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煤气罐爆炸 70%重度烧伤 连云港市中医院47天全力救治让患者重获新生


(□王进文 刘萍思坦)“真是太感谢,市中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不仅为我精心治疗,进行心理疏导,还帮我申请了捐助资金,让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日前,在市中医院举行的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徐荣祥再生生命公益基金爱心捐助仪式上,患者李女士激动地说。


人生中的一场噩梦


去年6月13日晚,对于36岁的李女士来说,是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当时她正在做晚饭,悄无声息泄漏在空气中的煤气遇到明火,瞬间发生了爆燃,巨大的爆炸冲击波将李女士击倒在地,火焰迅速烧着了她的衣物,家人闻声赶来,将李女士送到当地医院进行治疗,3天后转至市中医院烧伤疮疡科。


“小李刚来的时候神志还算清醒,但全身重度烧伤面积达70%,其中三度面积35%,几乎没有可以移植的完整皮肤了。”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面对这样严重的大面积烧伤、这样凶险的伤情,市中医院烧伤疮疡科主任孟庆叶的心揪得很紧。


47天的全力救治


早期创面处理得好坏,是烧伤治疗的关键,孟庆叶团队选择了烧伤疮疡再生医疗技术,立刻进行救治。治疗期间,孟庆叶团队首先对患者三度烧伤皮肤进行清创,再使用湿润烧伤膏、康复新液等为患者包扎换药。“与其他治疗方式相比,烧伤疮疡再生医疗技术采用油性的药膏,保湿作用较强,换药时,特别是去除敷料时,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孟庆叶说。此外在治疗的过程中,避免了植皮、切痂等花费高、疼痛强的治疗,可较少使用抗生素,对患者身体恢复也有一定益处。


提起换药、护理的过程,孟庆叶说:“这对烧伤疮疡科医护人员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当时正值夏天,由于李女士创伤面积大,皮肤对冷空气很敏感,病房不能开空调。医生每天换药需要花费一至两个小时,护士更是几乎每一到两个小时就要进行一次大范围更换烧伤垫及床单,李女士伤情严重,躺在床上无法动弹,医护人员只能弯着腰、弓着背、抬着手臂一边翻身,一边换药,每一个动作都要无比轻柔……这样高负荷的工作,大家常常是累得气喘吁吁、腰酸背痛、汗流浃背。但这也只是47天治疗中的例行性工作。


治疗期间,李女士多次有轻生、放弃治疗的想法,护士长陈荣与她聊天、唠家常,告知她身体的恢复情况,鼓励她树立信心,迎接挑战。为了缓解在治疗过程和换药时的疼痛,转移注意力,陈荣总会在旁边播放李女士爱听的轻音乐。


“47天的时间里,医护人员24小时陪伴,寸步不离、轻声安慰、悉心照顾……让我有勇气和伤痛斗争。现在,我恢复得非常好,可以独立行走,完全实现生活自理了。”李女士高兴地说。


一场爱的延续


在治疗过程中,孟庆叶了解到李女士家庭较为特殊,2个孩子均患有疾病,孟庆叶便联系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为患者申请徐荣祥再生生命基金,提供医疗救治爱心捐助款。


“这次捐助,既是一份感恩、也是一种传承。作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徐荣祥再生生命公益基金江苏省内第一家项目合作医院,我院将继续深化与基金会合作,实现技术与爱心并举,发展与公益同行,进一步发挥烧伤疮疡再生医疗技术的临床治疗优势,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烧伤疮疡患者带来福音,为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市中医院院长高慧表示。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