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武书记,你总算来了!”赣榆区赣马镇大毛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念军见到老朋友武文斌显得格外开心。
6月7日上午,武文斌一走进村口的稻田,就和张念军谈起了“稻虾米”的话题。这一天,对于武文斌特别有意义。他曾担任省派驻村第一书记,如今又跻身“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的“赛道”,为家乡港城的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今年5月底,武文斌告别坚守4年的乡村,返回江苏新海发电有限公司工作。他第一时间就去了解本单位“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情况,为振兴乡村事业再作新贡献。
武文斌和张念军是在脱贫攻坚中相识的。张念军所说的越光稻米,是武文斌5次拜访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时代楷模赵亚夫后,在苏北平原地区第一次引种成功的生态多样化绿色有机稻米品种。
受江苏国信集团有限公司委派,武文斌先后挂职省定经济薄弱村沭阳县沂涛镇二圩村第一书记、钱集镇东营社区第一书记,多次到东海县石梁河库区、赣榆区沙河镇大站村、赣马镇大毛庄村等省定经济薄弱地区指导脱贫攻坚工作,落实“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措施。4年多时间,协调资金1600余万元,实施帮扶项目18项,帮助促销农副产品10余批次800余万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荣获全省优秀帮扶工作队员称号。
产业立村
当好农业生产战斗员
今年的麦收季,在赣榆区沙河镇大站村,武文斌与村支书万陈亮在田头交流着建设生态农业的经验。
大站村一直渴望改变一稻一麦的单一农业生产业态,但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地走出现代农业第一步,武文斌和村支书分享了帮扶工作经验。
省派挂职期间,武文斌引导村民发展高效有机农业,先后建成了“瓜蒌种植示范园”“有机稻米示范田”等特色农业产业基地。他每天深入现场查看农作物长势,与村民同生活共作息,有时天不亮就到了田间地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行情,武文斌耐心细致做好种植户思想引导、情绪疏导工作,千方百计帮助种植户解决好资金问题、种子(苗)问题、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等服务工作,提前建设好示范基地小水利设施,成功规避了历次洪涝灾害,特别是多方奔走解决了市场销售问题,大大稳定了“军心”。特色农业产业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带动了村民增产致富,实现了“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切实推动村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水平、上台阶,提升和丰富了当地农业产业品质与业态。
武文斌坦诚地告诉万陈亮:“传统农业转型升级,需要带头人带领团队拓展产业,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径,生态农业是可以大胆尝试的。”为此,武文斌曾经协调200余万元,建成了扶贫厂房、有机稻米周转库、农机仓库,为乡村振兴奠定了扎实的产业发展基础。
强基固本
当好基层党建指导员
“建设美丽乡村,要由外到内改变面貌,文化生活是凝聚村民发展信心的重要路径。”看到赣榆区赣马镇大毛庄村干净整洁的村貌,了解到党群大舞台、党建文化宣传、党员活动室、图书室等应有尽有,武文斌向村支书张念军竖起了大拇指。
乡村走访中,武文斌与张念军交流了基层党建工作。挂职第一书记工作期间,武文斌结合群众需求,积极实施10多项民生类项目建设工程,努力提升村民满意度和获得感。他告诉张念军:“一定要把村部建设成村民愿意来、来了不愿走、不走有事做有话聊的基层阵地。”
武文斌先后为挂职村党群服务中心安装空调、电子屏,添置电脑,更新桌椅板凳,改造卫生间、活动室、图书室,安装广场灯,方便村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策划了别开生面的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广场舞、掼蛋、抽奖、写春联送春联活动,密切了干群关系,真正把村部打造成村支两委凝聚村民的战斗堡垒。
根据群众反映的民生堵点、痛点,武文斌帮助村里安装太阳能路灯,解决村民照明问题;疏浚沟渠河道,解决千余亩农田灌溉难题;修缮村组道路,为村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方便。他为贫困户改造破损房屋,资助贫困大学生,举办夏令营关爱留守儿童……七一、中秋、春节,武文斌带领村支两委慰问贫困党员群众,切切实实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畅通渠道
当好村庄发展联络员
在与赣马镇大毛庄村、沙河镇大站村干部交流中,武文斌说得最多的是畅通发展渠道。
挂职期间,为进一步拓展干群的思路,克服村民们在产业发展中技术支持不够、信息渠道不多、市场销售不畅、种植户信心不足等诸多困难,武文斌充分发挥后方单位省国信集团资源优势,开展“请进来、走出去”学习交流活动,邀请农业专家、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2次到帮扶村“越光稻米种植基地”现场指导,为镇村干部和群众作专题讲座。
武文斌还组织村组干部、种植大户赴苏南发达地区、安徽大别山地区考察特色农业生产和乡村建设,开阔了村组干部的视野,启发了新的工作思路,坚定了种植户开展高效农业生产的信心和决心。
武文斌利用夜晚和节假日时间,深入学习农业产业政策,经常组织村组干部、党员群众开展学习讨论活动,组织起草了《越光稻米种植实施细则》《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工作策划书》,在帮助村民发展生产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防止返贫、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了深入思考,探索出一个从经济薄弱村到乡村振兴“领头羊”的帮扶样本。
在挂职任期届满之时,武文斌念念不忘农产品销售这一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了打通“农产品销售第一公里”的新理念。他时常拖着手术化疗后明显瘦弱的身躯,在大街小巷考察和寻找销路、联络商家,为经济薄弱村铺路搭桥、建言献策。
谈起农村工作生活经历,说到“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武文斌深情地说:“关心农业,就是关心自己。帮助农民,就是帮助自己。建设农村,归根结底是建设自己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