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高考过后 考生谨防沉迷网络 合理规划假期生活

【连网】  高考落下帷幕,考生们迎来了假期。许多家长表示,孩子考试结束后,天天就知道打游戏,但想到孩子们为了迎接高考,每天也很辛苦,就采取了默许的态度。但时间久了,又怕孩子沉迷虚拟世界,不能自拔,不知该如何是好。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导师、板浦高级中学心理老师莫冰洁表示,适当放松有利于学生缓解压力、放松心情,但是,沉迷网络则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莫冰洁为学生和家长提出合理建议,希望家长能做一名“倾听者”,多进行沟通,帮助孩子在假期里做合理规划,让孩子假期生活更充实。

沉迷网络 危害身心健康

最近,家住海州区的李女士在朋友圈吐槽,高考结束后,为女儿打游戏这件事很伤脑筋。“我下班比较晚,往常下班回家后,女儿都会给我开门,问一声辛苦,非常懂礼貌。自从高考结束后,我下班回家,总是看到女儿和小伙伴们在联机打游戏,叫她吃午饭也要拖半天,晚上还边刷抖音边傻笑,大半夜都不睡觉。”李女士说,怕孩子沉迷网络,担心这样下去会丢掉上学期间的好习惯。

莫冰洁表示,首先,家长应该明确,什么样的状态是沉迷网络。对于高三考生来说,考试结束后,出游、追剧、打游戏等行为,是孩子们希望放松压力的一种“补偿”。但如果长期不按时吃饭、熬夜、不按时作息,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生理上,上述情况会让抵抗力下降、影响视力、影响脊柱健康、对胃肠道造成影响;心理上,以网络游戏为例,血腥暴力的成分,会让学生对暴力行为变得宽容,降低同情心。在游戏中能够轻松获得成就感,孩子们容易变得想逃离现实,降低责任感。

充分利用假期 做好合理规划

合理规划高三毕业后的这个假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谨防孩子沉迷网络,家长不应该作为旁观者,而是要作为孩子的倾听者,共同规划每天的娱乐时间。当娱乐过程中出现不合适的内容,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不去观看,并解释不能观看的原因。高考结束之后,还需要确认成绩。这一阶段,家长应多问问孩子心目中理想的学校以及理想的专业,尽早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让孩子对于未来有所思考和打算。

家长应提醒孩子,做好进入大学前的铺垫性工作,合理制定一些目标,目标尽量具体,不要太大,太宏观,越具体越好,具体到什么时间去做什么事,并和父母商量,完成目标做一些奖励。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如洗衣服、套被罩、与舍友相处等,家长与孩子的“商量式安排”,促进了家庭和睦的氛围,也会让孩子的生活更加阳光充实。

家长的榜样力量不可小觑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起到表率作用,例如:经常半夜看电视、带头打游戏,那么孩子也会效仿父母的行为。莫冰洁建议,家长应放下手机,积极和孩子共同参与家庭活动,组织爬山、野餐、踢球等户外活动,和孩子成为能够交心的好朋友,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在心情得到放松之外,孩子的身体素质以及劳动技能都得到了锻炼。生活中的每一天,做的每一件事,都应该有计划性、规律性。

许多沉迷于网络的孩子,在现实中缺少父母的沟通和理解,一些家长多以批评的态度面对孩子,孩子的内心缺乏自信和被肯定,就会沉迷于游戏之中。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一件大事,家长不妨经常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想一下孩子的诉求,与孩子好好地谈谈心,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想法得到重视,得到父母的关心,让自己逐渐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也会懂得如何规划娱乐时间,放松自己,缓解心情。(记者 田震 通讯员 汪亦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