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婷婷 王紫 王浩宇 焦薇圩 孙雅文)潮起海州湾,筑梦新港城。
今年是连云港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周年。与港城共成长,市总工会也走过了砥砺奋进的光荣岁月。回望来路,不改初心,市总工会始终牢记使命,牢牢把握工会工作总基调,凝聚改革发展共识,弘扬伟大劳动精神,汇聚创新创造力量,工会工作在建设中成长,在开拓中前行,在改革中壮大。
在港城40年发展的过程中,奏响着一曲曲工人阶级爱拼敢赢、奋勇争先的宏伟赞歌,也跳跃着各行各业劳动者求索创新、锐意进取的亮丽音符。他们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见证了连云港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年来的巨大变化,也用自己的双手诠释着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精神。
王其仓
躬身入局 建设绿色石化基地
徐圩新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先导区,是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也是江苏沿海开发、“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中产业合作的主要实施载体。2009年成立至今,徐圩新区凝聚了许许多多劳模工匠的心血,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其仓就是其中之一。
2016年5月9日,王其仓入职江苏方洋水务有限公司。最初,他在公司的生产技术部,后来调到了规划发展部,主要从事安全管理,就是对企业的运行场站,也就是徐圩水厂和徐圩污水处理厂进行日常安全监管。
“那时候,石化基地内只有两家石化产业项目,进驻的企业比较少,水塘子、芦苇荡、盐蒿随处可见,有的地方路还没有修通,车和人都比较少。到了晚上,大部分地方黑乎乎一片,比较荒凉。我还记得当时只有一个污水处理厂,产业项目少,给污水处理厂也带来较大的运行压力。”王其仓回忆道。
对于这样的环境,王其仓很快适应。“我是通过社会招聘入职方洋的,像我入职的时候说的,我就是要回来建设自己的家乡。安全专业的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作,当时方洋水务是一个新公司,好多工作一个人做,工作量蛮大的,做不完就带回去加班做,但是每天都感觉很充实。”
工作半年以后,因为王其仓学的是化学工程,更适合干污水处理,领导找他谈话,问他愿不愿意转岗做污水处理。“我当时觉得干了很长时间安全管理了,换个岗位也挺好,于是就转做第一个污水处理厂(徐圩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了。当时我被任命为徐圩污水处理厂的厂长助理。新工作开始,好多事情要重新学,那个时候经常加班,我记得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加班140多个小时,当时没有公交车,也回不去家,有时候加班就住在厂里。那时觉得压力很大,担子也很重,因为我们是石化产业基地最后的环保防线,不能失守,要守护好家乡的绿水青山。”
从规划发展部到徐圩污水处理厂,后来又从徐圩污水处理厂回到规划发展部,由安全转行环保工作,王其仓积累了大量环境综合治理方面的经验。“在当时,对我来说,由运营又转到产业水处理业务,是一种挑战,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管理。我是2016年11月到徐圩污水处理厂工作的,后来在2018年又回到了规划发展部,这段时间我的经历比较丰富,接触了很多污水处理技术和工艺,也见识过许多污水设施和装置,拜访过许多环保企业。尤其是在规划发展部这段时间,有幸参与到方洋水务新的环境治理模式,也就是第三方治理的尝试,其间我参与了上报国家发改委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实施方案》和上报国家生态环境部的《环境综合托管治理服务模式实施方案》的编制,参与规划筹建了第一期第三方治理工程的建设、10万吨再生水厂工程和3.75万吨的高盐废水处理工程,这个在国内应该是首次实施的大型规模化的第三方治理模式,和国内外数得上的环保工程公司都打过交道,出去学习的机会也很多。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知识储备得到极大拓展,当然,也要感谢部门领导和公司领导的关怀和帮助。”
王其仓还主导筹建了连云港久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和连云港三航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筹建公司主要是跟着项目的建设来走的,先是筹建连云港久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来建设徐圩新区再生水厂,这个在当时也是国内单体最大的厂,后是筹建徐圩新区达标尾水排海工程PPP项目公司,也就是连云港三航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后来我还参与了徐圩污水处理厂的升级转型改造工程,这些项目的顺利投产,见证了徐圩的发展,当然也锻炼了我。我印象最深的是徐圩新区达标尾水排海工程的项目建设,这也是我从前期手续一直跟到建设完成的项目,前后经历了两年时间,最终建成投运,管道也一次升压成功,还助力我们在省重大项目劳动竞赛中斩获了全市第一名的成绩。”王其仓说。
此外,王其仓还参与了江苏省首条深海排放管道建设。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点,其中超长距离顶管及海上管线敷设施工难度最大。该顶管要下穿河堤、河床和海堤,施工深度达11米,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施工一旦对原有地质产生破坏,恢复难度较大,到时施工质量就没法控制,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为避免地质破坏,要对顶管机选型、顶进刀具、进度控制以及精度测量进行周密计划。严格做好顶力控制,根据机头监测系统,及时开展测量复核工作,最终使顶管中心偏位值控制在2厘米以内。
海域管线施工方面,连云港海域涌浪大,俗话说,海上无风也有三尺浪,海域工程管线敷设又位于防波堤外侧,且管线由海堤向海侧延伸20多公里,施工海域无掩护,焊接进度受风浪影响大。为克服海上涌浪大的问题,王其仓牵头各参建单位在关键工序管控中,合理安排工艺工序,创新性地提出“双船、双工序”施工,最终借鉴管道抢修的哈弗节施工工艺,优化海域管道连接,圆满完成施工管线对接。
“在质量管控方面,我们重点对管材、焊缝质量进行管控,对标石油管道焊缝检测规范,将二级焊缝按一级焊缝标准管理,采用TOFD检测技术(超声波百分百检测),焊缝合格率达100%。现在看来,这些举措是具有突破性和创新性的,也为后续其他项目提供了一些借鉴。”王其仓自豪地说。
周雪平 化工让生活变得更便捷
在盛虹石化氧化衍生物事业部EOD工艺主任工程师、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周雪平看来,化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将不同的原料进行反应,分子之间发生重组就能诞生新的物质。“化工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牙膏、肥皂、化妆品,沙发里面的海绵,汽车轮胎,装修用的涂料等都是化工产品。因为有了化工,才让生活变得更加便捷更加丰富多彩。”
