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庄婷婷 通讯员 臧伟)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出台鼓励物流业集聚发展五项措施,拿出真金白银吸引大型物流、商贸、物流加工和公共服务项目;港口集团升级“一号响应”客服平台,为客户提供无缝隙、多元化服务;港航物流行业党委举行企业家沙龙暨新春座谈会,共话发展、共创未来……自去年9月成立以来,连云港港航物流产业党建联盟成员单位纷纷拿出实招硬照,为港航、贸易和物流企业发展通“堵点”解“难点”消“痛点”。
产业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港口是连云港最大的优势,航运物流是重要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港航党建联盟将地方政府、行业部门、口岸单位、金融机构、港航企业串了起来、把资源用了起来、把人员聚了起来。“港航党建联盟促进了对话沟通、资源共享、诉求解决,给企业发展增添了助力。”连云区港航物流行业党委书记、连云港中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建军说。
感受到党建联盟向心力的,不仅仅是中环国际物流,秦江控股集团、同益国际物流、中源船舶代理等物流民企也纷纷加入联盟。目前已有33家港航关联单位和企业登记入册,搭建起对话、服务、发展三个平台,共同构建港航物流产业党建生态圈。
为推动各成员单位深度交流,联盟理事会从政府部门和港航国企选派首批12名优秀年轻干部互动挂职。“到企业挂职后,不仅熟悉了港口建设、战略规划等业务,更同港口相关部门建立了密切联系,为街道日后沟通协作打下良好基础。”到港口集团港航发展部挂职的连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周文进说;在市商务局电商处跟班学习的95后年轻干部吴心茹表示,市级机关站位更高、统筹资源更多,工作中接触的一些经验做法对连云区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很有借鉴意义。挂职干部们协同推动马珂博逻日韩跨境数字贸易中心、进口分拨中心、自贸试验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等项目,实现了港航产业发展和干部能力提升的双赢。
中午,刚忙完装卸工作的王志强来到暖心驿站,将自带的盒饭放入微波炉中,不一会儿便闻到了香喷喷的味道。“以前都是冷菜凉饭下肚,现在有了加热设备,别提有多方便了。”聚焦港航物流从业者最关心、最急切需求,联盟在码头装卸、物流配送等一线建设63个暖心服务阵地,配置空调、微波炉、冰箱、饮水机、应急医疗箱等设施设备,并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健康体检、青年交友、法律咨询等活动80余场次,把温暖和关爱送到了万千员工的心坎。
在连云港港新东方码头场地上,一袋袋进口元明粉从船舱直接卸到货车上,经海关查验合格后,直接驶离码头运往企业。“通过‘船边直提’模式,提货用时最短压缩至2小时,平均每批货还能节省近10万元的物流成本。”连云港中舜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业务经理窦玉勇感叹。为保障港航物流高效畅通,联盟充分整合涉企服务职能部门和各类资源要素,以企业反映高频事项、市场主体困难问题为突破口,推动靠前服务、精准服务、组团服务,为优化营商环境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累计发布加快港航贸易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等21条惠企政策,服务区域航运、货代、仓储企业1200余家,推动抱团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陶莎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