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小店的春天回来了③ 街头小餐馆烟火气升 向春而行


(□ 张明兴)“软糯香甜、浓稠顺滑……”今年以来,随着饭店客流量不断上涨,市区建设中路香园饭店老板黄丽娟的心情,就跟刚上桌的银耳羹一样。


生活回归正轨,旅游、购物市场回暖,餐饮业也开始强势升温,越来越多的街头小餐馆正向春而行。

现状 

顾客越来越多

市区建设中路宏荣置地广场附近,火锅、私房菜、米线、砂锅……小餐馆一家挨着一家。


中午12时,午饭时刻,每家店铺门前都停满了大小各种车辆。


“香园饭店是这边的老餐馆了,原先在斜对面的巷子里,后来搬到这里。虽然换了地方,但是口味、分量没变。”在香园饭店,食客苏先生一边品尝着新上桌的银耳羹一边说。


“餐馆能坚持到今天很不容易,现在看到越来越多的顾客过来,心里总是充满了感动。”一旁,老板黄丽娟接过话茬。


这家餐馆已经经营了20多年,凭借量大味好、价格实惠,吸引了不少客人光顾。但过去几年,黄丽娟一直在为艰难的生意发愁。


“多年下来,我们和厨师、服务员都处成了家人,店面不开,他们该怎么办?”回顾过往,黄丽娟百感交集。好在,一切都过去了。看到如今店内满座、等位的场景,她对未来充满信心。

坚持

把特色做下去

坚守,最终迎来新生。今年以来,一拨又一拨政府消费券的发放,让小餐馆的经营者们重拾信心。

有了消费券的引导,春节前几天,香园饭店的顾客每天都在增加。年夜饭包间订满后,好多人还通过外卖订餐。

“生意的好转,让大家充满了干劲。无论如何,在这种新生之下,为了自己、为了店里的员工,我们都会把餐馆特色坚持做下去。”黄丽娟说。


  经济实惠,好吃不贵。这不光是香园饭店的坚持。市区兴隆路上的祥源酒家,老板曹万亮也在坚持把家常菜的味道做好。


  上午10时50分,随着外卖订单的到来,厨房里立马热闹起来,热油爆香、锅勺碰撞……曹万亮的心头更加火热。


“我们店里是比较传统的模式,顾客现场选菜,我们根据顾客口味加工、烹饪。”谈到过往几年的情况,曹万亮轻描淡写地表示,“最难的日子过去了,以后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好。”

突破

主动加“券”让利

餐饮是一个现金流的生意,尤其是经营小餐馆,基本都是上个月赚的钱下个月用,下个月赚的钱下下个月用。


  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月初三,曹万亮便恢复了营业,接下来几天,店里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这让他对今年的生意满怀信心。

  祥源酒家附近商家多,写字楼也不少,每天的客流相对集中。“特别是春节后,顾客多了,我也忙得停不下来。”忙里偷闲,曹万亮匆匆介绍两句转身又走了。


  推开店门,走进去,顾客们有的边吃边聊,有的正在大快朵颐。不断有外卖小哥进来,匆匆忙忙从店员手中接过打包好的餐食。“外卖是我们餐馆经营改变的重要抓手,针对外卖菜单,我们设置了一些优惠套餐,吸引顾客。”店内工作人员介绍。


  “在各种优惠券等‘福利’的加持下,市民消费热情跟前两年同期相比明显高出不少。”市商务局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涨的消费热情带动餐饮行业逐渐升温,众多小餐馆、小吃店都迎来了“开门红”,而餐饮消费的火热形势,必将带动经济转起来、活起来。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