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梅 刘静 钱凡雪)海州区民主中路115号,岁月在此落笔,绘就一幅灵动画卷。满墙茂密的爬山虎,以蓬勃的生命力在老街上空撑起一片绿荫,宛如时光赠予的柔美华盖。春日暖阳轻柔洒落,形态各异的光斑恰似光阴的浅吟低唱。
90年前,连云港市现代医学奠基人刘一麟博士穿梭于病床间,承载着救死扶伤的重任;如今,烘焙师忙碌于操作台前,满溢着对生活的炽热爱意。
岁月静默无言,他们的双手,一个稳稳接住生命的重量,一个轻轻托起生活的温度,于人间烟火里,共谱一首关于守护与热爱的协奏曲。
青砖木梁铭记医者仁心
民主路那条铺满故事的石板路上,一座青砖木结构的建筑静静伫立,外墙“益龄医院”四个金色大字,虽岁月侵蚀已褪去往昔的光泽,却依旧在风雨中低声诉说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往事,仿若一位沧桑老人,眼眸深处藏着无尽的回忆。
这座建筑上下共12间,屋顶为东西向,丘脊形,通长约24.3米,通宽约7.2米,是海州区民国时期重要的近现代代表性建筑体之一。1934年,德国学成归国的刘一麟向中国银行和聚安盐号贷款4000银元,创建了益龄医院,于当年6月1日正式开张营业。
走进这座两层小楼,仰望二楼人字形的木质房梁,历经岁月沧桑,仍保持着当年的原始模样,仿佛还能听见当年医生和护士们匆匆的脚步声,那是一种生命的律动,是希望的传递。“当时益龄医院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申明‘赤贫免费’,吸引了无数衣衫褴褛的病人。”据周边的老居民回忆,益龄医院打破中西医壁垒,凭借西医的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将无数生命从死亡线上拉回,那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是医学的力量在这片土地上的闪耀。
岁月流转,时光在民主路老街刻下深深的痕迹。2013年4月,原新浦区委、区政府秉持着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的传承,遵循“修旧如旧、保持原貌、以存其真”的原则,全面启动民主路特色街区改造工程,将老街定位为民国风情文化特色街区。如今,这座老建筑依然在风中伫立,益龄医院已被列为连云港市历史建筑,其门前的标识牌无声诉说着那段热血与仁心交织的岁月。
如今,这座老房子与新主人孙和伟、王庆好夫妇结下了奇妙的缘分,开启了一段新的故事篇章。
“小时候经常跟着长辈来民主路,尝到众多美食,那些味道至今还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孙和伟是“80后”,在他的童年记忆里,民主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4年2月15日,孙和伟与王庆好怀着对烘焙的热爱,决定租下益龄医院旧址,开启创业之旅。在租约上签下名字的那一刻,仿佛触碰到了老街百年的呼吸,一种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过去的敬畏,在他们心中交织。
在现代与古朴间找到平衡
怀揣着对烘焙的甜蜜梦想,孙和伟和王庆好夫妇,在这座承载着历史沧桑的老宅里,踏上了创业的征程。初入这充满岁月痕迹的空间,时光仿若在此凝滞,墙角的青苔、斑驳的木门,皆在诉说着往昔故事,而他们,决心在这片空间里开启属于自己的烘焙篇章。
“这是我们熟悉的地方,整个街区的风格都是民国时期的调性,古朴安静,比较适合经营一家烘焙店。”王庆好说,为了搭配这里的气质,她特意保留了二楼屋顶上的木梁,装修时楼上四扇窗户也都保持原来的古朴木窗棂造型,搭配了圆形拱棚,让整个店铺在现代与古朴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
早春,老街的青石板路在晨雾里泛着温润的光,老屋上的爬墙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斑驳的墙面赋予了新的诗意。
绿叶掩映下的“费罗娜糖果夫人”烘焙店,柔粉底色鎏金字样的门牌,与绿意相映成趣。烘焙店每天8点钟准时开门,让刚出炉的可颂香气漫过斑驳的砖墙———这是他们与老街最默契的早安问候。
他们精心制作的每一款糕点,都融入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品质的追求,从选材到制作,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力求让顾客品尝到最纯正的美味。
“‘费罗娜糖果夫人’不仅仅是美食的汇聚,更是情感的交流和生活的体验。楼下经营,楼上开展DIY手作,这种复合型消费模式,为顾客提供了更多参与和互动的机会,让人们在这里不仅能品尝到美味的糕点,还能亲手制作,感受烘焙的乐趣和魅力。为了扶持小店发展,我们一直给予房租减半的优惠政策。”民主路管理中心负责人任书贤说,这几年在夜市经济的推动下,街区精心打造了一批外摆架子供商家免费使用。其中,“费罗娜糖果夫人”的两个外摆架设计尤为出彩,美食与街景相得益彰,成为老街一景。这些外摆架子不仅为店铺增添了更多的展示空间,也为整个街区增添了新的活力和色彩。
让甜蜜事业在时光里驻足
十余载光阴流转,岁月在这方小天地沉淀出醇厚底蕴。店内黑白地砖,被时光磨得发亮,却坚守着旧日时光的温度。老松木柜台、泛黄老粗布,静静陈列着新鲜出炉的面包,让奶香与时光在这方寸之间完美交融。
王庆好说,烘焙于她,是唇齿与美味的邂逅,更是灵感的欢愉。这份热爱,让她在面粉与黄油之间,沉淀情绪,享受独处的宁静与曼妙,也收获了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生活因烘焙有了别样趣味与温度。
这几年,随着文旅热潮的持续升温,民主路老街经常迎来大批游客,王庆好的烘焙店就成了感受繁华老街韵味的一扇窗。“有外地游客品尝过后,要求添加我们的微信,还留下了地址,让我给他们快递发货。”
最让王庆好难忘的是一个来自北京的顾客。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前年的中秋,她说那是她吃过的最好吃的绿豆糕和蛋黄酥,让我给她快递几盒。”而今,王庆好依然记得那个微凉的午后,顾客的肯定给她带来的温暖,“被顾客认可,是人生最好的收获。对我而言,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操作间里,王庆好正揉着面团,屋外的鸟叫声与烤箱里的嗡鸣声交织,“老街就像发酵中的面团,看似沉寂,却藏着无数温柔的气泡。”她说,自己早已不是老街的过客———揉进面团的,不仅是对慢时光的眷恋,更是甜蜜的温度,而老街回赠她的,是让日子在面粉与黄油的香气里,慢慢酿成了一首甜美的诗。
如今,夫妇俩感受着这充满生机的一切,眼中满是希望。他们相信,在这岁月沉淀的老房子里,他们守护与热爱的篇章将愈发绚烂,为这条老街,也为自己的人生添上更多温暖的色彩,温暖着每一个与之相遇的人。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朱芸玫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