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江苏辖区)推进数智化建设 提升航保服务能力


(记者 刘蔚 通讯员 程鑫 董雪)近日,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江苏辖区)2024年新闻发布会在我市举行。笔者从发布会现场了解到,2024年,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全面按计划完成了优化航标配布、海事测绘、海图更新及海上通信保障等一系列航海保障工作,其中,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贯穿新时代航保服务全过程,有效提升了江苏沿海的水上交通安全保障能力,也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航标作为水上交通的重要指示标志,对于船舶的安全航行至关重要。截至目前,江苏辖区航标数量共计1305座,较2023年新增81座,全年航标正常率、维护正常率、DGNSS信号可利用率、AIS基站正常率等均高于部颁标准,为过往船舶提供了持续、稳定、高质量的导助航服务。“以连云港港为例,2013到2023年,其年吞吐量由2亿吨增长到3.2亿吨,增长超60%。同期连云港辖区的航标正常率从99.77%上升到99.96%,这足以说明我们的导助航服务在保持高水平运行的情况下,还在持续提升中。”连云港航标处处长王申山介绍。


在海事测绘方面,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充分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手段,不断提升海图数据的精确度和现势性。2024年,中心按计划完成了江苏沿海港口航道图测量5幅,实施通航尺度核定测量7项,测量面积2600余换算平方公里,涉及连云港港、盐城港、南通港等重点港口航道水域,为服务地方港航发展提供了精准、可靠的数据支撑。同时,中心还出版发行了《中国沿海潮汐表(江苏)》,与上海港、杭州湾、浙江沿海、福建沿海的潮汐表共同组成完整的表序列,实现了东海海区潮汐预报的全覆盖。


海上通信保障是确保水上交通安全的重要环节。2024年,中心共收到处理江苏水域DSC遇险信息606件,报告RCC8件,播发海上安全信息6306份,保障海事空巡通信94次,处理重大通信17起,确保了通信事故为0,水上安全通信差错率为0,持续为海上船舶提供高质量通信保障。


此外,中心积极融入江苏沿海大开发战略,对接服务“一体两翼”产业布局,依托数智化技术应用,圆满完成了多项重点工程项目的技术审查、技术测定和效能验收工作。针对大通州湾的发展需求,中心全力做好航道、锚地的通航尺度核定测量服务和应急扫测服务,为通州湾港航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