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冯小娟:
关注居民诉求 建设幸福家园
“我们坚持在建强组织、破解难题、服务群众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市人大代表、东海县牛山街道北辰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冯小娟说。社区以“一老一小”的幸福感、获得感、价值感为落脚点,探索社区经济,挖掘邻里资源,升级党建+邻里中心,持续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北辰社区常住人口约2万人,60周岁以上老人有2000余人,空巢、独居老人数约46户,为解决困难群体吃饭问题,冯小娟依托社区“大党委”,联络辖区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小区党支部等众筹资金,开办社区大食堂,并通过“共驻共建”“盘活资源”等方式,成立东海县北辰社区服务有限公司,探索出发展社区党组织领办集体实体经济新模式、新路径。
作为市人大代表,冯小娟心系群众,时刻关注辖区居民的诉求,深化社区“一刻钟便民服务圈”,让居民日常生活、休闲娱乐“抬脚就到”,群众幸福“近在咫尺”。同时,她整合资源,把党建+邻里中心建成近距离联系服务凝聚党员群众的载体,成为大家“愿意来、喜欢来、还想来”的幸福家园。
在冯小娟的带领下,社区荣誉累累。2024年10月10日,北辰社区残疾人服务获连云港市比赛项目组第三名;2024年12月2日,北辰社区老年居家服务获江苏省社会组织优秀案例(连云港市2家);2024年11月,探索注册成立北辰社区服务有限公司,是苏北第一家。
(陈兵)
市人大代表李来刚
履职尽责勇担当 凝心聚力谋发展
作为市人大代表,灌云县临港产业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来刚始终不忘人民嘱托,认真履职尽责,反映企业呼声,积极建言献策,引领着园区向着高质量方向阔步前进。
招商引资是园区发展的源头活水。近年来,李来刚深入研究市场趋势与临港优势,精准定位出“3+N”临港特色产业体系,为园区发展锚定航向。他率领招商团队,积极奔赴上海、杭州等地考察招商,按图索骥,靶向招商,诚邀四海客商到临港投资兴业,共创未来。2024年成功招引签约过亿元产业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186.5亿元。
重点项目是稳增长的压舱石,是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李来刚深入推进园区领导班子重点项目包保责任制,坚持全周期服务,解决项目推进难题,强化土地、手续、资金、用工、用能等要素保障,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就近办”“立刻办”的需求。江苏盛邦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深有感触:“临港产业区成立了以李主任为组长的盛邦项目服务工作专班,一对一协助解决各项难题,日事日毕,为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及中交验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没有园区的精准服务就没有我们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效。”
击鼓催征勇争先,奋楫扬帆新征程。李来刚表示,将继续履行好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为群众发声,为企业解难,坚定“拼”的信心,打造产业项目强磁场;激扬“拼”的斗志,促进产业项目强推进;拿出“谋”的睿智,优化功能布局大提升,用心用情做好本职工作,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灌云新实践贡献自己的力量。(张晶晶 马兆轩)
市人大代表杨帆
匠心筑梦 创办家门口的一流高中
“作为市人大代表,我积极履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灌南县惠泽高级中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正高级特级教师杨帆表示。自担任惠泽高级中学校长以来,杨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惠育英才,润泽未来”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思考学校高位发展路径,提出“激情教育、高效课堂、精细管理”的“十二字”教学管理方针,以“自编资料、限时作业、培优补短、课堂改革、课程育人”等“五件要事”为抓手,大力推进学校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在他的带领下,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024年高考,学校一本达线率99.5%,荣获市教育局高考“重大贡献奖”。
作为市人大代表,他还积极思考灌南教育的短板和弱项,思考如何为教育建言献策,办好灌南人民满意的教育。他先后提出《关于扩大县域普通高中教师招聘自主权的建议》《关于增加县中育优培尖经费支持的建议》等,这些建议得到了市县人大领导、灌南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灌南县在教师招聘、挽留优质生源、争取优生培养经费支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促进了灌南高中教育尤其是惠泽高级中学的更快发展。
在教育的道路上,杨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灌南有60余万人口,灌南人民渴望在家门口能有一所一流高中学校,杨帆总是对此念念不忘。他说,他将继续以扎实的工作作风,为学校的发展和区域教育事业的进步作出积极贡献,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陈兵)
