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波光粼粼的石梁河鱼翔浅底、水鸟翩飞,云台山脉群山苍翠峭拔、云雾缭绕,夏收的田野金黄满眼、错落有致的民居构成了一幅田园山水画……如今的港城大地放眼望去,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青山蕴含美丽,蓝天洋溢幸福。2021年,我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各项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奋力书写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
这一年,全市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稳步提升;全市45个国、省考地表水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有所改善;近岸海域水质较2020年有所改善;区域环境噪声总体较好;生态环境处于良好状态。
多方共治 多维覆盖 多级管控
打赢蓝天保卫战
夏已至,阳光照耀在巍峨的云台山玉女峰,青山滴翠,各种各样的林鸟在山林中穿梭、嬉戏,在蓝天幕布上描绘凤翔九天美景。
2021年,港城持续推进一系列的蓝天保卫工程,让港城处处可见水晶天。
数据显示:2021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06天(其中优87天,良219天),优良率为83.8%,同比上升4.0个百分点。
市区环境空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的年均浓度分别为10微克/立方米、27微克/立方米、57微克/立方米和32微克/立方米。臭氧日最大8小时均值第90百分位浓度为150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日均值第95百分位浓度为1.1毫克/立方米。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CO日均值的第95百分位浓度、臭氧8小时第90百分位浓度6项指标首次全部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
2021年全市降尘年均值为2.9吨/月·平方公里,达到省定目标要求,同比下降6.5个百分点。四区县降尘浓度为2.4~3.1吨/月·平方公里,降尘量均达目标要求。
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568项重点工程项目和3887个重点工作任务全部完成。
———这一年,我市实现4家钢铁企业有组织废气超低排放,完成72家企业VOCs综合治理,整治各类工业炉窑116台。
———这一年,我市规范机动车尾气检测市场,立案查处机动车环检机构违法行为20起;开展机动车尾气路检路查、入户检查3569辆次;累计淘汰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1855辆。
———这一年,我市强力推进散煤治理,在全市注销经营范围含“煤炭”企业115家,摸排出2.36万家居民存在散煤取暖或使用情况。
———这一年,我市92个乡镇街道实现空气质量监测全覆盖,通过“人防+技防”解决875个大气环境突出问题。提升点位长履职成效,累计约谈乡镇街道点位长37人次。
更强手段 更多模式 更严监管
碧水绕城荡清波
石梁河水库地处山东、江苏两省交界,是沂沭泗流域洪水东调南下的枢纽工程,也是我省最大的人工水库。上世纪80年代初期,水库丰富的黄砂资源逐渐被开发利用,但一直被无序开采。尤其是前些年,无序采砂愈演愈烈,恶性采砂导致水体污染日益加重、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港城痛下决心,打响石梁河生态环境保卫战———叫停挖砂、拆除养殖网箱……石梁河浩浩汤汤的壮观景象逐渐重现。
从石梁河到蔷薇河,从云湖到和安湖,鱼翔浅底、碧波荡漾,一幅幅优美图景见证着2021年我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2021年,全市22个国考断面优Ⅲ类水质比例为86.4%,同比上升9.1个百分点;45个地表水省考断面优Ⅲ类断面占比86.7%,同比上升4.8个百分点,高于省定考核目标。地表水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2021年全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河流水质持续改善。2021年,全市22个国考断面中,19个断面水质各项指标年均值均达到Ⅲ类,优Ⅲ类比例为86.4%,无劣Ⅴ类水质断面。2021年,全市45个省考断面中,39个断面水质各项指标年均值均达到Ⅲ类,优Ⅲ类比例为86.7%,无劣Ⅴ类断面。2021年,连云港市入海河流水质状况为良好,全市14条入海河流共计16个监测断面,优Ⅲ类水质比例达87.5%,无劣Ⅴ断面。
———饮用水源安全持续提升。2021年,市区沭新渠、东海县淮沭干渠、灌云县叮当河、灌南县北六塘河4个县级以上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水质常规指标年均值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限值,水质达标率为100%。各县区备用水源地水质年均值均满足国家颁布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限值。
———水库及地下水水质保持稳定。2021年,全市境内4座大型水库,分别为石梁河水库、塔山水库、西双湖水库、安峰水库,这些水库水质基本稳定。2021年,灌南县新安镇水厂1#、汤沟镇水厂、东海县石梁河政府水质指标均符合《地下水水质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
———海洋环境逐步好转。2021年,连云港管辖海域符合优良(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面积6667平方公里,占管辖海域面积的88.7%,同比上升了21.5%。2021年,连岛海滨浴场和苏马湾海水浴场水质优良率均为100%,同比上升了14.3个百分点。100%的监测结果评价为适宜游泳或较适宜游泳。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我市对国考断面沿线开展“首季争优”“春夏攻坚”和“提升汛期水质”等3轮专项帮扶行动。开展拦蓄差水治理及农田退水管控,有效防范汛期水质下降。严控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制定《连云港市近岸海域污染物削减和水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全面推进入海排污口监测溯源整治。
更大力度 更实措施 更多参与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过去一年,我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港城。
