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蔚 张义祝 束德方 张涛)4月的石梁河水库烟波浩渺,蒋庄漫水闸下游300米处,3台明黄色挖掘机正张开钢铁巨臂,将最后几堆石块码放齐整。远处新浇筑的帽梁如长龙横卧,近处石笼里的石块棱角分明,在阳光下泛着青灰色的冷光——这座历经洪灾创伤的水利枢纽,正披上全新“铠甲”迎接汛期大考。
“老陈,把东边那堆碎石再往北挪两米!”现场技术负责人谭秀志的喊声穿透机械轰鸣。这位皮肤黝黑的汉子抹着额头的汗珠,指着下游方向,“看见那3个大坑没?去年洪水愣是‘啃’掉了半条护岸,现在填的石笼能消三分水势。”顺着他手指的方向,铁丝编织的石笼里,石块紧密咬合筑成屏障。
每个体积2立方米的“铁石方阵”总共用了6000吨石料。“别小看这些石笼,它们的‘蜂窝’结构能像减震器一样化解水能。”市石梁河水库管理处副主任陈占才蹲下身介绍,“共计1.86万平方米的格宾石笼就像给河床穿上了防弹衣,配合帽梁方桩的刚性防护,有效恢复了工程的防洪标准。”
他脚下,还有300根5米长的方桩整齐排列,与桩顶混凝土浇筑的帽梁严丝合缝地咬合在一起,在河床上筑起一道抵御洪水的铜墙铁壁。
站在右岸修复的护坡前,去年洪水的肆虐痕迹依然触目惊心。被冲垮的底格梗位置,新砌的灌砌石护坡以1比2的缓坡探入水中,总面积有200平方米。“我们拆了5米损坏的旧护岸。”谭秀志说,“底部掏空、结构破损等隐患已彻底消除,现在全是能扛住特大洪水的加强结构。”
漫步至蒋庄闸漫水桥,闸门截断碧波,向南俯瞰,河床已修葺一新。“去年最大泄洪量达3800立方米每秒,泄洪总量达36.1亿立方米。”陈占才指着下游河道说,“这次不仅填补了冲坑,更在基底打下了‘钢筋铁骨’。”
正午的阳光将石笼晒得发烫,最后一台挖掘机已完成石块平整作业。方桩、石笼、护坡三位一体的防护体系,勾勒出柔中带刚的治水智慧。不远处,芦苇已抽出嫩芽,与石质护岸刚柔相济。可以想象,当汛期再次来临,这道凝结着工匠智慧的全新防线,必将守护港城碧水安澜。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