市人大代表张霞
传承发展中医 为人民健康谋福祉
“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我深知自己肩负着人民赋予的重托和期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牢记代表的职责,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履职能力,坚定不移地走在传承与发展中医的道路上,致力于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中医带来的福祉。”市人大代表、赣榆区中医院公共卫生科副科长兼中医特色疗法门诊负责人张霞说。
每天早晨8点,在赣榆区中医院一楼大厅的中医特色疗法区,张霞就带领当班护士忙碌起来,为前来体验中医非药物疗法的市民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在这家融合中医精华的诊室,张霞凭借精湛的医术为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她运用艾灸、刮痧、拔罐等传统技术,并创新了固原灸、葫芦灸、虎符铜砭刮痧、火龙罐综合灸等疗法,结合中医理论和具体病情为患者实施相应的治疗和护理,以实现养生和疾病治疗。此外,她还积极参与义诊和送医下乡等公益活动,工作近30年来,多次获评市、区级卫生系统“优秀工作者”“赣榆好人”“优秀志愿者”等。
作为卫生系统的人大代表,张霞一直致力于推广中医药知识,改变公众对中医的看法,用实际行动增强公众的健康意识和水平。在履职期间,张霞还结合实际提出多项建议,包括《关于加强小区物业对电动车进家充电管理力度的建议》《关于在我市进一步开展安宁疗护工作的建议》《关于中医诊疗项目收费及医保支付的建议》以及《关于进一步优化居家养老嵌入式、零距离服务模式的建议》,这些建议均涉及民生福祉,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伏广进)
市人大代表马善民
用邮路铺就助农助残希望路
“人大代表,是职务,更是责任;是荣誉,更是使命。从当选市人大代表的那一刻起,我就时常告诫自己:要始终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诺言,立足岗位、倾力尽职,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充分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的风采和担当。”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连云港市分公司锦屏支局支局长、投递员马善民说。
自1996年参加工作,马善民20多年如一日,一直致力于在乡村邮路上传递党的富民政策、民生信息,投递报刊信件200余万件,准确率100%。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邮政行业劳动模范、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美快递员、中国好人……在他工作室的一面墙上,大大小小的荣誉证书见证了他这些年来的付出与成绩。
除了干好本职工作,作为市人大代表,马善民还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他充分利用邮政服务平台,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近两年,通过线上线下帮助海州区陶湾村销售滞销葡萄、大白菜等超过5万斤,销售各类农产品超过100万元。
除了助农销售,马善民还非常关注弱势群体,特别是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他组建的“小马哥”志愿服务队经常开展助残活动,为残疾人提供义务劳动、心理疏导等服务,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助残行列中来,共同为残疾人送去关爱和帮助。(伏广进)
市人大代表苏海燕
以病人为中心 护佑儿童健康
“作为一名医务行业的人大代表,我有义务为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市东方医院儿科主任苏海燕说,做好本职工作,热忱服务患者,忠于医疗卫生事业,为民排忧解难,是使命所在。
从事儿科临床医疗工作20多年,苏海燕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术帮助患者解除病痛,重拾健康。她担任市人大代表期间,始终牢记职责和使命,从身边事做起,听民意,解民忧。
2022年3月,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市东方医院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开设了儿科发热门诊,苏海燕带领全科人员顺利接下了我市东部城区儿童的救治任务。儿科发热门诊建设之初,面对一些家长及家属的不理解和排斥,她丝毫不敢松懈和犹豫,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作为一名儿科主任,苏海燕始终以身作则,全身心扑在工作上,积极组织儿科医护人员进行防护用具使用、消毒隔离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使科室人员全员参与,做到人人过关。作为科室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她始终认真做好对青年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医德医风、吃苦奉献精神的传、帮、带工作。
除了一心为患儿提供贴心服务,苏海燕还积极履行科主任的职责,始终坚持科学管理,注重人才培养以及科室梯队建设。2020年以来,科室完成4名在职研究生的培养,不仅提高科室医疗服务质量,也为患儿提供优质服务,让医院形象在优质服务中不断升华。
