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晨晨 )近日,一位网名为“XIAO”的网友在抖音平台发布一则特殊的“寻物启事”——他在国外某购物网站购物时,偶然发现有人在拍卖一套日军视角的侵华照片胶片底片,遂拍卖获得。经他检索和分析,判断该套照片系日军在连云港地区留影,遂与市革命纪念馆取得联系,并将胶片和扫描件无偿捐赠给我市。 经市革命纪念馆进一步甄别,判断该组照片确系日军在连云港留影,有着比较珍贵的研究价值。而这段寻物视频也获得广大网友点赞,播放量突破420万人次,点赞达26.8万人次,转发达6.2万人次,他们纷纷留言:“感谢你又为日军侵华留下铁的罪证!”“连云港人民感谢您!”
捐赠者系浙江95后青年
在海外购物网站淘相机时偶然发现
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了“XIAO”,他不想透露身份,遂称呼他的网名。据称,“XIAO”来自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是一位摄影发烧友,自我调侃为“知名器材抚摸艺术家”,“我是前段时间,在海外某购物网站淘老相机时,偶然发现这组照片的。”
“XIAO”介绍说,当时他翻网页,偶然看到IP地址显示为日本的卖家,在拍卖日军侵华胶片底片,“底片简介里提到了:1940年中国,但未提具体地名。”出于对这段历史天然的敏感度和浓郁的民族感情,“XIAO”立刻联系卖家,拍下这组胶片底片。
拿到实物后,他发现这组底片布满岁月痕迹,划痕、折痕等随处可见,甚至还有霉斑;而胶片底片为120的645画幅,初步判断为真品。其实,在此之前,有网友留言提醒他,“这可能是卖家翻拍造假,拿来卖给国人骗钱的”。不过据他个人经验和实物判断,不太可能造假。“我通过胶片扫描仪扫描出来,没有发现画面有反光情况,如果有反光,那就是翻拍;焦平面焦点准,简单理解就是对上焦的意思。”“XIAO”介绍道。
“之前看到国人甚至外国友人发现历史老照片后,捐赠给一些相关博物馆、纪念馆的新闻,这很触动我。我也是爱国青年,也想做一份贡献。”“XIAO”言辞恳切。但照片显示的地点到底在哪,他陷入了思考。最终通过照片上留下的蛛丝马迹,他判断是在连云港。
两张照片提供了关键信息
“平秩西成”四个字指明拍摄地在我市北固山
记者第一时间赶到市革命纪念馆,看到这组胶片底片,以及洗印出来后的电子版照片。“照片共计10张,主要反映的是日军在某地日常训练画面,包括他们自建的‘忠魂碑’特写,甚至有几张是日军的私拍休闲照。”保管部主任李晗介绍,因大部分照片都是在空旷野地、土坡、破民房旁拍摄,缺乏明显地理方位和有辨识度的标志,不是很好判断具体是在哪里拍摄的,但有两张照片却能让人一眼看出是在连云港。
而“XIAO”也是通过其中一张照片提供的信息,检索后发现是在连云港拍摄——照片显示,两个日军官兵站在一个石质柱八角亭内,檐下横梁上有醒目题刻:“平秩西成”。“这就是位于连云区北固山上的向若亭。”李晗介绍,民国六年(1917年),海州军阀白宝山在北固山建私人官邸乐寿山庄,这座亭子为其附属建筑。亭子上有不少题刻,两侧石柱上亦有“天开北斗斟沧海,地负南山起画屏”的楹联,均与照片信息吻合。
而另一张照片拍的是一处山顶建筑的远景镜头,因年代久远,视角也较远,判断起来颇为费劲。随后,记者请来连云区文史专家、已年逾八旬的张树庄来研判,他一眼就看出该建筑为“白家大楼”。“1920年,白宝山请来德籍工程师,在北固山麓建造乐寿山庄。其中这栋醒目的欧式建筑,我们俗称‘白家大楼’。”张树庄说道。
史载,1939年3月4日,日军进占海州,新浦、连云港相继沦陷。此间,乐寿山庄遭受日军炮击,王馥生等护院官兵逃散,向若亭幸免于难保存下来,如今是为北固山森林公园一处景观,也是江苏省不可移动文物。
胶片底片被作为革命文物收藏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是每一位国人的使命
“综合该组照片提供的历史信息,为抗战全面爆发后日军入侵我市提供了更多铁证。”市革命纪念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捐赠人“XIAO”的善举,也是纪念馆与民间文物发现者、收藏者积极互动的体现,让散落在民间甚至海外的珍贵历史资料,得到更好保护和利用。
据副馆长郝芳介绍,近些年,市革命纪念馆通过持续不断的口述史采访、文物征集及史料研究等工作,发挥了“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重要作用。而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昭昭前事,惕惕后人”,为让更多观众更直观地了解这段历史背后的故事和意义,他们会将择机将其入展。
而为了感谢“XIAO”的善举,市革命纪念馆专门给他寄去一份革命文物收藏证书。“我能想到,这组侵华日军罪证的背后,隐藏着一幕幕被鲜血染红的记忆,时刻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XIAO”说,以后如果还是遇到这样的事,还会积极尽一份力。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