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如何找准游客文化旅游之需“痛点”———从国庆长假看港城旅游业新变化(二)

【连网】□ 徐黎一 

今天国庆假日期间,港城诸多景区不约而同将吸引游客的目光聚焦于文化活动上。无论是花果山景区打出的“西游”人物互动演出、海上云台山的法起文化节,还是伊甸园、二郎神文化遗迹公园等景区举办的游客互动活动都收到了游客的好评。

可以说,“旅游+文化”已成为今年国庆假日旅游的一抹最亮的色彩。与此同时,业内人士认为,景区的活动、游客的反馈等都反映出了市场对于文化旅游的需求已非常旺盛,如何打到游客需求“痛点”已是港城亟须探索的问题。

TIM截图20181011085339

现场目击:

文化旅游成为假期热点

“真没想到,八间房这样热闹,节日头三天简直就像赶集了。”假日期间,笔者在连云区采访时,当地景区的一位营销人员说。作为近两年来连云区重点打造的民宿项目,受到如此关注并不意外。10月5日上午,笔者来到八间房二期现场看到,院子里依旧有很多正在赏景、拍照的游客,人们感叹着大自然与老房子的融合,感叹着设计师的鬼斧神工。当然,还有不少人干脆找个阴凉,或寻觅个小亭子、偏僻的角落来个冷餐会,整个八间房里里外外热闹非凡。距离八间房不远处,宿城水库边上安装的音乐喷泉也吸引了不少游客,老人、孩子伴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欢乐的场景让节日氛围更加浓郁。而改造多日的在海一方公园也在国庆假日露出了真颜。作为城市客厅,改造后的公园颜值更高,而景区方面也安排了小提琴家在公园广场上演奏,吸引了游客驻足欣赏拍照留念。

在市区,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美术馆等场馆里也是游客不断。笔者在市革命纪念馆门前看到,来自上海、苏州、南京等地的旅游巴士依次停在了路边。对于这一波游客的特点,景区和各级旅游部门应当早有预测。节前,各大景区就和旅游等相关部门针对中秋、国庆以及整个秋季市场的产品特点,策划了近30场文化和节庆相关活动。正是有了这样提前的准备,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外地游客、市民节日期间的精神文化需求。

尴尬现状:

需求热,但供给偏冷

事实上,游客对于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衬托出了供给不足的尴尬。笔者调查了解到,八间房作为旅游产品的一种,主要满足游客住宿的需求,而早在节前,八间房就已约满。就在笔者采访的当天,每间客房门前也都挂上了有客入驻、请保持安静等字样的牌子。可即便如此,八间房依旧热闹如集市,在它人气十足的背后,是广大游客对此类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在不断提升,而作为供给端的景区所端出的产品难以与这样的需求配对。

其实,八间房的尴尬境况在很多城市和地区都在上演。虽然程度不同,但确实值得我们冷静思考。一如宿城水库边的喷泉,景区工作人员会在水库边游客较多的情况下按时开放。但偶遇的人都认为很美,也很沉醉在山林里的这份节日喧闹里。但由于配套和宣传等措施不够及时,知道的人并不多。事实上,在水库边有这方喷泉以及周边形成的广场是非常好的一种文化休闲产品,如果我们能够在游客中心、周边景区的售票处设置一定的提示、线路指示牌等,相信就会有更多游客前往水库边休憩玩耍。

立足现实:

挖掘特色,打出漂亮的文化牌

笔者发现,节日期间不少城里人被吸引到农村,但朋友圈里的晒图可不像以往乡村游那般只有乡村美景。像是去了伊甸园后,取代乡村美景的是成片的花海,还有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人物,特别是靠近伊甸园童话小镇入口处的花海,一群卡通人物叠加,形成了较强的情境氛围,现场游客夸赞有佳,去过的游客也是好评不断。

旅游业内人士指出,在休闲需求旺盛的时代里,一个城市想要打旅游牌是很容易的事情。但也因为门槛降低,导致了旅游城市的竞争已白热化。如何在这波竞争里获得优势,我们就需要立足游客对于文化旅游、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打出一张漂亮的文化牌。众所周知,作为大圣故里、西游之城,港城不乏相关的历史文化元素。针对当下精神产品需求旺盛的现状,我们亟须挖掘本地特色,将其与旅游元素中吃、住、行、游、购、娱等多类元素进行嫁接取材,也只有这样才能以特色吸引游客,以特色化的产品满足游客的需要。

事实上,人们渴望外出旅游,就是为开拓自己的视野,学会寻觅未知并在陌生的环境里学会与人分享。当越来越多的人,将旅游作为一种修行,作为旅游城市的港城,就更需要以一种积极且谨慎的心态来面对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制定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