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网上年货节燃旺春节消费新动力


(□ 侍敏 陈勇)动动手指,年货送上门。春节临近,包括淘宝、天猫、京东、抖音等在内的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启动年货节,每日签到领红包、分享好友领红包、官方立减、跨店满减……在为消费者带来一场盛大购物盛宴的同时,也为春节消费旺季再添助力。

网上年货节供销两旺

  网上年货节是商家开年第一波促销,各平台也是火力全开。笔者注意到,天猫、淘宝、京东、抖音等纷纷推出一系列年货促销活动。

  淘宝年货节从1月2日开始预热,1月6日20:00正式开始,一直持续到1月20日。除了各种红包,平台还提供“跨店200减30”的满减优惠和大量限时折扣、抢购活动等,吸引消费者前来抢购年货;天猫年货节也分为预热期、正式售卖期和返场期,1月24日开始还有“不打烊开卖”,除了跨店满减,还设有超级红包,消费者可以通过领取并使用这些红包来进一步降低购物成本;抖音商城年货节则从1月2日开始,至1月22日结束,为期21天,消费者在抖音商城选购年货即可享受官方立减、一件直降15%的优惠;京东年货节更早,从2024年12月24日开始,一直持续到2025年1月23日,具体还有开启日、主推日、跨晚、腊八高潮期、专场期和小年高潮期等多个阶段,红包、抽奖、满减等各种活动让人目不暇接。

  网上平台推出的年货节,品类也是琳琅满目。除了传统的生鲜食品、坚果零食、服饰鞋帽、珠宝黄金等商品,还有冬季时令生鲜,如山东乳山生蚝、广东清远黄油鸡、福建金鲳鱼、宁夏滩羊等多地物产,智利车厘子、赣南脐橙、丹东草莓等应季水果也将从枝头果园直达消费者餐桌,成为团圆宴上的“甜蜜担当”。此外,有的平台还推出“文创年货节”专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国潮产品和节庆产品,都将成为网民购物车里的“年货新宠”。

  网购年货让消费者坐在家里就能收到大包小包天南海北的年货,动动手指还可以给远方亲人送去祝福。因此,网上购物节开启之后便出现供销两旺的态势。

春节前后网购消费投诉增多

  随着网上年货节的开启,有关网购的消费投诉也将明显升高。据了解,指数波动的根本原因是由服务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春节期间,快递变慢、店铺歇业,但人们网络消费的热情并未降低。

  笔者了解到,春节期间是消费旺季,虽然不少电商平台和物流公司纷纷宣布“春节不打烊”,但实际情况却是,每年春节,不少快递站内的快递人员都是轮流值班,由于人员减少,每天的配送量却大幅增加,这就导致了送货不及时或送错货等情况发生概率增加。此外,一些企业虽然提供“不打烊”的服务模式,但春节期间坚持提供服务的大多是企业的值班人员,整体服务能力与日常不可同日而语。一旦发生退换货等情况,企业处理不及时,消费纠纷也会随之增加。

  市市场监管局消费者投诉举报管理处根据近几年对春节期间消费者投诉举报动态监测和大数据分析,春节期间,网购消费投诉除了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还有商家不按约定时间发货、在退换货环节不能达成一致、快递送达不及时等。

网购年货,这些方面要留意

  由于年货节的特殊性,消费者在网购年货时还需多留心。一是在选购果蔬、肉类等生鲜食品时,要了解食品的保质期以及和商家详细沟通快递送到时间,防止食品在运输途中出现损坏或变质。据了解,不少消费者还会选择预制菜品年夜饭,半成品年夜饭多是熟制或者半熟食品,保鲜时间相对较短,因此更要格外注意物流或配送时间。消费者应尽量选择距离较近的商家,与商家约定好配送时间,签收快递前务必当面开箱检查。二是谨慎选购“超长预售期”商品。部分商家为了降低企业库存,选择预售商品,但在近年来,预售时间过长、超时不发货、告知不到位、预售订单无法兑现等问题频频出现,引发消费者反感和信任危机。消费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购买预售产品,在直播间下单不要轻信主播口头承诺,要通过详情页、下单页面、询问客服等详细了解商品是否预售以及预售时长,谨慎选择“超长预售”商品。三是消费者选择网购年货,应尽可能提前购物。建议下单时先询问商家发货时间和发货时效性,了解平台对于特殊节日期间发货和交易规则的调整,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各家物流企业节日期间快递工作安排情况,必要时可以选择指定快递公司。

  市市场监管局消费者投诉举报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春节期间,服务供需矛盾难免,一方面希望消费者不要过于苛责,体谅店铺、物流企业及工作人员的状况;另一方面,消费者应尽可能提前购物,谨慎下单,避免因送货延误等问题影响节日心情。

本文配图为网络截图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