(张晶晶)
市政协委员夏春丽
勇担使命责任 积极服务社会
她是孩子们眼中的“夏妈妈”,是家长们愿意把孩子放心托付的“园长妈妈”,是一个有情怀、有思想的教育工作者。她就是市政协委员,连云港春辉教育集团董事长、总园长,“中国民办幼儿园优秀园长”“江苏省优秀产业教授”夏春丽。
在履行参政议政职责中,夏春丽勇担使命与责任,用满腔的政治情怀,先后撰写政协提案和社情民意28篇、参与社会调研30余次,3篇建言被列入大会发言材料。其中《着力打造连云港市西游记文化品牌》一文被连云港市委统战部评为“优秀建议奖”并作为市委书记面对面专题协商发言材料;《关于推进我市优质普惠学前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作为市长与政协委员面对面专题协商的发言材料并发言,同《关于将“西游记文化”打造成我市特色文化品牌的建议》一起被收录在《市政协坚持协调发展协商议政会会议发言材料》中。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夏春丽时刻牢记社会使命,为港城数千家庭提供优质幼儿教育服务同时,积极响应国家促进就业政策,为应届大学生和待业人员提供近300个就业岗位;积极参与民革市委组织的“中山博爱暖心工程”社会服务活动。
拥有一颗“公益之心”的她,还多次跟随民革连云港市委会赴贵州纳雍开展对口帮扶活动,为贵州贫困山区捐款捐物,并为一名贫困家庭学生提供3万元助学金。
“以责任担当做事,以爱心激情办事,以认真细致成事”是她的人生理念,彰显着政协委员的初心与使命,践行着教育人的责任与担当。
(张晨晨)
市政协委员张宏远
为现代化海洋城市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成为政协委员是一项沉甸甸的荣誉,更是一份实实在在的责任。我们不仅要在自己的行业内做出成绩,还要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在调研考察中不断学习,积极建言献策,为港城建设现代化海洋城市提供思路,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贡献智慧。”市政协委员、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院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宏远教授说。
身为政协委员,张宏远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关注现代海洋渔业、海洋新兴产业以及海洋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发展情况,将调研考察中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认真分析,写成调研报告及时反映,当好经济发展的智囊团。2024年,张宏远提交调研报告20余篇,其中《建好人才队伍,建强海洋产业》《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促进人海和谐共生》《精准施策,加速推进现代化海洋渔业建设》等8篇调研报告获得省市主要领导批示。
在认真履行政协委员职责的同时,张宏远不断夯实学术内功。去年,他聚焦海洋经济、人才开发、区域创新等领域申报市厅级以上课题7个,在期刊上发表《大食物观视阈下江苏高水平建设“蓝色粮仓”的对策研究》等多篇论文,并出版《中国渔文化研究:基于连云港发展实践》著作。
“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深度参与我市海洋经济的发展与转型,并积极建言献策,助力连云港现代化海洋城市建设,为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张宏远说。(张灿)
市政协委员李慧
用赤忱之心 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
“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立足本职工作,积极履职,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市政协委员、市一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民建医卫支部副主委李慧说。从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到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李慧始终工作在医疗第一线,为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港城市民的健康素养努力奋斗。
从医30余年,李慧努力学习相关医学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把参政议政、服务社会等内容结合起来。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李慧深感责任重大,强烈的政治敏锐性及参政议政能力,使李慧对人民健康问题关注更多。
《关于建立健全连云港市新生儿“出生缺陷”防治机制体系的提案》被列为市政协重点督办提案;《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提案受到市教育局、公安局等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多项措施加强青少年心理关怀、法治教育。
今年,李慧撰写了《关于在我市公共体育场馆配备AED的提案》,希望通过在公共体育场馆配备AED,让广大市民更加安心享受运动,使社会急救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多年的努力工作,李慧先后获得民建中央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市卫生系统三八红旗手等称号。“下一步,我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一老一小、群众健康等民生热点,建言献策,积极履职,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养、保障人民健康多作贡献。”李慧说。(王进文)
