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非遗项目“活态保护” 探索“非遗保护+文旅融合”新路径

【连网】□ 张晨晨 徐洪绕 

日前,2019“一带一路”沿线城市非遗大展暨“中国旅游日”连云港主会场活动顺利举行。近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在海州区民主路老街131号开馆,它是我市首个市级综合性非遗展示立方体。该馆集非遗展示、互动体验、传习研究、动态展演、互动交流于一体,采用多种现代展陈方式,多方位、多视角陈列展出港城非遗十大类别约500件项目实物,并将不断更新展品内容,开办丰富多彩的非遗课堂、展演展示活动。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城市非遗保护战略联盟的一分子,我市通过参与不定期的城市间非遗保护领域交流互访,以及组织相关地方文化活动,不仅能深入了解各地非遗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也能在推进城市之间非遗项目和文旅产业的融合,为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城市非遗产品线上线下宣传方面出力,探索出文旅共同发展的新方向。

展示形式创新

力求融入现代“市井商业”

“非遗是我们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是活态传承的文化传统,它的重要功能就是为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市非遗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现在不少人外出旅游,都会在很多景点见到非遗的影子———在苏州园林听一段昆曲,在新疆品尝一个烤馕,在海州古城听一曲五大宫调。此外,包括浙江东阳木雕技艺、南通蓝印花布技艺、徐州的香包等,正成为文旅市场的紧俏货。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非遗也在不断创新发展,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把传统产品变成了旅游商品。实践证明,随着旅游业的繁荣发展,非遗传承者也受到旅游业的影响,创新性地传承非遗。

为了激发传统文化深层次的经济价值和贴近民生紧接地气的社会价值,在守护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思路,以我市民主路民国风情文旅街区建设为例,该街区引入周存玉艺术馆、蜂针堂传承馆、老海边煎饼加盟店、海州辣黄酒酒肆、云雾茶销售门店、海州面塑工艺坊、花船展示、草编工艺、糖画等诸多非遗项目或产品,和着老建筑、老字号,自东向西,俨然逐渐成为一条非遗综合性保护文旅商业街区,以此也推动了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振兴。非遗博物馆的建成开馆,增加了不少市井烟火气,活跃了地方文旅氛围。

笔者在现场看到,市非遗馆700平方米分三层构造,一楼为总揽介绍、省市级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精品展陈;二楼为传统医药、传统美食茶叶、精品手工、传统家具等物品展陈;三楼为传统戏剧、传统音乐、曲艺等类别现场展示及手工课堂互动区。“非遗保护是‘活态保护’,其鲜明的特征是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坚持‘科学保护、守正创新、弘扬价值、发展振兴’思路,着力保护非遗传承实践、传承能力和传承环境,顺应党和国家文旅深入融合发展高要求、大趋势,以高颜值的展示展演彰显文旅融合,以高质量的创意创新擦亮诗和远方。”市文广旅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典型项目带动

令非遗古物“找到”新商业价值

从204国道进入连云港市赣榆区六里桥,一处写着“青口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仿古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里是市黑陶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大专的黑陶艺术展示馆,千余件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黑陶艺术品陈列其中,精美的造型、精湛的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技艺时刻面临着失传的风险,黑陶也不例外。出于文化责任感,2006年,李大专在“六里桥民营创业园”内组建“青口文化创意产业园”,以黑陶为主打品种,承担起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也是圈内较早探索非遗与文旅融合的非遗传承人之一。“目前,我们的黑陶制品从原先的60个生产品种,到目前开发了380个品种,其中研发出镂空产品几十种,到目前注册版权作品已经达到100多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年提高。”李大专介绍道。

而作为港城名吃,“老海边煎饼”也正成为港城非遗与文旅结合的代表性项目。这得益于赣榆煎饼协会会长王统扬的努力。他的“老海边煎饼”因为新鲜洁净、营养美味,在连网承办的小吃评选中,被网友评为“最受港城人欢迎的十大小吃”之一。“目前,我市已经随处可见老海边煎饼的连锁销售点。下一步,我还要把煎饼连锁销售点开到南京、上海、苏州、西安、杭州等大城市,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地地道道的赣榆煎饼。”王统扬说。

“我市的非遗项目很多,如果有一些典型,在文旅商业开发等方面获得经验,那么,就可以引导其他诸多项目也投入进来。”业内人士介绍,截至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5个、省级非遗名录项目34个、市级非遗名录项目165个;拥有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名、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名、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29名;市级以上传承基地112处,项目名录、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基地体系愈加完善。而这些数字的背后,都有潜在的文旅商业开发价值。

运用新技术手段

让传统非遗绽放新光彩

日前,笔者来到苏州,在不少景区内,发现一些非遗传承的创造性转化———昆曲的表演形式突破了舞台的界限,演员走进园林,以园林景观为布景实景演出,让游客身处画中、融入戏里。而一些其他景点甚至还融入AR、VR等沉浸式新兴科技手段,配之以抖音、快手、手绘地图等新兴传播手段,令传统非遗项目大放异彩,获得民众喜爱。

“抖音是个非常好的传播载体,可以看到各种新鲜事。我经常刷抖音,会刷到一些外地非遗传承人的视频,比如木雕、面塑、黑陶制作、地方美食制作等,获得了不少点击量,关注度都很高。一来大家都觉得新鲜,二来,也有很好的视觉传播效果。”一位市民坦言。但她却很少在抖音上看到连云港非遗传承人的身影,“我觉得相关部门或个人需要有意识地去引导那些传承人,开设自己的抖音账号,这样更有助于传播。”

实际上,不少地方已经留意到抖音等短视频载体的社会功能。日前,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抖音正式宣布推出“非遗合伙人”计划。该计划将通过加强流量扶持、提高变现能力、打造非遗开放平台及开展城市合作等方式,全方位助力非遗传播,培养挖掘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好奇心,帮助发掘非遗的文化和市场价值。而抖音方面表示,截至今年4月,1372项国家非遗代表项目中,有1214项在抖音平台上有相关内容的传播。而在未来一年,抖音希望至少帮助10位非遗传承人,在抖音实现百万粉丝或者百万收入。

与此同时,我市相关部门还扎实梳理项目存续现状,发挥好剪纸艺术协会、淮海戏爱好者协会作用,推动同类项目组团发展。市文广旅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全市全面推开非遗保护成果展示圈建设,激发项目开发使用潜能,以区域内项目集聚抱团为基准,打造区域性传统文化传承展示立方体,加强与全域旅游、旅游产业融合,推动非遗项目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提升文旅融合发展素质能力。“假以时日,以点带面、以面立体,打造连云老街、盐河巷、青口潜园、青口老街、海西公园、伊山景区等山海港城非遗保护成果展示圈,一面面鲜活的传承画面,将呈现在市民和游客眼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