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跨界逐梦的她

(记  者 杨锐冰 陆雄 摄影记者 牟进勇 通 讯 员 李庭苇)有这么一位姑娘,2006年从吉林财经大学毕业后来连逐梦,在法资企业人力资源部做培训专员;一年后,她勇敢跨界,转行到国际远洋公司从事船舶航运工作;10年后,她再次跨界,成为江苏田湾(连云)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律师……


  她就是笑容甜美、自信阳光的东北姑娘杨祺。从人力资源行业到海运行业,再到法律界,她的职业生涯充满了跨界挑战。她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热情与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她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成长史,也为更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提供了样板,职业生涯可以有无限可能。


从人力资源到船舶航运



走进杨祺的办公室,和煦的阳光正透过落地窗照亮窗边的她。“我喜欢坐在窗边读书。”她说。与印象中不苟言笑的律师不同,杨祺更像一个邻家姐姐,用一颗细腻、温柔的心面对世界。


  “我来自吉林,连云港现在是我的第二故乡。”面对面坐好,杨祺打开了话匣子,“毕业时校招,我参与了连云港罗盖特的面试,凭借还不错的英语能力以及专业优势,获得了工作机会。”


  这家以生产销售山梨醇、麦芽糖醇、改性淀粉等产品的公司,早在连云港扎根多年。成为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培训专员后,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


  安稳的外企工作并没有让她停下探索的脚步。仅仅一年后,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将她推向一个全新的领域。


  “我当时有个同事的朋友是一家国际远洋公司的负责人。”杨祺说。当时这家公司正准备与厦门远洋合作,扩大业务范围,亟须外语人才。杨祺的语言天赋为她打开了新职业的大门。


“现在要是让我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我肯定会有胆怯心理。但那时年轻,无知者无畏,我就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挑战,想都没想就去了。”谈及当时转行,杨祺笑着说。


“船舶如同一个移动的小社会,涉及与货主、港口、国外代理等多方面的沟通协作。”杨祺说,“我主要负责船舶营运,包括航次租船、TCT、期租合同的订立履行、船舶在国内外港口代理、港口国检查、船舶燃油及物料供应、处理船货纠纷等,经常与国外港口、代理及海事部门打交道。”


  正是这份充满不确定性的工作,锻炼了她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在她刚入职时,公司遇到一起惊心动魄的事故。2006年12月23日,“桐城”轮从最后的装货港韩国釜山港启航,驶往古巴哈瓦那港和另三个加勒比海港口。在海上航行期间,该船遭遇恶劣天气,船舶剧烈摇动,大量海水自船舷灌到甲板上,舱底水位出现异常,情况危急。2007年1月22日,“桐城”轮驶入火奴鲁鲁港,船长发布海事声明并宣布共同海损。经对船舶进行临时修理后又于3月17日驶往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港进行永久修理。


  最终,“桐城”轮幸运坚持到靠岸修补,并安全回国。“当时我也参与了后续的事故处理过程,那种紧迫感和压力感是难以想象的。正是这样的工作特点,锻炼了我在危机情况下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杨祺感慨地说。


从法律“小白”到专业律师



“每一份工作都是新鲜而充满挑战的。”回忆起自己从事船舶航运工作的那些日子,杨祺觉得很有意义,“那时候经常接触各类海事商务纠纷,我也逐渐认识到了解法律、学习法律的重要性。”


  工作期间,这家国际远洋公司的法律顾问高永荣向她抛出了橄榄枝,“你积攒了这么多海事海商纠纷的经验,要不要转行做这方面的律师?”


  当时,法律对于杨祺而言完全是陌生领域。“我本科学的是工商管理,与法律毫不相关。高顾问跟我说,越不懂越好学,司法考试虽然难,但只要努力就有希望。”高永荣的鼓励让她有了尝试的勇气。


  机缘巧合的是,杨祺高中时期的班长因为怀揣律师梦想,毅然选择从深圳电视台记者转型当了律师。这让杨祺对转行有了更多勇气。


  当年的司法考试难度颇高,通关率极低。面对困难,杨祺无所畏惧,全身心投入。“我当时就想着,司法考试虽然难,但只要把考试涉及的知识掌握扎实就一定能通过。我肚子里没有太多复杂的理论,就盯着考试那点知识,努力去掌握它。”她回忆道。最终,她成功通过司法考试,于2017年3月进入江苏田湾(连云)律师事务所实习,并在2018年6月正式获得执业资格。


  正式转行后,杨祺将职业重心转向了海事海商和国际贸易等领域的法律事务。凭借着多年国际航运实务经验及熟练英语的经验,她不仅能熟练运用国际航运实务及惯例,还能精准处理各类复杂的海事海商纠纷。这种跨界背景让她在法律实践中游刃有余,也为她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与认可。


努力让自己绽放光彩



作为律师,杨祺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每一个案件,无论大小,对当事人来说都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当事人把案子交给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绝不能辜负这份信任。”她说律师最重要的品质是专注力和持续学习的能力,一定要对行业怀有敬畏之心。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哈罗娜’案,这是一场专业与坚韧的考验,官司打了3年半。”杨祺说。这宗案件涉及船舶污染损害责任纠纷,当时外籍船舶“特蕾莎朵”轮货油泵预热液压油支管锈蚀导致液压油管破裂,液压油喷射,在巨大向岸风的作用下飘向码头,造成堆存在港口货场的球墨铸铁管受到污染,该批货物原计划是出口国外用于饮用水的输送(一般为政府工程)。受污染的球墨铸铁管不能再作原输送饮用水的用途使用。


  在赔偿协商过程中,双方因对货物处置方案和赔偿额度存在分歧,未能达成一致,案件最终进入诉讼程序。“这个案子非常复杂,涉及许多专业知识和细节。船方的检验机构与我们的观点截然不同,我们必须通过各种证据和专业知识去反驳。一审开了好多次庭,每次庭上都要和对方据理力争,真的很考验人的耐心与毅力。但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为客户争取最大的权益。”作为原告代理律师,杨祺回忆案件审理过程时说。


  最终,案件以一审胜诉、二审维持原判成功结案。“这起案件的意义在于,我国出口商品的种类日益多样化,尤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各类国外基建项目带动了相关产品出口,涉‘一带一路’案件也相应增多。相关货损案件中常会遇到特殊定制货物,损失评估较难,这起案件的妥善处理对于特殊货物定损的处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案件虽历时多年,却充分展现了杨祺在海事海商领域的专业素养与坚韧精神。


  在日常工作中,杨祺不仅要处理各类案件,还要不断学习新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她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讲座,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注重与同行交流合作,不断拓展人脉资源和业务视野。


  “我们这个行业知识更新换代很快,不持续学习就会落后。和同行交流也能让我学到很多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杨祺分享着自己的工作心得。


  如今,杨祺已成为江苏田湾(连云)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在律界崭露头角。她是江苏省省级涉外律师人才库成员、江苏省省级海商海事律师人才库成员、江苏省省级海商海事律师服务专家团成员、江苏省律师协会海商海事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仲裁委员会涉外法治人才通识认证获得者、连云港市国际商会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并多次荣评为江苏田湾律师事务所“优秀律师”。


  回顾职业生涯,杨祺感慨万千。从东北到连云港,从外企到海运公司,再到律师行业,每一次转行都是挑战,也是成长。“我很感激自己一路走来所经历的一切,这些经历塑造了现在的我,让我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未来,我会继续在律界深耕,用自己的专业和热情为更多人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杨祺微笑着说。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