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夏日炎炎 头顶骄阳 清凉出行期待更多“绿隧道

【连网】 夏季到来,烈日炎炎,在户外步行、骑车如果头顶烈日不一会儿就会汗流浃背。但如果是在林荫道下,则又是另外一种体验。在连云港市区,有很多道路上已经形成了林荫道,犹如“绿隧道”,遮阴效果良好,不仅受到了市民的欢迎,也成为城市一道美丽的风景。林荫道的形成,需要时间的积淀,市民“清凉出行”、舒适居住还期待更多的“绿隧道”。

市区林荫道建设已初具规模

南极路是海州城区一条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道路,远远望去,南极南路段法桐树高大挺拔、郁郁葱葱,走在这条路上,浓荫蔽日,虽然是夏季也能感受到凉意。在市区解放路上,也能感受到这份清凉。这条路虽然不宽,但很多路段两侧的法桐树已成规模,走近清凉、远观悦目,夏季蝉鸣声声,仿佛走进森林,十分宜人。夏季市民路过这些路段,免去了烈日暴晒之苦。

据市住建部门的消息,经过不懈努力,市区至少已经有30条城市主干道初步显现林荫效果,海州区大庆西路、兴隆路、海宁路、朝阳路、南极路、绿园路、文昌路,连云区中山路、中华路等道路都具有一定代表性。记者走访发现,这些形成林荫道的路段,法桐树是当之无愧的主力树种,也有银杏、香樟、黄山栾等树种,为城市绿化增添了多样性。

市民期待港城出现更多林荫道

林荫道在城市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景观功能,特别是在炎热夏季,林荫道因其树木冠大遮阴,可以调节局部气候,降低道路气温,能够有效改善市民出行体验,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市民期待港城能够出现更多名副其实的林荫道,让城市变美,也让市民居住、出行更舒适。
“夏天的时候我上班宁愿绕一点路,也愿意从解放路走,这条路绿化太好了,夏天也不怕被太阳晒黑了。”家住火车站附近的市民张女士,每天要骑电动车从家前往朝阳东路上班,解放路的绿荫让她感觉很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市已经形成的林荫道在所有道路中占比还不够大。据了解,我市主城区城市绿化的先天条件并不算好。“新浦”原为海滩,成陆不过200余年,土壤含盐碱量高,树木生长不易。一些老城区的道路受历史、气候、土壤、道路条件等因素影响,行道树生长缓慢,形成林荫道并非易事。在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市区的林荫道数量还不够,有些道路的绿化品质还有改进提升的空间。“你看海昌路和南极路,虽然距离不远,都属于老城区道路,但海昌路的绿化就比不上南极路。”一位市民说。

要在城区形成更多的林荫道,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系统性的规划和设计,在提升林荫道建设水平的同时,提升城市绿化的多样性。尤其在树种选择方面,应该选择适合连云港气候、土壤特点的树种,慎重选择南方树种作为行道树,确保树木能够安全越冬,保护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林荫道的行程需要时间的积淀,建设一条林荫道,没有数十年的光阴难见成效。在城市建设、发展的同时,尤其是道路拓宽、改建等,应该注重对已经形成的城市绿化做好保护。

他山之石:上海对“林荫道”正式命名并公示

上海对林荫道的重视程度和做法值得借鉴。对符合条件的林荫道,上海会进行评选、正式命名并公示。截至目前,上海已经有正式命名的林荫道300多条,林荫道呈现连线成片的态势。

观其评选条件,道路需要具备“遮阴效果显著,树木养护面貌良好,景观协调性方面较好”等条件,通过评定可命名为林荫道。我市可借鉴上海经验,对城区的林荫道进行评选、公示,充分发挥优秀林荫道的示范作用,推动我市林荫道建设实现数量和质量的共同提升。(黄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