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灌云县小伊镇小伊村:小田变大田 甩“穷帽”换新颜


编者按:


产业落地生根,大棚生机勃勃,村庄华丽蜕变,农民喜笑颜开……我市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强化政策牵引、龙头带动,积极探索党建联建共富模式,多个乡村迎来振兴发展的高光时刻,村集体收入大幅度增加,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生活也越来越好。


  这些小村究竟有何魅力?未来又将如何发展?《党旗红·乡村强》专栏真实、客观地呈现这些乡村走上致富路的过程,展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港城样板。



(庄婷婷 王占涛 周洁)初春时节,万物复苏。灌云县小伊镇小伊村自主经营的400多亩产业基地里,长势喜人的麦苗泛起一阵阵绿色的涟漪,仿佛发出丰收的信号。


  “2023年,我们小伊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不足30万一举突破百万,这不仅是村干部和党员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更多亏了省经济薄弱村提升行动的‘东风’以及各级干部的倾力支持和帮扶!”村党总支书记杜勇杰激动地说。


  小伊村位于灌云县北部,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过去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仅靠土地发包收取微薄租金,缺少有效的、可持续的增收方式,是全县48个经济薄弱村之一。2023年,全省启动薄弱村提升行动,在省市县各项政策的激励鼓舞下,杜勇杰干劲十足,带领村干部和村民抢抓机遇,誓拔“穷根”、甩掉“穷帽”。


  目标已明确,政策已就位,但是具体怎么干呢?在村里犯愁之际,市委组织部借“山海新锋”培养计划之机,及时送来了2名挂钩帮扶的机关干部,还为村里联系了1个结对帮带的经济强村,镇党委也派来了定村干部,给村里吃下了“定心丸”。通过各方多次实地调研、充分商讨,终于为小伊村量身定制了“规模种植+招商引资+品牌建设”的多元发展之路。


  村集体要增收,首先得从村干部最熟悉、最拿手的事情入手。小伊村大部分耕地是“吨粮田”,每年一亩地产粮能达到1000公斤。但由于各家耕地规模小、种植成本高,种粮效益一直不高。为把现有的耕地资源用足用好,让“分散变集中”“小田变大田”,小伊村以村小组为单位,通过土地置换等方式,短短两三个月就整合了400多亩地,由村集体自主规模种植水稻和小麦。村“两委”干部分片包干,定人头、定产量、定奖惩,同时邀请农技专家全程指导,帮助村集体做好田间管理,推动降本增效。


  乡村要振兴,盘活资源是关键。在坚定“规模化整合土地、村集体自主经营”发展路径的基础上,小伊村通过全面摸排、清产核资,清理出河堤码道10.5亩,收回了2.3亩集体建设用地。2023年,小伊村成功引进了总投资1000万元的汽车车灯项目,村集体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占有5%的股权,项目落地后预计每年分红可达10万元,同时还能提供80多个就业岗位,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2023年,我们一季稻麦销售收入就超过了70万元,净赚了20多万元,加上分红和其他收入,村集体净收入首次突破40万元,打了一次漂亮的‘翻身仗’。”小伊村会计徐兴堂说道。


  集体事情集体办,集体收益集体享。村集体有钱了,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过去想做却没钱做的实事做好。2023年,小伊村新铺设水泥路600米,新安装路灯75盏,新建了300平方米乡村大舞台,植树8000余棵。现在的小伊村房屋错落有致,道路宽敞整洁,群众安居乐业,处处都显现着发展的蓬勃生机。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优良品种的推广种植,和周边几个村联合起来,注册‘小伊大米’商标品牌,真正让‘好米’变‘名米’、‘名米’卖‘优价’。同时,我们还打算尝试育种育秧、土地托管、农机服务等项目,带着村民一起增产增收。”杜勇杰说。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