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莹 朱迅 左长松)织密秸秆禁烧网络才能管好秸秆综禁工作。近日,笔者深入灌南县乡镇,听乡镇长介绍秸秆综禁“妙方”。灌南县综禁办副主任孙红刚介绍,今年秸秆综禁期间,灌南不仅压实基层工作人员的责任,还积极调动多元化手段和创新做法做好秸秆综禁工作。
铁脚板巡查精准到位。葛集村地处两市交接处,地形复杂、意外情况多发。为了精准地管控好葛集村的秸秆综禁工作,灌南县汤沟镇通过设立镇+村+组三级巡查机制,让秸秆禁烧镇村组三级分包机制落实到底。灌南县汤沟镇镇长陈品羽介绍,今年汤沟镇秋收面积达到4万多亩,工作人员数量有限。为此,他们通过镇包村、村包组等方式,让精准巡查落实到位。今年以来,灌南县通过调动乡镇基层工作人员创新积极性,让传统的铁脚板走出不一样的精准脚印,让秸秆综禁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疏堵结合落实综禁责任。今年秋收期间,30多岁的丁建行忙并快乐着。作为灌南县青松秸秆综合利用合作社负责人,他需要组织社员将田地中的秸秆打捆,为后续的循环再利用做准备。“幸亏有这个合作社,咱们镇1.9万亩秸秆变废为宝了。”灌南县孟兴庄镇镇长徐倩婷高兴地告诉笔者,秸秆综禁关键是让秸秆有出路。青松秸秆综合利用合作社将村民田里的秸秆搜集起来,可以输送给造纸草编企业、饲料企业和菌菇企业作原料。未来,他们还将积极地支持合作社进一步对接市场,开拓利用渠道,让镇上的秸秆找到好去处,让村民得到秸秆综禁的真正好处。秸秆综禁是个系统问题,需要收、用等多段发力。今年以来,灌南县在做好秸秆综禁工作的同时,积极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合作社等平台,让秸秆有了好去处,让村民得到了新实惠,疏堵结合效果良好。
“技防+人防”创新巡查方式。“看,无人机!”在灌南县李集镇采访时,李集镇副镇长殷中国告诉笔者,今年为了补齐综禁的薄弱点,他们组织辖区内10个大学生成立了秸秆综禁无人机巡查队,实现空陆双规巡查,织密巡查网络。截至目前,无人机累计总飞行时间2835机时、总飞行里程122472公里,节省了用人成本,提高了巡查工作效率。今年以来,灌南县在秸秆综禁的过程中,让高新科技方法作为传统秸秆禁烧“步行巡查”和“车辆监管”的有力补充,补齐传统地面巡查的“短板”,做好全天候、立体式巡查秸秆禁烧工作。
年轻人独当一面。今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汤沟镇工作人员王庆祝怎么也没有想到刚到基层工作就救了一场火。原来,在今年秸秆禁烧期间,王庆祝在巡查期间发现在下窑一村路旁有火光并伴有黑烟。发现问题后,他一方面组织巡查人员和村民帮助救火,另一方面及时“摇人”上报相关火情,将火情遏制在萌芽阶段。在今年秋季秸秆禁烧期间,灌南县有300余支巡查队1000多名普通工作人员奋战在一线,其中像王庆祝这样的年轻人占到半数,全力以赴守护“港城蓝”。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贾元元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