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东海县振兴乡村公交先行 “自家公交”全覆盖 群众满满幸福感

近年来,东海县将振兴乡村公交先行,作为改变农村交通环境的工作要点,真抓实干,成绩斐然。东海县成功选为交通运输部第三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江苏景行公交公司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连续4年5A级。


东海县公交走进乡村,达到村村通,实现村级公交全覆盖,不但强力推进社会和经济全面发展,更使农民的劳动方式、生活内容和思想观念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农民工成了“上班族”


身穿迷彩服的曹庆启看上去就是能干的汉子,他经常组织人到东海县城打短工。当天他组织8名农民兄弟,到县城一家环卫部门做环境卫生工作,干完活下班后,就坐上了江苏景行公交公司公交车回双店老家。


曹庆启是双店镇人,离县城有20多公里。“现在坐公交到县城打工可方便了,早出晚归,像上班一样,能准点到达工地的班上。”曹庆启说出了进城上班农民工的心里话。前些年,农民工进城打工,要么骑自行车、电动车或者坐“后腚冒烟”的中巴车,还没有准时到达的保证。现在公交车变成电动公交走进乡村,农民工就成了“上班族”。


田间劳动者成了车间“产业工人”


从中国东海水晶城到华东第一温泉的公交线路两旁,一座座像厂房一样壮观的采摘园里的塑料大棚,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一望无际的大棚采摘园,吸引成千上万的中外客人。牛桃公交线连接着数万亩西葫芦采摘园,牛双公交线连接着数万亩鲜切花采摘基地,牛金公交线连接着数万亩葡萄采摘基地。全县20多条公交主干线,都连接着大中小不同的采摘园区,农民从田间进入工厂化采摘车间。280亩,投入近亿元,建起8区的工厂化采摘园,这里的草莓果喝的是经过过滤的健康“纯净水”,吃的是经过配制不同生长期的“营养套餐”。到这里上班的农民工,成了真正的“产业工人”。


进城带孩子老人过上了“星期天”


刚退休不久的潘庆富老师,老家是双店镇人,退休前是一名民办老师,退休后他与老伴到儿子家帮忙带孩子。但每逢周末就思乡心切,想回老家看看,奈何交通不便,自己又不会开车。如今,东海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又为老人办了“晶都行”免费公交卡,坐公交车不要钱,又方便。潘庆富老师就经常乘坐公交车,回老家过自己的“星期天”。


据了解,江苏景行公交公司2024年共办“晶都行”老年公交卡2.1万多张,乘车刷卡90万人次,减免390余万元。


王凤银、王凤苏老兄弟俩,今年都70多岁了,出生在双店镇乡村,一辈子务农。他们老兄弟俩特地来县城江苏景行公交公司办“晶都行”老年公交卡,拿到卡后他们高兴地说:“有这张老年公交卡,俺们可以经常来县城逛超市,看风景过‘星期天’。”


农村孩子进城读书有了“自家公交”


石梁河镇陈翻同学在房山中学读高三,与村里的同学们坐上便捷舒适进城读书的“自家公交”,十分高兴。石梁河镇到县城,再到房山中学,过去要转好几趟车,许多本村学生与她一样,坐的是私人中巴车,有时候等满车厢人才开车,返校迟到老师批评,回家天黑家里大人担心。现在家门口就能坐上电力生态的公交车直达总站,“零距离”对接转车到达房山中学。


“自家公交”不仅是一项交通工程,更成为城乡教育融合的纽带,东海县以公交为纽带,打破了地理隔阂,让“择校”变成了“择教”,推动县域教育资源集中走向均衡共享,这不仅是一项交通工程,更是通过精细化运营、跨部门协作与社会化服务,重构了城乡教育生态,使交通红利转化为人才振兴动能。
(何瑞祺  邵燕  徐琪琪)​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周金林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