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政策红包+平台赋能+制度创新 我市发布3.0版人才政策打造“理想之城”


(庄婷婷 张显坤)日前,在“千校万企供需对接会”(连云港专场)暨2025连云港市“人才日”活动上,我市发布3.0版人才政策,以政治引领力、人才集聚力、平台承载力、改革创新力、生态竞争力五大提升行动计划为核心引擎,全方位构建更加积极、开放、高效的人才发展新格局,聚力打造“一带一路”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3.0版人才政策的推出,是一场诚意满满的“人才礼遇”,更是一次高瞻远瞩的“聚才战略”。港城不仅有丰厚的政策红包,更有广阔的发展舞台,正张开双臂,诚邀天下英才共赴这场与城市同成长、共辉煌的发展之约。


覆盖扩围

“真金白银”显诚意


  3.0版人才政策在覆盖面上实现重大突破,打破以往“三类重点企业”与“非三类重点企业”的划分壁垒,将普通高校大专生纳入购房券支持体系,让更多人才共享政策红利。


  在购房与生活补贴上,政策力度堪称“硬核”:企业全职引进的博士研究生、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双一流”高校本科生、其他高校本科生及大专生,分别可获30万元、15万元、10万元、5万元和3万元购房券,同时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相应提升;博士研究生,毕业后5年内初次到企业工作的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还能连续3年享受每月3000元、1500元、1000元的生活补贴。事业单位全职引进的博士研究生也能获得10万元购房券和每月1000元、为期3年的生活补贴。


  此外,市外院校专家人才应邀来连参加招聘面试和人才交流活动,最高可获5000元补贴,切实减轻人才来连的后顾之忧。


加码赋能

平台升级筑高地


  人才发展,不仅需要物质激励,更离不开优质平台的支撑。3.0版人才政策在支持力度上大幅加码,创新类人才项目最高可获3000万元综合资助,创业类人才项目可获1亿元综合资助。“双创计划”和“双创团队”资助标准也显著提升,创新类“双创计划”从最高150万元跃升至200万元,“双创团队”从300万元提升至500万元。


  在平台建设方面,我市推出诸多创新举措。在重大平台、重点企业工作的经营管理和技术研发人才,申报市级人才工程计划不受落户地限制;离岸孵化基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经认定后,即便参保地不在本地,也能同等享受人才政策。同时,大力建设人才创新港,打造集展示、交流、交易、培训、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才服务平台。


​鼓励企业与在连院校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并给予企业培训补贴;推动本地院校围绕重点产业建设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此外,每年在市外重点合作院校中认定荐才大使,根据荐才成效给予最高1万元奖励,拓宽引才渠道。


改革突破

机制创新激活力


  为破除人才发展障碍,3.0版人才政策聚焦体制机制改革,打破人才身份限制。重大科研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引进的“高精尖缺”人才,可按企业引进人才标准享受待遇。推行“双落户”制度,用好高层次人才事业编制“周转池”,鼓励探索实行高端人才年薪工资、协议工资等薪酬分配制度。


  建立人才互认机制,入选省内地市级人才工程计划的人才和项目,可同等享受我市政策支持。向企业放权赋能,开通民营企业优秀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助力人才职业发展。


精准施策

系统发力强生态


  3.0版人才政策在支持策略上更具系统性、精准性和实效性。


  在系统性方面,既聚焦产才融合,重点支持对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有引领带动作用的创新创业人才,加大青年人才引育力度;又突出民生导向,强化教育、卫生、文旅、农业农村等领域人才队伍建设。


  在精准性上,对现行人才政策开展全面“回头看”和绩效评价,保留成效显著的政策,优化调整高端人才薪酬补贴等内容,确保政策精准对接实际需求。


  在实效性上,积极落实国家和省级人才政策,重点配套支持省“登峰计划”等人才项目,同步提高市“双创计划”资助标准,让每一分人才资金都发挥最大效益。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