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花果山英才】姚尧: 探秘海洋的海工装备追梦人

【连网】蔚蓝的海洋美丽神秘,姚尧愿意将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探秘海洋的伟大事业中;海工装备是国家的大国重器,姚尧不辞辛苦愿意为这样的伟大工程奋斗终生;科学的世界广袤无垠,姚尧却用辛勤的脚步丈量这样世界……

万绿丛中的那点“红”

2001年,刚刚17岁的姚尧第一次踏入西北工业大学,质朴简约的学校建筑让她印象深刻。那时候,自动化成为很多理科学生首选的专业,姚尧的家人也为聪慧的姚尧选择了这个专业。

刚刚踏进学校的姚尧对于大学的一切都感到新奇。拿着西北大学航海自动化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姚尧找到了自己的班级。进门一看,男生几乎占据了班级一大半。姚尧回忆说:“那时候我们专业的男女比例是7:1,有的班甚至是‘光棍班’,一个女生都没有。”

在那一刻,姚尧深深地感到自己进入到了一个男性占主导的专业里。虽然如此,姚尧却并不感到寂寞,因为知识的大门已经对她打开。她将在这里为自己的航海梦而奋斗。在学校期间,姚尧听得最多的就是关于校友的故事。这些前辈刻苦学习,精湛治学的事迹让她深深感动,她也立志像他们一样刻苦学习,报效祖国。姚尧回忆道:“在西北工业大学最大的感受就是我选择了一份我喜爱的专业。虽然是误打误撞进入这个专业,但在学习期间,我被这里的学习氛围感染了,导师、师兄、师姐大多数都是这个行业的专家,他们的科研态度和科学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因此博士毕业后,依然选择这个专业作为毕生的追求。”

攻克关键领域难题

在姚尧的办公室,笔者看到了一堆密封的泡面。姚尧看到笔者疑惑的眼神,不太好意思地说,这都是加班用的。

加班在很多人看来是非常痛苦的经历,然而对于姚尧而言是工作的常态。因为有时候一忙起来,不要说吃饭了,就是喝水也需要“抢”出来时间。姚尧说,工作哪有做得完,能赶就尽快赶。

这种工作作风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真的融入姚尧工作时间表里。

姚尧从事的是海工装备的研发和制造,技术难度大,业务单位多,是典型的协作式研发工作。有时候为了抢进度,姚尧几乎需要放弃所有的休假和个人时间。

那一年,姚尧做了母亲。当大多数人都以为姚尧正在家里坐月子时,她所在的小组成员发现她竟然出现在工作现场。大家劝她回去修养身体,姚尧却说:“哪有那个时间,赶快进入工作状态。”在姚尧的时间表里,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海工装备的研发,奉献给了祖国的海洋事业,而留给自己的时间却很少很少。姚尧说:“我不能因为自己耽误研发,因为我在为祖国的海洋梦奋斗着。”

作为项目负责人,姚尧所在的团队取得了多项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并进行了成功示范应用,其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与市场垄断,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同时,姚尧所在的项目组还连续获得了多个国家专项支持,得到了国内市场用户和行业专家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赞誉。

最小出差员工

“姚尧,又带着儿子来加班啊!”下班时间,同事走过姚尧的办公室,看到一个小男孩正在办公桌前忙碌起来。

“嗯,今天没人带,我就带着他来写作业。”姚尧说。

这个小男孩是姚尧的儿子,上小学二年级。而在他还不到一岁的时候,就曾经跟着妈妈出差。那一年,姚尧所在的项目组接下了一个重大项目攻关任务。为了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姚尧带着不满周岁的孩子连续3次到北京出差。年幼的孩子受不了长途旅行的颠簸有些闹人,姚尧一边安抚孩子,一边还要投入紧张的工作。有人劝她在家办公,姚尧却说:“我是项目负责人,我不去谁去?”

那时候,姚尧的儿子被同事们笑称是“最小的出差员工”。然而个中辛苦只有姚尧和孩子最清楚。姚尧说:“从不会走路的孩童到会背古诗的幼儿园小朋友,现在已经是能写得一手好字的小学生,儿子没有因我的照顾不周而变成差孩子,我很欣慰。”

而在儿子看来,妈妈这个榜样的力量让他很骄傲。他说:“看着妈妈那么努力学习和工作,自己也感到不能落后。”

“姚主任,你看这个项目的技术参数好像有点问题。”话正聊到这里,姚尧团队的成员又来找她了。姚尧停下话茬,急忙将数据拿过去看起来。她仔细询问了这个技术问题的细节,并精准地指出了问题关键。姚尧的小组成员评价姚尧,她不但以身作则,以饱满的工作状态和奉献精神带动和激发团队中成员的工作积极性,还多次组织团队交流,项目成员之间形成工作上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生活上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的团队作风,极大提高了海工装备研究室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天已经黑了下来,姚尧的办公室依旧亮着灯,她还在为国家的海洋事业而奋斗着。(周莹 孙国文)

相关新闻