发展思维,灌河口一度出现了大面积的近海污染。近年来,我市汲取临港产业发展经验教训,将“绿色GDP”根植于地方政策思路和规划中,让海洋经济发展服务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利益需求。

连云港拥有江苏最多的海岛,海洋资源丰富。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主任卢山表示:“今天,我市发展海洋经济,必须要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走技术进步之路,走生态环境之路。特别是在当下,海洋经济不应该是生产资料工业的同义词,而应该向耐用消费品、新材料、装备制造等行业延伸。我市必须在发展海洋经济的过程中把全面的环境保护、最佳的安全条件、良好的产品质量和最优的商业效益作为评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市下了一盘海洋生态保护的大棋,从工业污染治理、畜禽养殖治理、城市生活污水治理等多方面摁住海洋污染的来源,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市生态环境局海洋环境相关负责人张晴介绍,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通过构建完善的海洋保护法治体系,提高违法成本,加重处罚,积极推进以保护、合理利用有限海洋生态资源为特色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

在徐圩新区,一张张保护网正在织就。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徐圩新区对辖区内的鸟类、植物的生态系统进行排查,希望通过这样的生物多样性调查,能够清晰地了解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内的生物多样性情况,并建立相关的数字动态模型,确保园区的发展不影响辖区生物多样性,让这里成为实打实的绿色园区。

毋庸置疑,这样的价值取向已成为连云港着力建设的万亿级石化产业园区各大片区的共同选择,为万亿级石化产业园区镶上了金边。

开发和保护并重

海洋保护需要设立“护栏”

连云港是传统的紫菜养殖基地之一,紫菜养殖关系着沿海渔民众多的生计。

2020年,赣榆区紫菜产业链吸纳就业人数4.5万人左右,其中海上栽培人员月薪9000元左右,陆地加工人员月薪5000元左右。陆地加工还吸纳了大量农村妇女就近就业。

在连云区羊山岛,一些过去养殖紫菜的人介绍,随着海水升温,这样的富民养殖业正在向山东北转移,连云港近海养殖的面积在缩小。

海水升温看似是全球性的海洋生态难题,但对我们的影响却近在咫尺。事实告诉我们,保护海洋环境并不仅仅是国家需要关注的大事,也是关系我们普通民众生计的切身事。

2017年至2019年,生态环境部陆续在浙江省、海口、青岛、秦皇岛、连云港“一省四市”开展了湾长制试点工作。我市成立“民间湾长”志愿者队伍,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的经验得到了生态环境部点赞,并为后期国家湾长制机制施行提供了港城经验。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我市已经建立市、县(区、板块)、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湾长制管理体系,创新“以海定陆,以陆护海,网格协同,信息保障”湾长制工作“连云港模式”。

成绩摆在面前,但我市围绕海洋保护的抓手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在赣榆秦山岛,一些养殖垃圾被海浪吹到“神路”周边,让人略感不适。当地人介绍,这些养殖垃圾是因为海风将原有的固定物吹散,时间一长就漂到岸边来了。当地定期进行清理,努力解决这样的问题。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海洋旅游的垃圾问题。在连岛、秦山岛、羊山岛的海滩旁,都能看到五花八门的垃圾、废弃物。在一些设有垃圾桶的旅游区海滩,随意丢弃垃圾的行为依旧存在。此外,随着露营热潮的兴起,海滩生活污水的排放也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警惕。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管理,才能让滨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我市经济专家认为,我市需要通过设立生态护栏的方式,保持滨海旅游永续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滨海社区居民生计的转型,有利于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而优美的景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又可以提升旅游吸引力,实现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的共同收获。

推进海陆协同治理

加强海洋生态知识宣教

海洋的污染并不是自身产生的,大多数源自陆域污染。为了保护海洋生态,必须高度关注海陆协同治理。

很多人并不知道,农业面源污染很可能影响海洋环境。近些年的一些调查显示,养猪、养牛产生的养殖废水以及农业生产中随意抛弃的秸秆很可能随着河流入海,影响海洋环境。

其实,陆海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市政协社法民宗委调研组认为,我市海洋生态保护必须要提升海洋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推动近岸海域陆海协同治理,控制入海污染物,改善海水水质,建设“美丽海湾”。

这种海陆协同治理,不仅仅需要政府发力,还需要培养公民的海洋生态意识。

日前,在秦山岛一群游客中,有一对母女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妈妈带着孩子在“神路”区域的“红色沙滩”上漫步时,手里拎着垃圾袋。在妈妈的指导下,孩子将沙滩上出现的塑料瓶、小玻璃片都捡拾到袋子里。这一幕,或者说这样的家庭教育,值得我们思考——保护海洋不仅仅是政府、各级机构的事,更需要增强公民保护海洋的意识。接下来,我市如何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让人们认识保护海洋的意义并参与其中,任重道远。

目前,我市已经建立了影响面较大的清洁海岸义工团。下一步,我市需要让这样的义工队伍进入学校,通过影响青少年,从而影响到家庭乃至社会。与此同时,要在亲海空间中要求游客在游玩时必须尊重和爱护环境,尽量吃当地、当季的海鲜,避免食用处于不可持续状态的鱼鲜,不要食用保护类的野生动物和非法捕捞的海鲜。此外,学校、志愿者团队可以组织保护区参观和净摊活动,让更多青少年参与海洋保护中。(□周莹王从帅夏兴俭)


总值班: 吴弋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