因为对这门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学时周雪平选择了化学工程与工艺这个专业。“我目前所在的EOD装置是环氧乙烷下游的衍生物装置,通过将不同的原料醇与环氧乙烷或者环氧丙烷进行反应就能产出不同类型的产品。比如我们装置生产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供应给蓝月亮、立白等公司用于生产洗衣液、洗手液。我们生产的另一个系列产品减水剂单体,可用于生产减水剂,最终用于混凝土施工,缩短施工周期。”
为了让装置早日投产创效,周雪平和团队付出了巨大努力。2017年3月,装置刚投产的时候,非离子表活系列产品市场开拓缓慢,客户认证需要3至6个月。而另一款产品减水剂单体由于专利商不擅长减水剂单体的生产工艺,产品的关键指标双键保留率只有88%左右,低于行业标准92%。当时面临的情况是,指标合格的产品市场未打开,有市场的产品质量不合格。面对这种困境,周雪平选择集中力量攻关减水剂单体,通过搜索文献,打听同行信息,最终发现减水剂单体的催化剂体系与非离子表活不同,操作参数区别也很大。在更换了催化剂、调整了参数后,终于产出了合格的单体产品。
2018年6月,周雪平主导组合而成的多反应器多物料清洁转移装置获得国家专利局颁发的发明专利。“我们的产品属于多品种小批次,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不同牌号的切换。有时上午产的产品与下午产的产品就完全不同,且物料物性相互冲突。在将反应釜内产品转移到产品罐的过程中,管道内残留的产品很难倒空干净,有时会造成产品污染。如果把管道彻底倒空清洗,则需要很长时间,且会产生大量污水。这个时候我们想到了DIY一套柱塞自动清洁装置,类似平时打针的针筒。在液体物料走过管路后通过使用橡胶塞,在管道内运行一圈,将管道清扫干净。使用该清洁转移装置后避免了污水的产生,按照设计工况,一年节约的污水处理费用约380万元。”周雪平介绍。
一人计短,众人计长。在不断的挑战中,周雪平带领团队不断克服重重阻碍。“在遇到难题的时候,我通常会组织有经验的班长和工程师一起讨论,有些关键问题会请我们的上级领导一起拿主意。收集广泛的信息有助于寻找出最佳的解决之道。同时,通过参与沟通讨论,班长、操作人员都掌握了装置的动态,知道团队未来的目标是什么,也知道该往哪方面努力。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正是有了这样的团队气氛,在装置的生产运营过程中,我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作为国家级石化基地,徐圩新区对入园企业的环保要求非常严格。据周雪平介绍,企业所使用的专利技术均是全球同行业最顶尖的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吃干榨尽、废料最少化。固体废料通过收集并委托有资质的环保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污水有专门的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尾气均有专门的尾气处理设施在处理合格后排放。实现了生产全流程的绿色化。绿色化工理念对徐圩新区是一种助力,协助徐圩发展经济的同时守护住那一片绿水青山。
房体育 用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发展
作为盛虹石化安全主任工程师,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房体育全程经历了盛虹石化在徐圩新区的建设过程。
2011年10月,房体育来到连云港,入职盛虹集团,准备建设丙烯腈联合装置项目。“当时,我们到徐圩新区查看项目选址的时候,几乎就没有像样的路,车子很难开到现场。项目选址地及其周围全部都是一块一块的水塘,周围杂草丛生,很是荒凉。如果不是因为知道东北方向就是大海的话,我们都很难辨认出方向,很难和现在的徐圩新区规划有序的宽敞道路、整齐划一高塔林立的工厂、设备轰鸣、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联系起来。”房体育回忆道。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房体育和团队遇到了大大小小不少困难,他们依靠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敢打敢拼的工作精神一一克服。“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我们项目所在地的地基处理和设备基础的处理方案。我们项目所在地位于海边,原来是一片片滩涂和鱼塘,对建设化工装置而言,地质条件不是很有利,因为土质疏松不利于桩基施工。普通的地基处理方法如换填法(挖除基础底面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换填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的材料,如碎石、中粗砂等,并分层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很难达到要求和理想的效果,通过反复找专家和设计院进行论证,最终确定了先进行真空堆载预压,然后再进行二次地基处理,最后再根据建筑物或设备的要求以及施工要求,在大型设备下面设计联合基础平台,以达到最佳设备基础加固效果。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地基处理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一名技术大拿,房体育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和5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并带领装置工程技术人员将MMA装置的整体运行水平提高到了国内一流技术水平。
“2016年一期项目试生产之后,针对丙烯腈联合装置中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装置生产运行过程中遇到的生产问题,我对生产过程中消除产品酸度的洗涤塔的结构以及介质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成功进行了改造升级,我的发明及专利基本都来自这些改造提升项目,这些项目为后期装置的发展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房体育介绍。
作为盛虹石化的一名老员工,房体育见证了徐圩新区的发展历程,为盛虹石化和徐圩新区的大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作为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徐圩不仅是连云港的骄傲,也是我们每个奋斗在徐圩新区这片热土上的工作人员的骄傲,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徐圩新区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为更多企业和人才的入驻提供有力保障。希望徐圩新区成为绿色生态示范区,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来此发展。我对徐圩新区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