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非遗 “摆摊”背后,如何看待其商业化

【连网】 (张晨晨 徐洪绕 文/图)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连云港非遗购物节”,于6月6日在海州区民主路老街新浦广场盛大举办,诸多非遗传承人在大街上“摆摊”,引得众人纷纷围观消费。

毋庸置疑,“非遗热”的背后,一方面是政府对文化遗产采取的抢救保护措施,以达到传承和发扬的目的。另一方面是民间试图通过“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借助商业力量,对传统技艺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

时至今日,非遗“摆摊”的背后,如何借助“商业力量”实现“翻盘”?同时又如何平衡文化与商业化间的价值矛盾呢?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微信截图_20200615105519

■ 非遗的创新开发可缔造新的市场空间

走出博物馆或民俗馆的展柜,借助生产和销售手段,从展览品变成消费品;告别手工作坊的“自娱自乐”,朝着产业化、品牌化的模式过渡,这是当前全国各地针对传统非遗项目开发的基本观念和指导路径。而我市的非遗购物节活动自启动以来,相关单位按照国家文旅部、省文旅厅工作要求,与多部门对接协调,组织全市各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及非遗传承人、“老字号”企业、电商平台及相关单位及其他社会各界力量,因地制宜组织“非遗购物节”线上线下相关活动,让这条路径更显清晰。

4月以来,市消保委、市场监督局、商务局等共同开展2020年“港城好礼 舒心相伴”连云港特色伴手礼评选工作。5月18日,市首届网络购物节上公布连云港特色伴手礼,丰富延展了“518电商节”形式和内容。28家非遗项目或“老字号”企业的36款产品入选“连云港特色伴手礼”礼单,“花果山”云雾茶、“汪恕有”滴醋、灌云豆丹等20余种特色农特产品入列其中,满足了市民“舌尖上的味蕾”;西游ING(闯天涯系列)、连云港贝雕、螺钿镶嵌首饰盒、掐丝冷釉葫芦摆件和面塑文创产品等10余种省市级传统工艺美术类非遗产品,满足了市民的美好居家生活需求。

实际上,放眼全国各地,各种以非遗为主题的博览会、表演、旅游体验、文创市集、手工艺场纷至沓来。那些在现代生活中濒临消失的传统,如今正以“非遗”之名,成为各路企业和资本眼中的香饽饽。这些都说明非遗生意在传承与创新的摇摆、平衡间,存在一个可观的市场空间,甚至可以拉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过,尽管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传承人正在将“传统古物”改造成现代产品,但目前存在的困难仍然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非遗项目本身属于传统工艺范畴,包含古人智慧和技术的结晶,需要经过现代理念下的创造性转化,方可自然融入现代生活,否则只能沦为“展品”。

■ 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有其必要性

“生产性保护是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进步的有效途径,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市非遗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那些传统技艺,之所以成为‘非遗’,就是因为它要失传了;若是没有批量生产,完全靠国家来维持也不好。所以,类似通过商业经营手段进行传承,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起码能在此过程中得到有效的传承和普及,带动地方文化发展。”

比如位于板浦镇的汪恕有滴醋厂,就是典型案例。“我们厂是一家具有340多年传承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可以上溯到清初康熙十四年间。1992年,我担任了刚刚组建的板浦汪恕有滴醋厂厂长。”作为第十一代嫡系传人,汪宗遂说道。他们家族在新时期挑起了振兴百年品牌汪恕有滴醋的历史重任,开始谱写汪恕有滴醋厂新的历史篇章。目前,汪恕有滴醋酿制技艺传承基地年产量为6000吨,拥有3条传统手工酿醋技艺生产线,2015年被省文化厅评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市非遗保护部门致力帮助非遗老字号、保护单位、传承人、手工坊和相关企业拓展销售渠道,宣传展示全市非遗保护工作成果,在符合防疫要求和规范的前提下,利用历史文化街区、文旅小镇,加强旅游景区业态与商贸流通领域融合,推动复工复产,促进社会消费,并希望通过“非遗购物节”线上线下相关活动,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各界加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认识。

■ 非遗“商业化”需要在争议中获得平衡

毋庸置疑,全球的生产和生活无一例外地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适应于农耕社会需求的百工,在遭遇工业化、城市化之后,势必会从中心走向边缘。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之路,还相当漫长。不经现代理念下的创造性转化,传统非遗项目就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杯羹。而这也由此引申出另一个问题,哪些商业模式有助于提高非遗原本的生命力,哪些会削弱、损伤它们的生命力?甚至造成其文化价值的破坏,即“非遗商业化”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毫无疑问,非遗中原本具有商品属性的门类,如美食、酒品、中药等,都相对容易在市场中取得立足之地,毕竟刚性消费需求是存在的。”据业内人士分析。例如当前民主路文旅街区自东向西有“老海边”煎饼果子美食、海州面塑、周存玉艺术馆(锻铜艺术品为主)、海州辣黄酒坊、“蜂针堂”非遗传承馆等一大批传统文化项目或单位进驻,形成了独具特色和消费圈层的“非遗专属大道”,众多互动内容游客们可观、可品、可赏。而这些非遗项目在原本的消费结构和商业模式中,就是最具活力的;正是因为有这种商业化,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才可能重新变成一种职业,甚至是成规模的行业。

不过也有些文化学者认为,非遗的商业化,会对其本身的文化艺术价值造成损害,毕竟是以资本为驱动,天然地带有趋利属性,这就容易造成急功近利的市场行为,如打着非遗的幌子,制造廉价纪念品骗地骗钱,雇佣非遗传承人进行虚假表演等,都是不良市场行为,会透支这些非遗项目本身的文化内涵。但其实这种行为本身已经背离“非遗商业化”的路径,因为商业化本身并无原罪,错误的是那些不良商人。

当然,最值得担心的不是被商业所关注和利用,而是有些非遗项目压根就缺乏商业价值,这意味着无人需要,就无人购买,最终自生自灭。“归根结底,非遗项目要想做得好,最关键的还是要靠传承人,即便‘商业化’,也是从他们入手。所以,我们需要作出更多努力,使他们不至于沦为被商业化任意操纵的文化资源,而是在相关文化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激发他们的文化创造力,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和走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