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推动我市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是民生之首,义务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是必须优先发展的基本公共事业。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紧紧围绕“四个一流”教育工作目标,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消除区域、城乡、校际办学差距,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人口增长迅速及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不断提升,我市的义务教育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今年市两会期间,如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到好学校,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让子女上个好学校,是每个家长的心头大事。早在2017年,我市便推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办好家门口的学校为出发点,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示范和引领作用,通过实施集团办学、城乡结对共建等方式,确保城乡的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加优质均衡的教育。

在提到我市存在的部分学校硬件设施滞后、“大校额”等问题,在教育系统工作32年的市政协委员戴咏芳深有感触。她认为,要破解学校“硬环境”跟不上这一难题,必须增加教育资源供给,加快改善办学条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50件民生实事中提出,我市将加快学校建设,新改扩建中小学25所,改造提升60所义务教育学校教室照明。”戴咏芳欣慰地表示,随着我市对义务教育基础设施的重视和投入,新改扩建学校投入使用,全市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优质教育资源布局和规划也将更加科学均衡,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到好学校,“大校额”等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在各类教育硬件设施达标达优的当下,老百姓更期盼的是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目前来看,我市区域、城乡、校际差异仍然存在,加上家长对优质义务教育的需求不断提升,容易导致名校校额过大,薄弱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生源减少。此外,乡村教师队伍不稳定,还会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加速教育的不均衡。对此,在位于我市城乡接合部朐山中学任教的市政协委员穆丽表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离不开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她建议,应加大对我市义务教育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的投入倾斜,帮助校方夯实办学基础、提高办学水平。要持续提升集团化办学、城乡学校结对共建和信息化教学效益,在相互交流和学习中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让城乡的孩子真正实现对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的共享。

优质师资也是我市义务教育发展迈向优质均衡的关键因素。在市人大代表柏纪荣看来,好教师需要培养,也需要激励机制的保障。目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缺口2276人,教师队伍学历层次、整体结构、学科结构、专业水平等参差不齐,尤其在一些乡村学校,音体美等学科教师数量配备严重不足。她建议,政府要给出实实在在的关心,着力解决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要保障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使用,加大高素质教师招聘和使用力度,大力推进乡村定向教师培养,培养一批有理想、能坚守、水平高的乡村教师队伍。要完善薄弱学校与农村学校的对口帮扶机制建设,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教干、教师交流。此外,还要对乡村教师的工资、生活待遇、职称等实行倾斜政策,让优秀人才安心从教、各展其才,乡村的孩子才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此外,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市人大代表陈建表示,教育主管部门在扶持办学的同时,要加大对民办学校的规范管理,充分发挥民办教育对扩大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教育的作用,实现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以去年为例,我市在义务教育阶段招生中首次实施“公民同招”政策,让公、民办学校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有力撬动全市学校生源、师资、资源的均衡分布,促进了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发展。陈建表示,“眼下已经进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作为全社会的共同期待,让我们一起围绕推动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高位提升,瞄准建成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的目标,为‘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继续不懈努力。”(□ 伏广进)

 

总值班: 王夫成 朱 萍     编辑: 宋添翼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