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蔚 徐浩洁 张义祝)5月16日下午,在市防汛抢险演练基地,一场代号“天职2025”的防汛抢险综合演练正在紧张展开。280余名抢险队员、20余台套大型设备严阵以待,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演练开始!”随着指挥长一声令下,这场以台风防御为开篇,涵盖特大暴雨城市防洪避险、堤防险情处置和水上救援三大科目的实战演练,正在检验着港城防汛体系的每一处神经。
暴雨预警信号骤然响起,城市内涝处置率先迎来实战考验。3台“龙吸水”大型排水车同时启动,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抢险队员们快速铺设排水管路,汗水混着溅起的水花,在他们橙色的救生衣上留下一道道水痕。
当城市排涝战斗正酣,堤防巡查组在新沂河模拟段发现了一处管涌险情。“快!沙袋组就位!”队员们立即采用构筑土袋围井抢护法,将土袋层层堆叠修筑围井,再按照由细到粗的顺序铺填反滤料,每级滤料厚度控制在20至30厘米。该方法是针对管涌、流土等堤坝险情的经典抢险技术,通过土袋围井与反滤层结合,实现“滤水不滤沙”的目标。
紧接着,急促的警报声突然划破长空。“有人落水!”市消防救援支队迅速派遣无人机编队升空搜寻。确定落水者位置后,市消防救援支队和蓝天救援队组成的水上编队驾驶着橡皮艇如离弦之箭冲出码头,螺旋桨在河面犁出雪白浪花。只见导航员看准时机拉住落水者双肩,驾驶员操作橡皮艇快速转向加速,利用离心力将落水者安全救上橡皮艇。与此同时,医护人员已展开折叠担架,各项医疗器具准备就绪,整个救援过程衔接紧密、高效流畅。
市水旱灾害防御调度指挥中心主任孙佑祥介绍:“各参演队伍依托‘情景—响应’实战机制,在复杂险情和技术应用上做出突破,不仅验证了防汛预案的实战适配性,更构建起‘军地+专业+社会’的应急抢险新模式,为全市安全度汛打下坚实基础。”
演练进入尾声,抢险队员们挂满汗水的脸上露出疲惫而满足的笑容。当最后一件装备入库,这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