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奋力谱写现代化国际海滨城区建设新篇章——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连云区委书记华宏铭

        

       (□ 张晶晶 何康鹏)开局即决战,起跑即冲刺。

  步入2024年,连云区铆足劲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春之曲”。

  在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号召全市上下“聚力巩固增效,矢志后发先至,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港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鲜明导向与工作要求之中,连云区上下勠力同心、真抓实干“抓项目、扩投入、促生产、稳增长”,推进全区工业经济聚力开新局、实现开门红。

  近日,笔者采访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连云区委书记华宏铭,听他讲述连云区的新年打算。

项目建设

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持续壮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升级传统产业更是连云经济突破的关键。

  连云区的风光资源丰富,拥有118.4公里长海岸线,管辖海域面积1600平方公里,沿海滩涂6.3万亩。风能、水能、光能资源得天独厚。1月5日一早,总投资50亿元的利海(凯实)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项目建设施工启动,吹响连云区新一年项目建设的号角,为该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布局再添强劲动能。连云区以“开年就是开工 开工就要实干”的奋进姿态,全力抓项目、扩投入、促投资,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田湾核电7、8号机组建设,中核200万千瓦光伏,中复神鹰高性能碳纤维,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相继取得突破。克服盐化及油化产业传统单一支柱产业带来的不稳定性影响,连云区正依托核电、港口、海岛等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开辟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体的发展新赛道。

  项目动起来,投资扩起来,信心就会强起来。

  今年连云区拼经济的成色如何?精准聚焦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方向,连云区不负春潮,重点围绕“中字头”、500强、行业龙头,以更大力度走出去、更高质量引进来,全面壮大“百亿引领、十亿带动、亿元支撑”的项目链条,奋力推动临港工业向深度延伸。

  一个个高质量项目投资落地,抓紧建设,竣工投产后才能成为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华宏铭表示,新的一年,连云区将紧扣市委“巩固增效”年度主题,加快向海发展,矢志跨越赶超,重点推动实现临港工业、蓝色经济、开放水平、保障能力“四个显著提升”,努力将“施工图”变成“实景图”,为强富美高新港城现代化建设贡献连云力量。

向海图强

畅通海洋经济新动脉

  黄海之滨,万顷波涛,天光海色,鸥鸟徘徊。

        地处江苏连云港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新亚欧大陆桥东端起点,连云区向海经济气势磅礴,连云人正激情满怀地实现蓝色梦想。

  在连云区西连岛北面不远的海上,当地渔民口中的“美人礁”卧在水中。附近海岸上,工地机声隆隆,新的建筑景观即将诞生。“目前我们所在的这个工程项目,主要建设一个2.9万平方米的精品酒店,解决连岛景区高端度假酒店不足的问题,满足广大游客需求。酒店位置优越,面朝大海背靠青山。”近日,连云区住建局副局长杨志新在西连岛综合开发项目现场介绍说。

  西连岛综合开发等重点项目的加快实施,正是连云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将连岛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最美岸线和“滨海明珠”,助推全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华宏铭表示,新的一年,连云区将奋力实现蓝色经济显著提升。深耕海洋产业链,加快推动南极磷虾高值化利用,建设海洋牧场,发展休闲渔业,建成省级渔港经济区。探索建设云山科创园,推进海洋高端装备、创新成果转化等载体建设,打造海洋特色产业集群。

互通开放

拓展对外合作新路径

  连云港,港在连云,港航物流业是连云产业发展关键一环。截至目前,连云区港航贸易服务企业突破1100家,2023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6亿美元。

“港航贸易物流业一直是连云区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服务产业。”华宏铭表示,连云区围绕服务“千万标箱、东方大港”目标,正进一步优化港航物流产业布局,大力发展集装箱物流、供应链物流、冷链物流,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加快实施港航服务中心改造,中储棉、丰树物流、丰禾粮食、冷链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着力推动航运、货代、物流企业加快集聚。

  在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重要节点处的连云港,主动担当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使命。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简称“上合物流园”)便是我市“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的重要载体。

  日前,伴随阵阵汽笛声响起,中吉乌班列满载着各类商品再次出发。这在上合物流园已是常态,“班列+海外仓”模式正构建起互联互通的跨境物流通道。作为东西双向开放门户,连云区正积极打通跨境运输大动脉,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路径。

  当前,以上合物流园为主抓手,连云区致力开拓“一带一路”沿线通道,做好中哈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开行准备工作,力争覆盖中亚五国主要站点,提升现代物流产业链整体规模和水平。

  华宏铭表示,新的一年,连云区将充分发挥上合物流园、自贸试验区等平台载体优势,推动上合园至港区皮带机廊道、海州港二期、比什凯克海外仓等项目建设,持续完善上合组织出海基地服务功能。

改善民生

百姓福祉实现新提升

  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整洁亮丽的街道、随处可见的“红马甲”、抬头可见的“安全感”……融汇成连云文明的“底色”,连云文明之风沁人心脾。“一街一景,一言一行,时时处处都能让人感受到文明的力量。”这是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外来游客在连云区游玩时的真切感受。

  近年来,连云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共建为民利民,从城市管理、基础设施、交通秩序、志愿服务等方面着手,将文明融入城市肌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实现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城市设施不断完善,市民文明素养显著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触手可及。

  发展带来的变化,折射出百姓的期盼。而与群众期待“同频共振”,才能焕发最强生命力。

  家里做了贴心的适老化改造,社区食堂有物美价廉的助老餐,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还提供上门照护服务……针对老人养老诉求多元化的特点,连云区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拓展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建设和完善多功能养老服务体系,解锁幸福养老“密码”,让家门口幸福养老梦想照进了现实。截至目前,8个街道均建有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92%。

  冬日寒风凛冽,入夜冷风刺骨。在连云区墟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园分中心,医护人员夜班值守,直至最后一位患者输液完毕。“为应对流感多发季的就医需求,我们的党员医务工作者带头,安排平山主院区24小时开诊,东园分中心提供晚延时服务,方便群众输液。”墟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海霞说。

  棠梨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全新启用,多个专家工作室落户,“家门口”有了五星级中医馆,云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入选省级社区医院……居民们切身感受到看病就医由“有”到“优”,更有保障,更加便捷。

  从家门口的优质学校,到方便的互联网医院,再到社区功能齐全的居家养老中心,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这一项项夯实保障举措得益于连云区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华宏铭表示,新的一年,连云区将奋力实现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区公共卫生中心全面建成,加快提升教育医疗服务品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夯实基本民生保障,狠抓各领域安全监管,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新征程上,连云区将围绕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聚力巩固增效,矢志后发先至”的奋斗目标,矢志向海图强、全面巩固增效,奋力谱写现代化国际海滨城区建设新篇章。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