这一年,我们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年,我们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使我们的港城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港城大地上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2021年,我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未受到环境污染。36个省控网土壤点位的监测结果表明,对照《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中的污染物标准值,所有土壤监测点位的污染物全部达标,表明连云港境内土壤环境质量较好。
2021年,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9.2%,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稳定在100%。全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顺利收官,获得省级优秀等次。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市已完成行政村1312个、自然村2008个,行政村、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达90%和46%,排名苏北五市第一,超额完成省、市高质量考核任务。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我市开展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控体系建设工作,累计完成317家涉废企业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申报。全市已投运的危废集中处置能力达到12.29万吨/年,形成焚烧处置、柔性填埋和刚性填埋等多种处置方式,现已满足我市危险废物处置需求。
城市声环境变得静悄悄。2021年,市区(含赣榆区)17个功能区点位共监测68个频次,昼间达标率为100%,夜间达标率为97.1%,同比分别上升4.4个百分点和17.7个百分点。东海县1类区、2类区和3类区昼间和夜间达标率均为100%;4a类区昼间达标率为100%,夜间达标率为75.0%。灌云县和灌南县昼夜间功能区噪声均达标,未出现超标现象。
与此同时,道路交通声环境也在改善。2021年,市区(含赣榆区)交通噪声年平均等效声级为63.0分贝,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昼间4类区标准要求,与去年相比下降1.0分贝。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道路交通噪声分别为62.4分贝、62.3分贝、60.9分贝。
生物生态环境逐步走向良好。根据2021年调查结果,连云港市生物物种多样性位居全省前列,本次共调查到连云港全市物种3673种,其中维管植物1363种,陆生脊椎动物367种,陆生昆虫720种,淡水水生生物878种,海洋生物386种。在全省已完成全市域本底调查的设区市中,连云港市暂列第一。这是连云港生态环境改善的最好例证。2021年,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63.6,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最高的为灌南县68.1,最低的为市区57.9。生态环境状况良好,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生态环境质量略微变好,生态环境评价等级为良好。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我市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修编《连云港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21-2025)》。徐圩新区正式启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海州区获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0个乡镇(街道)和15个村(社区)获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村(社区)。推进生态缓冲区建设,完成石梁河水库生态缓冲区大型人工湿地1处,新建生态护坡及水源涵养林2处。
从源头出发 从难点出发 从百姓出发
治理农村生态环境
近日,笔者来到市开发区中云街道,看到这里的生态环境正在持续改善。“过去,我们小区因为管道老化,一到下雨天常常污水横流。”葡萄园小区居民王大爷告诉笔者,如今不仅雨天积水问题得到了解决,周边环境也变化了。
———全市农村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较好。全市开展环境质量监测的10个监控村庄,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日平均二级标准评价,环境空气达标率在80%~90%之间,灌云县、灌南县的4个村庄环境空气达标率较高。
———农村水环境治理显著提升。农村千吨万人饮用水源地1个,为灌南县通榆河田楼水源地,2021年水质达标率为100%。
———农业面源环境在改善。农田灌溉水监测点位共设8个,主要分布在塔山水库灌区、石梁河水库灌区、沭南灌区、沭新渠灌区。8个监测点位各项监测指标浓度均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达标率为100%。13个农业面源监测断面中,Ⅲ类水断面占7个,Ⅳ类水断面占5个,Ⅴ类水断面占1个。
———土壤环境在改善。去年,我市选取10个代表性村庄开展农村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共布设40个点位。按照《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连云港农用地土壤36个点位污染风险低。
今年,扮靓绿水青山的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今年,我市正在进行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共享单车、光盘行动等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正在成为一种潮流。
美丽中国,你我共享,你我共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港城生态文明建设将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美丽连云港必将铺展更加壮美的图景!(周莹 王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