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港城工艺美术行业发展如何实现更高质量

TIM截图20200730104059

TIM截图20200730104046

【连网】  7月18日,我市第八届“玉兰花奖”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在海州区民主路新浦广场周存玉艺术馆拉开帷幕。本届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涉及水晶雕刻、玉器、珠宝首饰、刺绣、面塑、陶艺、贝雕、剪纸、麦秸画、葫芦画等工艺品类,参展作品600余件,参评作品120余件。本次赛事至7月24日结束,历时7天。

据悉,“玉兰花奖”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自2010年举办以来,至今已举办八届,在工艺美术行业产生了良好反响,与国家的“山花奖”、江苏省的“迎春花奖”形成了呼应关系。在此期间,我市的工艺美术事业发展也经历了萎靡到蓬勃。那么,时至今日,这一行业门类在我市处于何种发展阶段,又能引发哪些行业思考?

我市工艺美术行业蓬勃向上

苏北工艺品行业发展看港城

充满禅意的佛像、威武的古罗马武士像、复古气息浓郁的陶艺品、精细到骨子里的锻铜画……位于我市民主路街区的周存玉艺术馆,是一个免费向群众开放的艺术馆,艺术馆的建立为我市增添了文化艺术的分量,对于本地艺术水平的提高发挥了良好的典范作用。市第八届“玉兰花奖”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周存玉是我国著名书画家、雕塑家、工艺美术大师,也是连云港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据他介绍,本次比赛活动面向全市征集工艺美术与创新设计相融合的工艺美术作品,体现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与新理念,为我市工艺美术事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平台。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第四届“玉兰花奖”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举办,与之同期举办的还有市首届“工艺与美术”精品展,目的都是为了借助赛事,激发民间工艺美术家的积极性,不断孵化本土工艺美术作品,推进我市的工艺美术事业发展。

实际上,在持续经受市场调整炙烤下,我国工艺品行业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数据显示,2019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837亿美元,产业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山东、福建、江苏、河南和江西等地。“玉兰花奖”作为我市工艺美术的最高奖项,是我市耀眼的文化符号。周存玉表示:“多年来,参赛作品的外延不断扩大,作品在不断创新,彰显了环保理念,比如本次比赛中,就有工艺美术作者用麦秆、鱼骨等制作的作品,化腐朽为神奇。”

“我市的工艺美术事业发展的分水岭在2010年前后。此前人才匮乏,全市也就二十几个工艺美术师,可想而知,作品的输出也成为难题,从而导致整个产业基础薄弱。”周存玉介绍。而时至今日,我市已有53位市级工艺美术大师,近30位省级工艺美术名人,12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加上其他引进的人才,目前全市在册的工艺美术师已经发展到400多人,人才队伍过硬。产值也从过去的年入几十万元,发展到如今水晶制品的单项产值就达200亿元。

“业内现在有这么一句话:苏南看苏州,苏中看扬州,苏北看连云港。”周存玉说,这样的成绩背后,是赛事的专业化程度和影响力、工艺作品的艺术品质及市场转化率、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储备等的加持,我市的工艺美术发展其实已经相对拔群。

私营为主体导致竞争力弱

行业兼并重组或为有效途径

近日,一段小伙徒手用金属丝盘出银龙的视频火了。这位来自港城的小伙金鑫介绍,制作视频中的这条银龙花了半天时间,用了2斤金属丝。除了银龙,他还会做盆景、孔雀、凤凰甚至变形金刚。让人叹服的是,这手神奇的盘丝手艺,竟是他花了几年时间自学而成。“我从小看母亲编织竹筐,就对手工艺很感兴趣。”金鑫说。如今技艺日臻成熟的他,开了自己的工作室,并且带动同村村民就业,“未来,希望能把我的盘丝工艺发展成产业。”

当前,我市的手工艺品行业正在蓬勃发展,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是当前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业生态。从另一方面讲,这也造成了我市民间工艺品行业集中程度较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市场竞争力较弱,只能满足基本生存生活需要。比如此前,在板浦镇尤庄村,当地大学生村官以传统的柳编工艺品为发展契机,创立了手工艺品合作社,并和阿里巴巴合作,依靠网上电商,拓宽了销售渠道,不过其目的主要在于促进农民增收,具体的市场拓展和文化输出仍有限。

“一大批掌握绝技绝活、拥有独门手艺的乡土人才,其实都是潜在的工艺美术师,他们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却面对规模化不够、后继无人、对接市场难等现实问题。”管艳是我市非遗文化剪纸传承人,也是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她认为,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跟非遗项目的传承有很大关联,要得到传承和发扬,不能仅仅靠保护,市场化、商品化才能让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生存下来。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行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工艺美术行业兼并重组趋势日益明显。需要引导工艺美术企业开展兼并重组,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优化产品结构、创新营销模式,促进去库存、降成本,减少资金压力,加快转型步伐。此外,还可尝试推动各类工艺美术产业集群、文化产业园区和工艺美术企业协同发展,建立原材料供应、创意研发、加工制造、销售流通、市场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链和生产体系。

原创力、传承力亟待提升

可借助“旅游+工艺”双向发展

近年来,东海县大力发展水晶深加工产业。目前,已形成涵盖原料采购、文化创意、设计加工、展示收藏、专业市场、电商平台、包装物流的水晶产业链,成立了东海水晶宝石行业协会巴西分会,与巴西水晶原石主产区库尔韦卢市结为友好城市,与捷克贸易促进署签署备忘录,合作共建中捷水晶文化产业合作园。

“表面上看,我市的工艺美术发展蓬勃向上,但从行业发展最需要的原创力上讲,仍捉襟见肘。”周存玉介绍,当前我市不少工艺美术作品和产品的同质化倾向比较明显,这就是原创力相对匮乏的表现。从宏观文化生态层面看,传统工艺美术的生存空间和土壤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手艺人渐渐老去,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导致传统工艺美术等生活需求难以发展壮大,其内生动力不足,面临困境。

与此同时,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盲目市场化发展,不少精湛的传统工艺制作技艺,被现代机器大生产所替代,不少生活中以使用功能为主的器物,被新材质、新形态的工业产品取代,这导致工艺美术品在生产中存在低端代工、订单化、标准化现象,传承力和原创力相应下降。“可以说,绝大多数人本质上仍是工匠,达到艺术家水准的人,很少。”周存玉说。

“我们希望借助这些大赛,能够挖掘当下新生代原创力量,形成推新人、推新作的‘港城创意工美’专业服务平台,为产业提供重要的创新资源,促进我市工艺美术相关领域与文创产业互动发展。”周存玉说,连云港是一座旅游城市,可以借助“旅游+工艺”的模式,促进双向发展。比如旅游景区可以结合自身资源建设特色街区、工美市集、工美小镇等,鼓励工艺美术企业开发特色鲜明的旅游商品、体验产品、文创产品,推动工艺美术与乡村旅游融合,打造“手工艺+乡村旅游”新业态,开发一批特色手工艺旅游体验项目等。(□ 张晨晨  文/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