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精心打造平台 集聚更多力量

牛年春节临近,因疫情防控形势复杂,多地提出了“就地过年”的倡议。此心安处即吾家,为了情暖异乡人,港城的一些景区纷纷响应号召,推出免费、优惠等活动。提出除了免费游,更多的人建议,我市的景区街区应当推出一些地域特色文化活动来丰富节假日生活。这些好的建议也从侧面发出提醒,亟须为文旅融合搭建平台,打造出叫好又叫座的旅游产品,实现“1+1>2”的效果,推动港城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让旅游在文化的支撑下提档升级。

“网红”打卡点折射文旅融合不足

“这是什么‘网红’打卡地啊?拍个照片发发朋友圈就没了,一点意思都没有。”和很多旅游城市一样,我市在发展新产品的过程中都面临过这样的尴尬指责———这样的网红打卡地,也和过去旅游产业“到此一游”的浅层体验相似,或是简单模仿,就如前些年在各地开花的网红玻璃桥,或是景观上的呈现,雕塑、花海等等,游客来了一拍了之。

业内人士指出,这种看似讨巧的产品,已经无法迎合当下游客的需求,注定是昙花一现。避免这种现象再次发生既需要我市正视游客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也要充分利用好当下文化、旅游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通过创新产生新的化学反应,而不是将两者简单捆绑在一起,走重复建设、互相模仿、恶性竞争的路子。事实上,在文化、旅游两大产业叠加的当下,不少景区已经开始初探融合。例如:一些景区发掘了当地祈福游的历史资源,将它与游客在这方面的需要进行了简单相加,开发了相关的体验产品;一些新开设的民宿也纷纷打起文化牌,将山水、海洋、水晶、温泉等地方元素融入了民宿的建设装修过程中,大大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

亟须打造一个适合的平台

笔者采访发现,一方面,已经有很多的景区、街区需要在产品的包装中注入文化元素,特别是具有本地特色、具有一定美学欣赏类的产品。例如,连云港老街,从规划设立之初,就在以历史文化牌吸引游客;另一方面,一些文化传媒公司、科研院所等单位致力于研究呈现本地文化创意产品,包括前不久在716创意园区的一场小众展览,以及散落在各县区功能板块中一些年轻的文旅创业者在积极从事港城文创事业,将西游、镜花缘等关键要素转变为当下人所喜欢的产品……正如一位本地学者所提:“大家分头做着自己专业内的事情,却苦于信息、载体、体制等问题,无法打通也缺乏融合的桥梁。”也正因如此,当下我们亟须解决的就是为加速两大产业的融合打造一个适合的平台。

众所周知,文化与旅游本是一家,但由于历史原因,在过去一阶段的实践中两大产业被割裂了。在成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后,导致了两者的不均衡、不同步、不协调。如此一来,就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优势互补,更别提实现提档升级的美好愿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市必须为加速融合打造平台,通过平台对接产业、对接需求,帮助两大产业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起点的深度融合助力,从而形成共存共融的良好局面。

以优质平台打造港城文旅发展大格局

业内专家指出,文旅融合是一个大事业,需要大学问和大智慧来打造大格局,绝对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当务之急,是抓紧为打通两大产业搭建一个优质的平台,吸引更多内外部的新鲜血液、大学问、大智慧,集思广益,共赴“诗与远方”。

一方面,我市需要设立常态化、持续性的文旅沙龙,用座谈、研讨、沙龙等各种形式集思广益,广泛收集收纳文化旅游发展的意见、建议,通过多轮常态化的头脑风暴来深度挖掘我市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文化、旅游人才、管理者面对面的碰撞,产生出智慧的火花,来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这类常态化的论坛可以是市级层面的西游文旅沙龙,也可以是面向一地、一产的诸如水晶、温泉、云雾茶等的分类沙龙。其实,也有不少城市就在通过类似的论坛,来打通文化旅游融合的脉络。例如,甘肃的武威。近年来,当地注重深化凉州文化研究,深入挖掘凉州文化内涵,成立凉州文化研究院,举办凉州纪念会谈、学术研讨等活动,为旅游发展提供文化支撑。此外,还注重搭建文旅融合的平台载体,常态化举办凉州文化论坛、讲坛和沙龙等特色活动。

另一方面,是要借助外部的智慧,吸引一些大规模、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活动在连云港举行。通过设置类似的加速融合、文化深度挖掘、历史特色产品在当代的应用等中心话题共商新思路、新课题、新趋势,对内为大旅游产业发展借智,向外打响港城西游文旅品牌,以此通过对外借智与内部常态化的创意文化沙龙,不断刷新认识、不断产生冲击性强的创意点子,来为发展大旅游产业,制造迎合当下游客欢迎的产品,打造优质文化旅游产品实现美好生活助力。

总值班: 吴弋 刘昆     编辑: 张笑爽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