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为311户居民打造家门口的“幸福河湖”


(记者 朱迅 通讯员 王雅萱 韩俊锋)冬日的甲子河水光潋滟,周边的居民倚在河道两旁的栏杆上交谈生活趣事。“这几年,甲子沟的生态环境变化很大,以前难闻的臭味和水面上漂浮的污染物消失不见了,幸福感得到了大大提升。”附近居民张晓惠说,大伙对这些改变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昨日,笔者从海州生态环境局获悉,甲子河涧沟截污纳管民生工程让沿线的311户居民实现“推窗见绿”,200多年前被称为黄金水道的甲子河,现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据了解,甲子河是由清朝海州知府唐陶山于嘉庆九年五月倡导开掘,因建于甲子年而得名。它是进出海州东城门的必经之路,也是当时通往有“苏北水乡”之称的板浦的黄金水道,商贸往来繁忙。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经济技术落后的朝代,完成河面十余米且可通船舫的人工河实属不易。   


年久失修河道“失色”。甲子河是海州老城区东西片雨季的主要排洪通道,该片区地势高低不平、住宅密集、巷道狭窄。长年以来,居民们的生活污水从下水道直接排放进甲子河中,让涧沟“蒙了灰”。据住在附近的居民王先生回忆,以前这里河道狭窄且不流通,河水浑浊不堪,散发出阵阵异味,周边住户甚至都不敢打开窗户。  


为此,海州决定将甲子河沿线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作为民生实事项目,采用真空负压污水收集系统,铺设主支管线3650米、接户管线3200米,设置1座60吨/天真空站、168座真空负压井,统一收集起居民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在河道流域建立一体化负压站,并在用户端设置无电真空负压收集井,当污水进入收集井、液位到达预定高度时,污水将被自动、高速地吸入负压收集管。”朐阳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相比于传统的重力排水系统运行模式,此举可以节约70%的人力投入。


河道治理实现生态利民。“整个工程坚持水域岸线同治,加强水源地周边河道水质保护,同时推进河道清淤、护堤等施工。今年汛期时,港城水务还组织志愿者做好甲子河雨污水截流泵站管道清淤疏通、设施检修保养等运营管养工作,让附近居民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海州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甲子河已基本实现生活污水接管入户并送往市政主管,涧沟两侧的污水得到了有效收集。 

   

“接下来,我们将加强宣传引导和巡查管控,做好河面保洁和垃圾入河管理,加大对河道两岸的违章占用清理,强化雨污分流管网后期维护管理,以实际行动守护群众家门口的幸福河湖。”海州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甲子河虽然不再是商贸往来的交通干道,但在当代“水文章”上持续扮靓着美丽河湖的生态底色。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陶莎 校对 徐蕾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