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为建设“强富美高”现代化新港城贡献政协力量


(□ 王进文 刘沛 尹侠)“深化陆海统筹,优化提升空间功能;坚持生态优先,着力打造生态美境;坚持以人为本,精致建设美丽城市。”“应在加快构建全社会齐抓共管大格局、加强法治建设上下功夫,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向城乡基层推进文明实践举措上下大力气。”……在日前举行的市政协十四届九次主席会议上,围绕“‘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与政协委员面对面集中协商议政。

今年,市政协把“助推‘十四五’规划实施”作为年度重点监督议题,并细分为“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共建共治共享幸福港城”“建设美丽连云港”“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4个子题目,成立副主席任组长的4个工作组,10个委室、29个界别整体联动,统筹力量、协同推进专题民主监督。根本目的在于坚决贯彻市委关于“十四五”发展目标“攻坚突破年”的决策部署,凝聚起推动港城高质量发展的共识与合力,助推“十四五”规划落地落实,以政协智慧和力量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连云港新实践。

让“硬环境”更美“软环境”更和谐

文化产业增加值规模及占GDP比重持续提升;《寻找花果山》《云山红梅》等十余部作品获省级以上奖项;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守法率分别达99%、97%、9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100%……这一连串丰硕成果,显现着我市社会文明程度、城市品质的不断提升。

围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主题,8月初以来,市政协专题民主监督第一组成员赴东海县、海州区、连云区等地深入走访调研,重点查看老旧小区、农贸市场、垃圾分类、道路设施等多处点位,并通过书面问询、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和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在集体调研基础上,监督组委员还坚持问题导向,组织针对性视察活动,主动联系相关界别群众,了解社情民意,摸透实情。

翻开监督组提供的“三张清单”,能够发现其中罗列的问题有11条,政协委员们研究协商提出了多达7个方面20条工作建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办群众关心、基层需要、社会关注的好事实事,既要搞好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更要注重精神层面,打造崇德向善、文明和谐的‘软环境’。”在视察调研中,政协委员谢陈祥这样表达自己的看法。

城市环境品质持续提升是“文明门面”,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则是“文明内涵”。市政协及广大委员始终坚持情为民所系、言为民所建、利为民所谋,为助力建设宜居宜业文明港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凝心聚力,务实笃行。

共建共治共享 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家门口开了专家工作室,在村里也能享受专家诊疗。”“口袋公园、体育公园,现在环境美了,健身也更方便了。”“政府扶持我们自主创业,现在生活更有奔头。”“出台的长护险政策,为失能人员家庭减轻了不少负担。”……在一份份问卷调查中,群众为生活悄然的改变点赞。

日前,围绕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体育等方面,市政协专题民主监督第二组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统计工作。委托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抽取全市6个县区、3个功能板块社会公众有效样本1000份,组织实施电话调查,并组织98位委员参与了微信小程序问卷调查,最终形成分析报告。

除了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民主监督组还先后赴医疗机构、社区食堂、就业服务站、银行网点等实地视察。“现场监督视察中,我们与相关单位协商互动,提出意见坦诚具体,针对性更强,整改也更及时、更有力。”政协委员王志坚说。在视察海州健身中心游泳馆项目与南广场综合体育中心时,政协委员们提出要充分考虑健身锻炼人群停车问题,海州区与市体育局当即表示将同步开通地下停车场,增加地面停车位及停车引导指示。

“要聚焦民之所盼,通过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市民政局主要负责人表示,“政协具有包容各界、协调各方的独特优势,能够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各界的思想共识,齐心协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我也是一名政协委员,在担当委员职责和岗位职责的紧密结合中,更加坚定了履职为民的信念和信心。”

厚植生态底色 绘就绿色画卷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组织委员与相关部门面对面协商,反馈情况、研究问题、形成共识、促进工作,是政协对口协商的显著特点和优势。不久前,市政协就“十四五”规划“美丽连云港建设”情况召开协商座谈会,组织市政协人口环境资源委员会及相关界别委员、专家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住建局、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深入开展对口协商,实事求是通报情况,充分沟通意见建议,共同谋划办法举措,让协商式监督真正展现出“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的生动景象。

“‘十四五’规划从空间美、生态美、城市美、乡村美、人文美等5个维度,对美丽连云港建设设置了62个指标,列了134个重点项目,目前,各指标、各项目正加快推进,其中23个指标已达到2025年目标要求。”围绕“美丽连云港建设”进行专题民主监督以来,市政协专题民主监督第三组召开情况通报会2场、专题讲座2场、座谈会3场,组织4个界别180余名政协委员参加,走访、联系相关领域专家和社会各界群众550余人次,既关注指标推进情况,注重听取专家分析意见,更关心群众切身感受,把“群众有感、群众满意”作为最终落脚点。

“两绿七廊、三轴两片”的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基本构筑;连云港园博园建成开园,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高水平建成;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92个,整治便民道路和背街小巷2350条;打通城区“断头路”25条,建成“一湾一环两带十二区”骑行体系;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全覆盖……“盐河边上的小公园人气很旺,老人在步道上悠闲散步,儿童在游玩区嬉闹玩耍,三三两两的垂钓者不时收起一尾鱼。”政协委员王丽说,“我们在监督调研中,还发现了这样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画面,足以说明美丽港城就是幸福家园。”

助力服务业发展 激发城市新活力

“一体两翼”组合大港加速成型,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徐圩港区30万吨级航道延伸、中哈数字化调度指挥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全面建成;生产性服务业持续向专业化、高端价值链提升,生活性服务业不断向便利化、品质化提升,服务业新兴产业加快发展;2022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903亿元、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36亿元、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550亿元,均超额完成“十四五”中期预期目标……

“十四五”以来,全市服务业发展围绕《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连云港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重点任务与节点目标,坚持以建设完善现代服务业体系为引领,加快服务业数字赋能、创新赋能、开放赋能和人才赋能,全方位激发我市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情况通报中表示,立足“十四五”攻坚奋进的后半期,将紧扣目标任务,突出重点领域,强化对规划实施、政策落实和重点项目推进的动态监测和跟踪,确保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城市规模的扩张、人气的聚集、产业的做大、经济的繁荣,均离不开服务业的发展和支撑。一个有活力的宜居城市,必定是服务业得到充分发展的城市。”市政协专题民主监督第四组在监督报告中写道,并提出要持续跟踪关注服务业发展情况,发挥界别委员优势作用,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我市实际,深入调查研究,重点对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壮大电商产业、做大做强旅游业、推动现代金融业改革发展等开展监督建言,着眼长远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拿出高质量的监督调研成果,以高水平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