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但勤耕耨候丰收。”眼下正是秋收和秋种的日子,是农民最为繁忙也最为幸福的季节,走在金秋十月的港城乡间,到处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收获的同时,农人们又播下了新一轮希望种子。
“三秋”生产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关键节点,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时刻。即日起,本报推出《金秋“丰”味浓》系列报道,走进田间地头,感受大地丰收的喜悦,体会农人抢收抢种的勤勉,近距离感触港城浓郁的丰收味道。
(□ 袁春梅 谭维娜 刘甜)金秋十月,稻香四溢,港城大地处处“丰”景如画。“这个稻穗沉甸甸的,粒粒饱满,穗形也好看,一看就是高产丰产田……”在东海县平明镇水稻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示范片,几个示范主推品种的水稻得到观摩人员的一致认可,不少种粮大户拿出手机,把植株高度和长势、秸秆粗细、叶片颜色、稻穗结实等都拍下。
“松香粳1018、武育粳919……这几个都是新品种,南耕9308在东海种了有几年了,这两年的表现都很好,不管是品质还是产量都不错。”东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刘巧介绍,年年丰家庭农场跟南京农业大学共建了500亩水稻品质提升与丰产增收技术研发及集成示范基地,水稻长势喜人,亩产预计在1300斤到1400斤。高产正是来源于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新装备的运用,科学种管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
平明镇水稻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示范片,在中国水稻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等院校专家的指导下,应用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采用行株距25厘米、12厘米毯苗机插,推广水稻叠盘出苗育供秧技术、毯苗机插侧身施肥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农药减量控制技术等多项艺机融合关键技术集成示范,是港城大地上农业新“丰”景的“样板间”。
“这是武粳9128,中熟中粳稻品种;这是连糯105,中熟中粳糯稻品种;这是……这个品种长相好,结实率高,穗数和穗粒数也很高,来年可以试试……”在位于东海县驼峰乡的市水稻新品种综合测试东海点,金黄、饱满的稻穗在风中摇曳,江苏神州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孙克增向种植大户们介绍这里推广的20多个新品种。
为科学推荐和利用绿色优质水稻新品种,市农业农村局组织2024年度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观摩会,带着各县区栽培、种子等条线负责人以及种植大户代表50余人参观了东海县平明镇水稻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示范片、江苏省水稻好品种展示东海点、市水稻新品种综合测试东海点,对近3年新审定或正在生产试验的水稻新品种进行实地观摩。
远远望去,不同的水稻品种呈现出或黄或青的不同色彩,将展示基地分割为横成行、竖成列的小块,就像在大地上画了一个棋盘;步入稻田中近距离观察,每个品种之间的区别更加了然,有的长得高有的长得矮,有的叶尖挺直有的随风倒伏,有的稻穗又多又长稻粒饱满有的稻穗稀疏稻粒干瘪……
“丰收之际,组织这样的观摩活动,可以直观地看到不同品种在本地的适应性,排除风险品种,避免盲目引进和任意推广新品种而造成的损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帮助农民科学选用良种,加大农作物新优品种示范推广力度,完善技术推广新模式,为粮食安全贡献了港城力量。
今年水稻播栽以来,先后经历旱涝急转、低温多雨、持续高温、台风等自然灾害,粮食生产遭遇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但在各类前沿农业科技加持下,全市田管措施落实到位,当前秋粮长势好于上年,有望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