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就”在港城|在外千般好 不如家里亲

  近日,我市返乡人员张二明与猴嘴街道一家企业达成初步意向,应聘企业消防室监控岗位。今年38岁的张二明去年8月从无锡返回连云港,在外打工多年的他决定在家乡就业。“思乡之情一直难忘,在外千般好,不如家里亲。”他说。


  2002年,张二明到无锡读中专,2005年毕业后就留在无锡上班,在一家印刷企业先后做过操作工、仓库保管等。“可以说,我最好的年华都献给这家企业,干了18年。”张二明说,企业提供的薪酬待遇不错,有伙食补贴和租房补贴,老板对其工作能力也比较认可。因为企业的主要客户都在广东,老板就在广东设置了中转站和办事处,并把张二明调动到广东负责收发货。“企业对我很信任,我也在广东认真工作了10年。后来,2022年我又调回了无锡。”张二明说。


  “我一直很惦记家人,之前因交通不是很方便,回家次数不多,只能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回去看看。现在,连云港通高铁了,来回几个小时就到了,这几年我回家也相对多了。”张二明说,想回家的念头有好几年了,因为还有房贷未还完等原因他一直没下决心,去年8月决定离职回家。“刚提出辞职时,老板不愿意放人,一直劝说我留下来,我对这份工作也非常熟悉,要不是想回家也不会放弃,但回来了心也安了。”


  回家后,一开始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张二明打听到快递企业缺人,就到一家快递企业做分拣工作,属于临时性工作,正好年前快递非常忙,他一天干十几个小时。最近,他到一家企业应聘消防室监控岗位,因为他有相关资质证书,企业对其工作能力也比较看好,已经达成初步意向。


  对于不少返乡人员来说,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尽快实现就业。而返乡农民工群体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智能设备的使用还不太娴熟,找工作只能通过朋友介绍或口口相传。甚至部分农民工由于不了解、不掌握现代企业信息招聘方式,仍将求职方向锁定在线下。“一些农民工不相信网络招聘,不是熟人介绍的根本就不相信。”灌南县银得隆木业人力资源负责人付先生对此深表赞同。


  作为返乡创业农民,彭玉松几年前创立了一家服饰公司,产品销往苏州、上海等地,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但受疫情影响公司订单下滑明显,只能勉强维持经营。在灌南县人社局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免费为其提供闲置的校舍作为场地厂房,帮助协调50万元的创业贷款作为项目启动资金。


  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孙志坚表示,回家乡创业有很多优惠政策和政府资金方面的支持,同时也是为了想实现自己的目标,改善生活水平并照顾家里老人和子女。


  灌南县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先后制定21条鼓励就业创业政策、8条扶持就业创业补充意见、10条进一步促进就业优惠政策,分别设立2000万元创业就业扶持资金和2000万元创业贷款担保资金,配套用于创业贴息贷款、初次创业补贴、创业之星奖励等,“真金白银”助力创业就业。


  东海县出台了吸引返乡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免费为返乡人员提供创业场地及水晶电商和农业种养殖创业项目,免费为返乡人员开展“电商+创业”“农技+创业”等创业培训班,免费提供创业后续服务。


  赣榆区人社部门落实《赣榆区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对于符合条件的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提供担保贷款,按照规定给予一定贴息,减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融资负担,目前已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金额4.36亿元。(□ 陈兵 李涛 王宇 万骏)​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周金林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