市政协委员易怀丽
坚守初心十八载 维权服务绽芳华
她,是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毕业后毅然投身职工维权服务的追光者;她,是在市总工会法律工作部岗位上坚守十八载、初心不改的践行者;她,是凭借专业与热情为职工群众撑起权益蓝天的守护者;她,就是市政协委员、市总工会法律工作部部长易怀丽。
在法律工作部,易怀丽全身心投入到职工维权服务中。每天答疑解惑、回复咨询、调处争议,她从未有过丝毫懈怠。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调裁诉代”劳动争议一体化调处平台落地,工会阳光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多年来累计服务职工群众4200余人次,挽回费用4500余万元。维权服务工作分别获得市委、市政府和省总工会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并多次在全国、省、市等相关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在工作中,易怀丽大胆创新,擦亮多个工作品牌。借助QQ群、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开展“跨时空维权”,为 1200多名职工提供在线服务;在新媒体开设“小易说法”专栏,用鲜活案例、通俗语言,发布信息120余期,全国30多家媒体转载,2个普法视频被评为全省工会“十大精品课程”。
身为政协委员,易怀丽履职尽责。她积极参会、调研,提交提案10余件,关于加强扶贫资金监管的联名提案被评为市政协优秀提案,关于加强法治服务企业的界别提案由市政协领导重点督办。参与调研并撰写多篇调研报告、发言材料,2篇调研报告被评为优秀调研报告,获得市委主要领导批示。
(魏吉珂)
市政协委员侍军
扎根基层谋创新 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幸福
小餐桌连接大民生。作为一名来自餐饮行业的政协委员,侍军始终坚持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让百姓既能吃得安全,也能吃得丰富。他时刻不忘身为政协委员的职责,积极参政议政,围绕解决弱势群体吃饭难、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等议题积极建言献策。
在日常履职工作中,侍军努力发挥政协委员的带头作用和政协委员在界别中的代表作用,积极为市委、市政府高质量发展目标建言献策,深入基层和所代表的界别中去了解广大群众的真实需求和问题。他牵头成立的侍军委员工作室,持续接待群众来访,并通过调研走访、座谈回访等多种方式,了解群众对各项民生工作进展情况的反映和要求,并围绕我市经济发展和民生工程的焦点、热点问题撰写提案。
政协委员的工作之外,侍军不忘本职工作,不断助力淮扬菜在餐饮行业的发展与传承,记录保留港城本地特色饮食文化。2023年2月,“侍军大师工作室”成立,将以“产、学、研”一体模式进行专项研发,深入探索餐饮行业中的理论研究、菜品研发、技能攻关、技艺传承等方面知识。
侍军不仅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发光发热,在社会上也奉献着自己的一份爱心。自从2009年创业以来,他每年都会为学校教育事业捐款捐物,他企业所经营的每一个学校食堂都设有贫困学生勤工俭学岗位,为在校贫困生提供住校补助。
(张灿)
市政协委员郑刚
凝聚力量 追“新”逐“质”强发展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同时也是科技工作领域的一员,要紧跟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围绕科技创新驱动城市发展的大局,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市政协副秘书长(不驻会)、市科技局副局长、九三学社市委会副主委(不驻会)郑刚,以这样的心声,开启了他为港城科技发展拼搏奋进的征程。
作为政协委员,郑刚积极参政议政,通过提案为城市发展出谋划策。去年,他撰写的《夯实创新优势 壮大产业规模 建设国际知名的碳纤维产业基地》被选为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材料。个人提案《关于强化产业链招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得到市长邢正军的督办,相关建议被市商务局采纳。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市政协督办活动,深入开展发展新质生产力等调研工作,为产业发展贡献智慧。
今年,他代表九三学社界别提交提案,围绕加快培育未来产业,从园区建设、技术攻关、创新主体培育等多个方面提出建设性建议。同时,他个人针对深远海风电产业提出提案。
展望新的一年,郑刚心中已有清晰蓝图。将建好用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继续培育创新主体,围绕招、引、培等环节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扩大企业数量;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让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地方产业;集成创业要素,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王进文)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