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36家强优企业实现应税收入1224亿


(记者 周莹 通讯员 连发) 昨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今年1至4月,我市36家强优企业实现应税销售收入1224.3亿元,同比增长6.6%,占全市工业应税销售收入的64%,其中,4月当月实现应税销售收入327.9亿元。


  强优企业是港城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更是工业应税的主要贡献者。今年以来,港城强优企业主动创新,积极开拓市场,在危机中寻找商机,在变局中寻求增长机遇,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发展、数字化引领转型的新路,企业规模继续保持扩张趋势,创新投入持续升高。目前应税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强优企业1家,超50亿元强优企业7家,超20亿元强优企业15家,超10亿元强优企业17家。应税销售收入前十企业分别为盛虹石化、连云港石化、新海石化、恒瑞医药、镔鑫钢铁、正大天晴、江苏核电、亚新钢铁、华乐合金、丰益油脂。


  医药保持上升趋势。昨日,笔者从恒瑞医药获悉,在即将举行的第29届欧洲血液学协会(E?鄄HA)年会中,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TPO受体激动剂海曲泊帕、硫培非格司亭注射液及合作引进将作为的PI3Kδ抑制剂林普利塞等创新药壁报和线上发表在大会亮相,涉及11项相关研究。近年来,港城医药企业加快了创新药全球临床研究步伐,让更多的港城创新药走向全球市场,实现海外市场新拓展。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份,港城医药应税销售收入继续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恒瑞医药、正大天晴等医药企业应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9%。可以说经过几年的调整,港城医药产业发展渐入佳境,特别是随着新药持续上新,港城医药企业已经逐步消化集采等因素影响,进入到创新2.0时代,创新药成为企业业绩主要贡献者。


  石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张,成本控制更加严格。同医药创新驱动不同,石化产业则在开发新产品的同时,更加注重成本控制,上马了一批节能降耗的技术,让石化产业摆脱过去大而重的传统印象。以卫星化学在港城布局的连云港石化为例,气装置区别于国内其他的乙烷裂解装置以-90℃的低温乙烷为原料,利用全球领先的低温冷量回收系统,降低企业能耗成本。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盛虹石化、连云港石化等石化企业应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2%。可以说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当前,港城石化企业优势产品面临市场竞争压力加大等一系列市场难题,发展速度有所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港城石化企业启动了新一轮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提速的转型,努力构建现代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体制,缓解市场带来的变化。​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周金林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