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政企同频”写活“两条腿走路”———“苏新消费连云港活动”系列观察之看新消费模式

(□ 张明兴 黄月月)5月16日,连云港工业展览中心人头攒动。2025年“苏新消费·夏夜生活”暨第六届连云港网络购物季(简称“苏新消费连云港活动”)以“内外贸一体化”为突破口,上演了一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全民乐享的消费升级大戏。在这场以“新消费模式”为核心的探索中,“政企同频”的协同效应成为最大亮点,不仅为外贸企业打通内销渠道,更以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为“两条腿”走路的消费模式注入新动能。

“外贸优品”转身:

从海外到国内的“双向奔赴”

走进1号馆的“外贸优品中华行”江苏站,来自全省13个设区市的特色外贸商品琳琅满目。东海县佐特石英制品有限公司展位前,一款水晶电饭煲内胆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这类产品因耐高温、无添加的特性,长期畅销欧美市场,但国内消费者知之甚少。“这次活动首次让我们大规模触达国内用户,既是挑战,更是机遇。”该工作人员坦言,外贸企业转型内销面临渠道窄、品牌认知度低等痛点,而政府搭建的平台“让企业少走了弯路”。

这一展区的设立,正是我市落实“内外贸一体化”政策的缩影。活动期间,市商务局联合行业协会、电商平台,通过政策宣讲、资源对接会等形式,帮助外贸企业精准匹配内需市场。在“外贸转内销线上平台对接专场”中,淘天、京东、抖音等头部平台现场提供流量扶持和运营指导,助力企业快速触达国内消费者。此外,“优品—商超”对接会推动东海穿戴甲、赣榆海苔等特色产品进入大润发、家得福等商超,实现产销直连。

政策护航:

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

政府是资源的整合者。本次活动通过前期摸排需求、中期搭建桥梁、后期跟踪服务的全流程介入,确保政策红利直达企业。针对外贸企业融资难,政企银对接会组织江苏银行、中国银行等机构推出定制化金融产品,为电商和外贸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和供应链金融服务。

政策工具的创新同样引人注目。活动现场,政府发放300万元线上线下消费福利,金融机构配套超百万元抽奖红包,覆盖汽车、婚庆、家电等多个领域。以汽车消费为例,消费者抽奖最高可赢万元现金红包,中奖率100%。这种“消费券+金融补贴+商家让利”的组合拳,既激活了内需市场,也为外贸企业转型提供了缓冲空间。

“两条腿”走稳:

从产品出海到品牌扎根

内外贸一体化的核心,不仅是渠道的打通,更是品牌力的重塑。在3号馆的“连云港制造”精品体验区,盐田玉大米、东海水晶、有机蓝莓等400余款本土产品集中亮相,其中不少企业通过“丝路云商”线上商城,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协同发展。

以神鹰碳纤维自行车公司为例,其碳纤维自行车、球拍以往主要出口欧美,如今依托“丝路云商”线上矩阵,同步开拓国内高端市场。该企业负责人表示:“通过政府搭建的线上线下融合平台,我们不仅降低了内销成本,还借助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快速建立品牌认知。”这种外贸企业的转型发展,正是我市推动内外贸一体化的深层目标。

从“外贸优品”的展销升级,到“政企协同”的资源整合,2025年“苏新消费·夏夜生活”暨第六届连云港网络购物季成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生动实践。在这场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全民乐享的消费盛宴中,“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协同效应日益凸显。接下来,如何将短期火爆转化为长效机制?这不仅需要政策红利的持续赋能,更离不开企业的创新探索和市场活力的深度激发。此刻的连云港,正以这场全民消费活动,为“双循环”新格局写下鲜活注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