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到一线去|“电梯”运秧苗 “轻轨”进稻田

水稻育秧是水稻丰产丰收的重要环节。眼下,各地开始忙碌水稻育秧。在海州育秧工厂,这里的水稻育秧不但实现了流水化生产,秧苗还坐上了“电梯”,“轻轨”开进了稻田。在这些育秧“黑科技”的加持下,机械化劳作节省超六成人手。

昨日,在位于海州区新坝镇魏口村的这一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基地———海州育秧工厂,笔者深刻感受到了工厂化育秧带来的巨大变化。

  3条全自动化的播种流水线正在进行作业,通过自动化播种生产线,可完成秧盘供盘、基土输送、播种、覆土、浇水、杀菌、叠盘等全流程自动化功能。

“育秧工厂由我们海州农发集团投资兴建,首次采用这套自动化的播种流水线,从分盘、覆土、浇水、到播种、施药再到盖土,一个秧盘就制作完成了,这一套流水线,每小时能播种秧盘大概2400盘,一天在2万盘以上,可以满足1000亩大田的秧苗的需求。”育秧工厂相关负责人李威介绍。

  流水线制作好的秧盘,被送入恒温室进行暗化催芽,出芽后一部分被送往室外稻田,一部分则放在玻璃房里的立体育秧苗床。这些秧盘一个个就像坐上了电梯一样,不断循环转动,有喷淋系统和补光系统,可以及时补充水分、养分和光照。一些提前培育的秧苗长势非常好,分布很均匀,高度统一。

“这种室内循环运动立体式水稻育秧,在我市乃至整个苏北地区还是第一次投入使用。”李威告诉我们,“传统的露地育秧,一般是25天为一个周期,会面临各种恶性天气条件的不确定,室内的循环式智能育秧机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育秧周期从传统生产周期25天左右缩短至18天左右,秧苗的出芽率、存活率提高15%。”

  育秧工厂配套智能物联网控制系统,根据环境参数,可对温室的天窗、风机湿帘等设备进行综合调控,实现秧盘接收的光、热、水均匀且适度,提高了秧苗标准化程度,这也是他们棵棵如一的原因所在,将极大地保障移栽大田之后的成活率。

  目前有运动循环式苗床10套,一套循环式智能育秧机,拥有12层立体育秧苗床,每台占地面积不到90平方米,可装秧盘量1800盘,苗床可以育600亩地所需秧苗。

  育秧工厂还有300亩的室外秧田,从流水线上下来的秧盘,通过“轻轨”进稻田,14根300多米长的铁轨上,运秧车将一摞摞育秧盘送到田块中间,几名工人麻利地将送来的育秧盘整齐码垛在田里。

  “田里装铁轨,种了几十年地了,我还是头一回看见,这引入机械化劳作,省去了大量的搬运工作,一下就为我们‘解放’了大量的人手,也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呢。”秧田干活的师傅,说起这现代化的运秧车很是称赞。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