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庄婷婷 通讯员 朱影雁 朱先明 李涛)“子债父还,这些我都认,你们放心,我一定还!”4年前,作为父亲的姚西田用沙哑却坚定的嗓音给儿子的债主们承诺。
“债务基本还清,心里舒坦了,这下睡觉也踏实了。”如今,71岁的退休老党员姚西田翻着账本说,他平和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放松。
儿子姚东因病去世后,留下了46万元债务,姚西田没有推诿,直接承担下来。他用4年时间,四处打工,抬砖、搬水泥、扛钢筋……还清了债务,以最朴素的方式诠释了对儿子的爱,对亲友的责任。
人走债留 儿子的欠账不能赖
见到姚西田时,他正在照顾92岁的老母亲。眼前的他皮肤黝黑,脸上布满皱纹。因为长期的体力劳动,腰略有些弯,手上长满老茧。整个人很瘦,但是精神很好。
姚西田是市开发区猴嘴街道黄沙坨社区人,是一名老党员,退休前在盐务局下属建筑公司上班,老伴在台北盐场上班。独生子姚东从部队转业回来后,在建筑工地做监理,并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生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一家人勤勤恳恳,日子过得挺舒心。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姚东被查出患有淋巴瘤,一家人开始了求医治病之路。2019年4月,姚东不幸去世,年仅40岁。
姚东去世后,有债主开始上门。原来,为了治病,姚东陆续向亲朋好友借钱。人走了,债务还在。
因为儿子去世无比悲痛的姚西田心里明白:“债主们担心人死债了。”可他更清楚的是,老姚家做人一直堂堂正正,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赖账。
欠周全6万元、欠李玉清7.6万元、欠陈刚3.5万元……姚东留下的账本上面,详细记载着20多个债主的姓名、金额和还债情况。
“必须还清”。从姚东走的那天起,这本账老姚就从没放下过。
子债父还 攒钱路上风雨兼程
46万元对姚西田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那时他已经60多岁,赚钱比年轻人难得多。
而且“子债父还”并不必然是法律责任和义务,除非父亲继承了儿子的遗产,应当在继承遗产的范围内承担责任外,父亲并没有替子还债的责任和义务。不少人都劝姚西田,人死账消,不用再还了。
“为了治病,儿子向亲朋好友借了不少钱。大家都不富裕,但还是帮了我们。当时人家伸手帮忙,我记着这份恩情。儿子走了,债务要还,做人要讲良心。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我绝不能让人在背后指着我的脊梁骨骂我不讲信用。”面对债务,姚西田没有丝毫推脱,他开始一一联系债主。为了打消债主的顾虑,他斩钉截铁地说:“请大家放心,只要我在一天,不管是我儿子欠谁的钱,就是砸锅卖铁我也要还清。”
“别人不理解他,但是我跟他的想法是一样的。只要全家齐心协力,一定会过了这个坎。”姚西田的老伴完全支持丈夫的做法。
姚西田将自家位于市开发区猴嘴街上的一套住房卖掉,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于是,本应颐养天年的姚西田开始四处打工,拼命想办法挣钱。抬砖、搬水泥、扛钢筋……他起早贪黑,进工地、到港口、下盐滩,不论干什么,都从无怨言。“我要感谢债主的宽容,让我有时间挣钱还债。”
在徐圩一家工地,项目经理吴斌看到姚西田干活吃苦耐劳,脏活累活抢着干,很看重他。在了解到他家里的情况后,被他为子还债的诚信感动,给他介绍了更多的干活机会,并且提高了他的日工资。
姚西田的孙女还在上学。儿子去世后,本来在宋跳一家工厂工作的儿媳妇辞去工作,去上海打工。一家人的想法都是齐心协力,把债务还清。
还清欠账 一家子挺直腰杆做人
“今年春节前,当姚大爷把3万元钱送到我家时,我不知说什么是好。老人这把年纪坚持还债,我打心眼里敬佩。”债主李玉清提起姚西田竖起了大拇指,“过去说父债子还,哪有当爸的代子还债的。姚大爷是个实在人!”
因为还债,姚西田的生活变了样。
沿着一条狭窄的小巷,记者走进姚西田的家。破旧的院落里收拾得挺整齐,角落里种着青菜。两间低矮陈旧的平房没有开灯,黑乎乎的。屋内空间十分狭小,两张老旧的单人沙发上铺着自己用毛线织的垫子,生活条件十分简陋。
姚西田的老母亲腿部残疾,不能行走,前段时间刚出院。提起儿子和孙子,她抹起眼泪。“我孙子和儿子都很孝顺了,可惜了。儿子在外面打工,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我们平常很节约,一分钱掰八瓣花,就是为了能早日还清债务。”
姚西田风里雨里不停地忙碌着,有时候就住在工地,省吃俭用。还债的这几年,全家人没有添过一件新衣,没有过一个像样的年。哪家急需用钱,他就还掉一部分。每还清一笔,姚西田都会在账本上写下“还清”两个字。
随着欠账一笔一笔还清,原本担心追款无望的债主们也认可了姚西田的好人品,再没有人主动上门要债。
“姚东在我这里借了6万元,他爸主动上门,先后3次还清了。记得第一次还2万元,第3次来我要退5000元,老人执意不肯,硬是把钱塞到我口袋里。我真不忍心收老人的钱,他总是说还债是天经地义的事。”债主周全感慨地说。
“老姚在我们这一片是出了名的实在人。以前家里没有出事的时候,他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谁家电路出了问题,水管坏了,都是他帮忙去修。”黄沙坨社区党支部书记丁茉莉说。
4年来,姚西田几乎没有任何休息时间,一直四处打工,千辛万苦攒下了40多万元。到目前为止,已经基本还清债务。对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来说,背后付出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债还清了,才能挺直腰杆做人,死去的儿子也不会落下骂名。以后别人有困难,我也会帮忙。”姚西田说。
△苍梧晚报2023年2月24日3版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